莫离轻摇折扇,显得云淡风轻,只是他不经意间又看到李从璟头上的一缕白发时,心头免不得有些怅然。
“将军!便是将军能冲过去,只怕到了那时,此间将士也死伤殆尽了!”庞福诚、谢锽二将苦苦相劝。
雷吼般的叫声,再次响彻天地!
“这……我等不知。”左右回答。
朝阳喷薄而出,霞光洒满大地,甲士们如同沐浴在金光中,五万儿郎齐开口:“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有甚奇怪?”李肇凝神去看,起初还不以为意,看了没两眼,神色严肃起来。
江山多娇,壮怀千古。李从璟闭上眼,又陡然睁开,忆古思今,多少王朝霸业,几多风流人物。这江山千年以降,青山可平,大河改道,冬雪夏雷,沧海桑田,唯有英雄之名不坠,但余丰功伟业可歌。
不等李肇松口气,站立在他身旁的庞福诚、谢锽二将,忽然面色有些怪异,庞福诚更是出声道:“将军且看,这贼军动向有些奇怪。”
右手搭上刀柄,胯|下战马刨蹄,似欲奋躯而战,李从璟听到这方河山似都在回应将士们的呐喊。
庞福诚、谢锽二将拉住李肇,苦劝道:“将军,唐军势大,河桥太窄,根本冲不过去!”
“轰”“轰”数声,五万将士,重盾击地,铁拳击胸,声振寰宇,直冲九霄,“沙场秋点兵!沙场秋点兵!为国之盾护军民,为国之矛击不臣!”
昨日,护国、保义两军一战即溃,李从璟旋即下令收兵,众人还以为这城外的仗很是难打,怕是免不得多日鏖战、惨烈厮杀,还有如洪继新这样的,以为李从璟不过是徒有虚名,却不曾想,为今日一战,李从璟早已运筹帷幄,做足了准备,一战而胜的速度,却是比昨日保义、护国军的败北更快!
今日进攻河桥,谈不上哪军主攻,如果非要说,大抵可认为是横冲、龙骧、虎卫三军。此三军集结在河桥附近,又以横冲军为中心。
“某记得,当初伐蜀时,郭公曾言,国库中的大型弩具,几乎都被搬走一空了!为何,此时贼军阵中会出现这么多大型弩?这……这不可能!”李肇失声。
“大帅给我等多少弩具?”王思同这时候发问。
皇甫麟补充道:“另有千数单弓弩。”
河桥这端,横冲军都指挥使高行周、龙骧军都指挥使皇甫麟,虎卫军都指挥使王思同三人凑在一起,立马军阵前,观望了一会儿西川军阵。
李肇带着残兵往城中撤,西川军顿时溃败,首尾断节,许多强弩都来不及携带,将士们就狼狈逃窜,高行周看准时机,卷马而进亲自冲阵,带部杀败河桥上的西川兵将,轻而易举冲过了河桥!
“尔等且听好,剑州为两川之门户,剑州若失,则两川不保!尔等若是不背水一战,一旦战败,贼军入境,尔等之妻儿、田产、钱财,可就全都会沦为他人之物,任由他人享用!尔等能忍乎?!”
鼓声渐重,击甲声愈沉,大地震颤,白云消散,面前这一个个帝国热血儿郎,风华正茂,披重甲,持利器,征战沙场,引吭高歌,意态风发。
而后,禁军强弩,开始收割西川兵将的性命。
李肇怔了怔,他左右看去,只见西川军阵已是完全乱了,将士们成片、成排倒下,身中数矢、肢体不全者数不胜数,昨日护国军遭遇的境地,他们今日加倍尝到了。
“大帅,各部都已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攻城!”高行周、皇甫麟、王思同等将奔驰而来,在李从璟面前抱拳行礼,请示军令。
“单弓弩?哈哈!”
彼处,李肇脸色惨白,浑身都不可抑制的颤抖起来,牙齿都要给他自个儿咬碎了。昨日,西川军仅是一轮弩矢,就让护国军败走,而今日,对面的唐军可是无休无止的在朝他们发射弩矢!
而直接让西川兵将失色的,是唐军阵中的弩具数量,少说也是他们的两倍!
在李从璟立足的山头下,有百十名轻骑传令兵,正在等待传送军令,得此帅令后,纷纷上马,奔往各处山头、平地、大道。
“大帅有令,开战!”
李肇万般不愿,但情况如此,容不得他不走,提刀砍了望楼围栏,他转身奔下,聚集兵马回撤。
“大帅,西川兵在回撤!”莫离提醒李从璟。
“听我将令,弩手就位,准备迎敌!”将士们的热烈回应,也让李肇心头的不安消散了不少,他振臂高呼,很有把握的样子。
“大帅有令,开战!”
“西川军倒也有几分模样。”高行周随意说了一句感想,“军师言说,彼处有伏远弩四百余,木单弩三百余,竹竿弩两百余,绞车弩百余?”
“传令,横冲军过桥!”李从璟断然下令。
虽说弩矢装填没有弓箭方便,要耗费时间,但西川兵将冲不过河桥,根本就拿对方的弩手没有办法,那些弩手可以好整以暇慢悠悠的装填,然后瞄准齐射!
李肇左右环顾,见西川军中许多将士都怔怔失神,颇有被震慑心魂之相,就感到有些不妙,他咬牙低头,恨恨道:“声势倒是足得很,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中看不中用!”
将河桥彼端的西川残兵尽数杀灭,横冲军、龙骧军、虎卫军相继抵达剑州城下,得到攻城号令的三军,排列阵型,迅速做着准备。
李从璟纵马驰下山头,经过河桥和血肉模糊的战场,来到三军阵前,剑州城下。
“可我见西川兵用的很顺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