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蓁的养父母来了府上,并且送了不少嫁妆过来,国公府的其他几个主子也都知晓了。
当天晚上,姜欢就去了她姨娘的院子里说嘴去了。
自从跟姜欣关系变差了之后,她也很少去找对方说话了,现在已经差不多属于相看两厌,能不交集就不交集的地步了。
“姨娘,你说大姐姐他那个养父母把儿子都带过来了,不会以后就要赖在我们国公府不走了吧?!”姜欢下意识以自己最大的恶意猜测着。
王姨娘绣着女红,一边唏嘘道,“这谁知道呢!听说他们还给姜洛带了嫁妆来,听主院的那些下人说,东西还挺不错的,不管怎么样,姜洛算是走运了。”
“他们这些穷乡僻壤之地出来人哪能拿出这些好东西,我看啊,都是大姐姐她偷偷接济过去的,这些年她总是回去,定是那个时候送的,就是想到了有这么一天,就等着拿来讨好父亲了吧?”
姜欢也听说了苏有山他们送嫁妆的事情,对此她是既有些羡慕嫉妒,又有些嗤之以鼻,要她自己来说,她恐怕都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想法。
王姨娘却道:“你管他们嫁妆是怎么来的呢,横竖又不会争抢了你的,要是他们是来打秋风的,你看着吧,依照夫人那个性子是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在府里住下去的。”
“我哪里是怕会抢了我的东西,我是怕他们出门会给的咱们国公府丢了颜面,要是让外人知道咱们家还有这么一门穷亲戚,还不定别人怎么想呢!”姜欢脸色臭臭的说道。
闻言,王姨娘手上的动作一顿,很快又继续绣了起来,“若是有人阻挠了你的姻缘,我是不会放过的,想来他们这些乡里巴人也不敢的,好了,你也不要再多思了,不如赶紧去绣嫁衣,过两天不是还有诗会吗?时间可紧的很。”
“姨娘说的对,我可不能因为别人的事情分了心!”
姜欢和她姨娘的对话,若是让苏蓁听到了,指不定会不会笑死。
她爹娘,苏家村那边的,出门会给国公府丢脸?!
她请问是丢的哪门子脸呢?!
有的人怕不是有什么被害妄想症吧!
她养父母又不去参加宴会,更不会去跟什么人结识,除了她大婚,她真是想不到她爹娘会跟京中的什么大人物碰面,还能丢到她姜欢的脸了?!
这几天苏有山夫妇被苏蓁带着在整个京都吃吃喝喝加上买买买!
顺便带两人参加了京都的庙会,大大的体验了一下跟京都不一样的感觉。
苏文靖是最咋咋呼呼的那一个,许多新奇的东西他真的没见过,每看到一样没见过的东西都要惊叹。
而苏有山夫妇在过来刚开始的新鲜劲之后,立马就表示要每天去苏芜那里照看外孙。
苏蓁也知道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苏家村道京都的路途不少,家人相见的机会少,也没有说什么。
只安排好了马车每日接送,也不用每次都去禀告国公夫人,只需要从侧门进出,这样动静也不用太大,他们两个可能是习惯不了,出个大门都要向主人家禀报的规矩,不如这样最省事。
这里特别要提醒一下李清远,对于此事是一点儿也不介意。
不像这个时代有些男子的想法,不希望自己妻子的娘家人过多干预他们家的事情。
在这点上,李清远做的很好,对于苏有山和陈氏的到来他也表示十分欣喜,并且还亲自下厨了。
对于这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女婿,陈氏是越看越顺眼,俨然已经把人看做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了。
在小暮霄的满月宴办的也很是热闹,他们家很小,想要宴请宾客实在是拥挤,索性就在鸿鹄楼办了,特意清场了一天,专门给孩子办宴会。
本来一开始李清远夫妇都不同意,觉得实在是太夸张了,而苏有山夫妇还帮着苏蓁一起去劝李清远他们,他们想给小外孙好的席面。
直到苏有山他们知道了鸿鹄楼的吸金能力,还有位置什么的,这才觉得是太夸张了些。
不过苏蓁决定已经做好了,来不及改了!
不少与李清远同朝为官的都来送了礼,有些知道他们家跟国公府关系的人家也送了礼,一时间可谓是宾客如云。
“这回可算是长见识了,我家地方小,日后我家孙子办宴席,我也将这鸿鹄楼包下来办,还不用担心宾客没有地方坐,李大人和夫人可真是聪慧呢!”一位贵夫人这般说道。
“是啊,上回我家老太太过生辰,家里来了好些人,每个角落都坐得满满当当,现下一看,还真是不灵光,怎么就没想到包一间酒楼呢!”另一个夫人也说道。
“这可是鸿鹄楼,包一整天下来怕是要花不少钱!”有人也心动,可也担心自己的荷包撑不撑得住。
“能有多少钱,总比请了客人过来,却了家里紧巴巴的挤着好,这寸土寸金的地儿,咱们想买大宅子也没有机会,比不上那些世家交,不如花些钱在外面,你们看着鸿鹄楼的环境,哪样比我们家里的要差了,就说那山茶花都是不好买的。”第一个贵夫人很是满意自己的发现。
“有道理,有道理。”有人一想,是这么个理儿。
苏蓁在一旁默默的听了一耳朵,也将其记了下来。
专门开宴会场地吗?
好像也不是不行?
说不定她还能够扩展业务发展司仪行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