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凝神望去,李绍城等已经冲至山口,几百人的队伍,分成几队,在山口前来回穿梭,如梳子梳头一般,但凡有敌方骑兵冲出,必被砍死。
终究是有敌军拖着盾牌爬出来,他们被让到军阵前面,组成一道简单防线。有了盾牌,这些军士顿时向前猛冲,意图靠近百战军骑兵。
“我需要一杯水。”桃夭夭嘀咕了一声,转身走到路边,自顾自去折腾水喝。
陆陆续续跑出火海的李董联军,加起来已是不下千人,若是千人齐整,对阵百战军两个指挥,本不至于如此被动挨打,但因为火路漫漫,逃生路上不知有多少同伴丧生,跑出来的都是零零散散的,被百战军一股股扑杀,是以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反击力量。
李从璟眼神凛然,回头将孟平叫过来,令道:“带一指挥骑兵,补上去!”
当先两人,明光甲还颇为鲜亮。
万里苍穹下,本是青山绿树千里,此刻这碧绿的海洋里头,却有一片火红的湖泊,画面之震撼,胆细的人只是看过去,双腿都会颤抖。
孟平得令,召集一指挥马军,策马冲出。
抬起手,李从璟给剩余的近千骑兵下令,“所有人等听令:随本使出击!”
火势滔天。
越在行军队伍后面的人,越能有机会跑出来,伤势也会越轻——从这群军士完整的甲胄兵器中就可以看出来。如今,看样子,这样的人不少。
天色渐渐晚了。
火是他放的,是他令军情处和君子都,准备了十多日的结果。此刻纵火的两部锐士,将会从不同的地方,向不同方位撤离,以求避免被火势殃及。但饶是如此,李从璟也知道,这场大火,也会烧死一些纵火者——那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董璋和李继韬,带着身后数百人,冲入百战军骑兵阵中,猛烈厮杀。这帮人已经积蓄了太多戾气,虽是残败之身,却是殊死相搏,一时间颇有气势。
火光中有黑影。
相比较而言,李从璟这把火一点都不大。
到底绵延十几里的火线,不乏巨石檐、大坑之处,辅以水车之水,能让人免于一死。
李从璟转头,翻身上马,手持马鞭不动,沉稳的声音从他口中发出来,“李绍城,带一个指挥将士,杀过去!”
即便是隔着好几里地的距离,扑腾的火光仍旧能够照耀到李从璟的脸上、甲胄上,他负着双手,几近面无表情的伫立在道路中间,他的身影,给在他身后站立的众人,一种冰冷的感知,与火山判若两间。
百战军骑兵冲杀过去,首先碰上的,是被怒火冲脑,迎上来拼命的。在距离对方尚有些距离的时候,百战军劲弩端起,弩箭齐出。当头一些李董联军,被射落马下。
大火烧不死所有人,这是众人早有预料的事,虽然李从璟已将火线拉得很长,力求将李董联军都放在火势中央。
军情处、君子都以及百战军所有骑兵,随李从璟,奔驰向前。
残兵虽勇,只凭一口气吊着,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不要命又能如何?
李从璟瞧着,听到身旁的李荣感叹道:“李绍城将军,真乃猛将也!”
眼见李绍城控制了山道,骑兵出来的少了,过了些时分,里面跑出一群群步卒来,这些步卒,不乏持长枪、有长弓的,和还没战死的骑兵一起,配合着攻击百战军骑兵,造成一些威胁,当下有百战军将士相继落马。
孟平指挥骑兵来回奔驰,并不靠近,就在骑兵劲弩最有效的杀伤位置上,不停往李董联军阵中放箭,一圈圈敌军军士,一层层倒下去。
不要命,那就让你送命。
闻听此言,所有人眼神一凛,凝视往山口的道路看去。
李从璟身旁,站着军情处和君子都的统率——孟平,桃夭夭,李荣,吴长剑。除此之外,便是严阵以待的骑兵。
李绍城横刀挥舞了两下,五百人中分出一部分,去追杀四下逃跑的骑兵。大队仍旧前行,杀向前方李董联军骑兵。但凡有照面的敌军,无不被百战军斩杀。
“得令!”李绍城拔出横刀,轻夹马肚,大喝一声,“马军前指挥,出!”
放眼而望,面前起伏不定的山峦,此刻都成了一片火海,火苗蹿得老高,让人不由得担心它会不会把天烧破。
那是山峦的身影,草木的身影,敌军将士的身影。
李从璟双眼微微眯起,观其阵仗、位置,该是两名主将董璋和李继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