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昨日烟云留不住,明朝双手织凤霞(三)(2 / 2)

我是蓬蒿人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十国帝王最新章节!

权势一旦在手,便无放下之说。

“先前李亚子灭蜀,如今蜀地却为孟知祥所据,其人颇有异志,不遵号令,而李嗣源一时莫能奈何;荆南高季兴,贪鄙之辈,为人只顾私利而常欺君罔上,现今割据荆南,而李嗣源不能制。当此之时,乃天赐良机于吴国,若能联合蜀地、荆南,使蜀反唐,使荆南归附,则绝中原南下之途。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若使中原得蜀地,据荆襄,则吴国危矣!”

不过,襄助孟知祥叛唐,想办法使高季兴归附,这两件事却是能做的,也必须得做。

然而还有一个问题。

然而怪异的是,炉中无火,只有许多炭灰。

想到这里,徐温叹了口气。自己那些亲生儿子都非大才,唯独这个养子,却是人中龙凤。长子徐知训还有两分能耐,可惜死得太早。其他儿子,也唯有徐知询不错,可惜起步太晚,现在难比徐知诰。不过在徐温看来,徐知询只要多加历练,未必不能担当大任。

还是让徐知诰去做的好。

大冷的天,两人都是锦帽貂裘,围炉而坐。

徐温面带微笑,“国富民强,此乃老夫毕生心愿,能使吴国有今日之象,总算没有谬居相位。”

这些年来,吴国安定,中原衣冠南渡,使得吴国在文道昌盛的同时,士子的力量也是极大。士子么,就是一群读书读傻了的家伙,重君臣之道,在乎名正言顺。

总不能,自己好不容易称帝,之后真要传位给徐知诰吧?

烛火摇曳,使得这一幕平添几分可怖。

大丞相之职,天下只此一家。

李嗣源起兵中原时,吴国朝堂便有人谏言北上,若非李嗣源攻克洛阳委实过快,一旦李嗣源与庄宗陷入鏖战,形势如何,尚未可知。吴国已多年无大战,这些年韬光养晦,实力早已积攒得够了。江南毕竟繁华烟尘之地,若此时再不图进取,他日为安乐腐蚀心智,只怕日后再无进取中原的雄心。

“故而,天下大争,就要大争于天下,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乱世争雄,无不攻之守,无不进之安!而今之荆襄,就如秦之函谷,秦出河西,方能大争天下,吴出荆襄、淮泗,方能问鼎中原!”

骆知详想想也觉得有理,下策在他看来只能自保,要想图谋更大,则是万万不行的。

徐温耷拉着眼帘,不温不火道:“下策稳妥,中策万全,上策凶险。”

严可求的这个中策在骆知详看来已属良策,当今天下,中原王朝仍旧强势,吴国要与其争锋,先平定江南,而后聚集江南之力,与中原决战,绝定天下归属,可算正道。

徐温觉得自己像是曹操,不仅因为都是大丞相。

在吴国,朝野皆知,徐温有替杨溥而代之的心思,化杨家天下为徐家天下,此事未成,徐温无意妄动兵革。这恐怕才是吴国这些年没有参与到中原争霸的根本原因。

严可求肃然拱手,他心中早有谋划,此时以极为认真的神情道:“吴国若要问鼎天下,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说罢,严可求目光炯炯看着徐温,等他回话。

骆知详先说话,跟徐温详细说明了吴国今岁的财赋情况,徐温听得连连点头,显然很是满意。最后骆知详道:“民不加赋而国用有余,如今朝廷财赋岁岁盈余甚多,各大粮仓也都积粟成山,蒙丞相兴农兴商,各地良田岁增万顷,商贸繁荣,加之中原流民不断涌入,我大吴国户丁日益增加,如今已是国富民强!”

虽说杨溥不过一介傀儡,并无实权,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然而杨溥的作用并未发挥完全。

严可求话还未说完,只听他继续道:“吴国要御敌,不可失蜀地,不可无荆襄,亦不可无淮泗,蜀地保荆襄,荆襄固淮泗,缺一不可。而吴国要进取中原,西出荆襄,可直取两都,东出彭城,可席卷山东,中原坦途千里,便可任意驰骋!”

他即位为皇帝之时,就是吴国大行征伐之际。徐温想到。等到那时,吴国君臣所立功勋,都是徐家的,再也不用担心他们立了功,受了赏赐,却感恩于杨家,而成为自己即位的阻力。

做权臣是一回事,篡位是另一回事,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天下对徐家的认同度,大于对杨家的认同度。

“当今之际,我大吴国富军强,此正用武之时,当厉兵秣马,邦交攻伐。仆闻,剑久不用则失其锐,心久不励则失其坚,久在安乐失大志,久溺繁华失雄心!江南虽好,终究一隅之地,吴国虽富,不过偏安之局,大争之世,争则强,不争则亡。丞相,吴国当渡江,当北伐!”

徐知诰眼巴巴看着字体在案桌上呈现,第一个念头不是去思考这句话的深意,而是禁不住在心中赞叹:好字,好书法!

徐温不想当吴王。

宋齐丘淡然一笑,继续在桌上写道:“当务之急,在内不在外。”

过去这一年,吴国可算丰收之年,境内并无大事,虽说天下怎么都算不上太平,好在战事并不在境内,中原越乱,吴国便越是欢喜,国力对比从来都是此消彼长。

“中策如何?”骆知详见徐温兴致缺缺,便追问一句。

他面前的两人与他相对而坐,虽有恭敬之态,无谄媚之色,举止自然,并无拘束,可见是徐温的心腹。此两人,左边的较为肥胖,显得很是富态,此人名为骆知详,掌管吴国财政;另一人乃文士模样,蓄须,显得弱不禁风,但却目光锐利,精气神很足,乃是严可求,是徐温帐下第一谋士。

徐温沉吟良久,终于睁开眼,问严可求:“若吴国欲大争天下,计将安出?”

这个争斗的核心在于,徐温何时取杨溥而代之。

自先王杨行密以十三壮士起兵,数年间横扫淮南,拜节度使以来,吴国基业一日日壮大,到如今坐拥江淮,成为当世除中原外最大诸侯,可谓雄极一时。天下自黄巢后大乱,藩镇间攻伐频频,诸侯混战不休,烽火一日不曾停歇。

深夜,徐知诰在书房会客,会的是宋齐丘。

对严可求的“助蜀地,收荆南,夺楚地,交好其他诸侯”的策略,徐温并未给出明确答复,看得出来,严可求走得时候很不甘心,又有些失落。

“下策唯八字,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严可求娓娓道来,他这开口的八字,可谓是吴国目前的策略,他接着道:“多年以来,且不说中原风云变幻,天下局势也是错综复杂,之前吴国之所以未尝轻举妄动,乃是顺应时局之需。乱世之争,当以强国为首要,不如此,不能够与天下诸侯相争。如今吴国国势已强,若能得天下再乱如僖宗时,便有可能动若雷霆,一锤定音。”

大唐天成元年年关之前,作为今岁新继位的帝王,李嗣源忙着在全国境内算民,好详细了解大唐如今的国力,为来年施政提供依据,而江南吴国也在忙着评点这一年的形势。

论权谋机变,骆知详自知绝非严可求对手,此时听严可求似有锦绣韬略要说,赶紧凝神细听。

严可求话说到这个份上,很显然是主张上策了,徐温问他:“上策优在何处?”

所以徐温要等。

不过也不用等太久了,今日听了严可求一番话,徐温自知也不能等太久。

听到徐温的评价,严可求这才接着说道:“下策固然稳妥,却有坐失时机之嫌,倘若天下不复大乱,时机不复再来,如之奈何?且天下事争之则有,不争则无,仆愚钝,未闻有守株待兔而能成大事者。”

自己的经有多难念,唯有徐温自己知晓。

严可求继续道:“中策的确万全,然则自谋万全,同样使敌得万全。江南地域广阔,诸侯林立,平之非得数年之功,稳定亦得数年之功,如是十年之后,中原只怕已日新月异,又成猛虎。”

严可求见缝插针,先是贺喜了徐温一番,然后目光一转,道:“国富民强,此正大展宏图之时。丞相,天下局势瞬息万变,如今我吴国蓄力已足,当图进取,北进中原,问鼎天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云墨苏青鸾让你讲挖墓理论,没让你实操啊开局被女总裁甩五百万分手费穿越后,我先炸了抢婚修罗场百岁大爷网恋奔现,我真是00后云墨苏青鸾穿成反派?看我在飘渺仙踪大逆袭繁华神豪云墨苏青鸾废材小师妹,被极品宗门宠上天空间:炮灰女配她在逃荒路上躺赢综武反派:师娘,让我照顾你吧离婚后,霸道女总裁跪求复合警校组都在怀疑我的酒精浓度我的战神女婿恶毒心机炮灰女配,她本色出演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撩了摄政王后,我跑不掉了邪道人穿成极品妻主,兽夫排队邀宠!凤凰涅槃:小魔女她又狠又飒重生天灾:我囤货虐渣称霸末世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踹掉渣男后,我转身躺进小叔怀里闺蜜穿荒年,你发疯,我种田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