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样子李建真打了败仗了。”
“王将军驻守潼关,李建好大喜功,妄图一举定鼎,倾尽精锐,结果久攻潼关不下,损兵折将不说,河北道和河东道的军头们一看状况不对,立即按兵不动,甚至有几个人还有了不一样的心思,嘿嘿,谁说,只有李家能坐天下呢?”
“函谷关呢?”
“越国公举荐了一个人,此人能力一般,不过有一项长处却是一般人比不了,长安方面反而一时半会拿不下,甚至连攻都不能攻。”
赵玉书面露疑惑。
“此人,乃是辽国四太子。”
“什么!”
赵玉书大惊失色。
长安方面已经向辽国借兵,而东都竟然直接请了一位辽国四太子坐镇最为重要的函谷关,李建就不怕对方直接反水?
赵玉书长长呼出一口气,李建还真不怕。
因为辽国在两头下注。
辽国四太子守住函谷关,那么长安从辽国借的兵就不会从那里攻击,他们逼迫两京皇帝将主战场放在了潼关,让这座大唐第一雄关变成一座血肉磨坊,将大唐的精锐彻底消磨殆尽。
而当大唐疲敝,自相残杀后,辽军无论是入主中原,还是扶持一个傀儡皇帝,都易如反掌。
如果李建不从,辽军就不止从长安方向过来,说不定也会借道河北道居高临下直捣东都,河北道那几位有了歪心思的,未必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会主动让路。
这是阳谋。
大唐明面上唯一的破局之法就是两京的其中一位果断投降,双方合兵一处,趁着红莲教内讧之时,倾尽全力北上,吃下一大股辽军精锐,重回对辽国的战略进攻姿态。
然而,这两兄弟什么德性,辽国不知哪位高人,也早摸得一清二楚。
他们哪怕拉着整个大唐陪葬,都不会放弃已经坐热的皇位。
“该杀!”
赵玉书咬牙切齿,恨不得现在回到东都,一刀剁了李建。
“嘿,李家子嗣数百,就算你杀了李建李桓,就能改变现在的局面吗?幼稚!”
兰荣毫不客气的嘲讽了一句:“接着看。”
“是。”
赵玉书打开了第三封信,眼睛瞪的更大了。
“你们,要造反?”
这是一封联名信,联名的人赵玉书都不认识,但他们的官位却都听过,这些人包括寿州庐州的主官,他们就在江宁之侧;这些人包括宋州许州的主官,他们在东都之侧;这些人包括河东道和河北道的军头,他们随时可围住函谷关。
这些人,无论现在归顺于哪一方,但只要他们一起发动,东都瞬间会变成一座孤城。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家连成一体,坐山观虎斗,待机而动,若是李建要输,则直接拿下东都和江宁向长安投诚,若是李建要赢,则同样拿下两处,进可割据一方,退可以此为质,图个节度使之位。
这封信已经传了很多人,现在在兰荣手里,若是兰荣同意,则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大印,接着往他认为可靠的人那里传,若是不同意,大可直接交给两京皇帝,看看能不能给自己换个荣华富贵。
攀龙附凤,还是自立为王?
唐失其鹿,天下共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