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
就是说,没错,我们今生的这个果报体,前生的业力,这个不可以忽略,这是事实。阿赖耶识里面的业力,所释放出来的果报体,我们说先天的命格,占百分之五十;但是你今生的努力,也占百分之五十。一般来说,你愈到晚年,这个第六意识的主导性,就愈来就愈重要。所以有人说:你上了四十岁,你要为你的相貌负责任(哈──)。四十岁以前,那是你父母亲所生,是前生的业力;但是你的第六意识,你活得愈老,你今生努力的一些相貌,是过失相、功德相?虽然正式果报是在来生,但是你今生也会看出一点消息出来。就是愈到晚年的时候,你今生造作的相貌,有一部分就会表现出来。但小时候大部分都是前生的因缘,你长得怎么样,是业障相、是功德相,那跟前生的关系比较大。所以说,我们在探讨缘起的时候,前生阿赖耶识的业力,还有今生第六意识的受用,这两个都是互为因果的。
己三、总以四缘料简缘起(分二:庚一别配;庚二总显)
庚一、别配(分三:辛一第一缘起;辛二第二缘起;辛三第三缘起)
辛一、第一缘起
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以四种因缘。这当中有两科:一、别配;二、总显。先看别配,这当中有三科:一、第一缘起;二、第二缘起;三、第三缘起。把大乘的缘起分成三大类,先看第一缘起:
若于第一缘起中,如是二识,互为因缘。
第一缘起,我们前面说过,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就是阿赖耶识善恶的种子,它在我们生命当中,扮演的是一个亲因缘。就是说,葡萄的种子一定长出葡萄,苹果的种子也一定产生苹果。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以前曾经布施,产生福报,持戒产生尊贵,忍辱产生庄严,它每一个业,都有它一个等流的果报,这是生起一切法的亲因缘,这是第一个。所以我们造业的时候,每一个业,有它不同的招感性,这个是第一缘起。
辛二、第二缘起
于第二缘起中,复是何缘?是增上缘。
当然不是有这个业,这个果报就会出现,也没那么简单,就是我们心中要有爱取。爱取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我们对人生,对今生、对来生,有各式各样的希望。比如说,这个修行人他不到净土去,本来他的业力要到天上的,结果他发愿做人,所以他这个种子,就在人里面得果报。所以我们心中的爱取,对这个业种子在成熟的过程当中,它有增上,有增上缘的作用。第三第三缘起,就是我们讲的受用缘起:
辛三、第三缘起
如是六识。几缘所生?增上、所缘、等无间缘。
(如是六识这个地方应该有一个句号。)这个六识就是受用缘起,就是我们在得果报的时候,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这个果报?这也是一个因素。那这个地方就问:受用缘起是几种缘所生的呢?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受、想、行、识的心识作用呢?这当中讲出了三种因缘:增上、所缘、等无间缘。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上说:它省略了亲因缘,应该是有四种因缘。一个明了心识的活动,要四缘所生。
亲因缘就是种子,就是你今生怎么会欢喜持戒呢?因为你以前,或者你曾经持过戒;或者你没有持戒,但是你对持戒,内心充满好乐;对别人持戒,你非常的随喜赞叹:这就是你今生能够持戒,一个主要的亲因缘,主要的因素。第二个增上缘:我们心识要生起,要有所依的根跟心中的作意,这个都是增上缘。第三个所缘缘:你持戒你要有环境,要有一个所缘境,你必须要遇到佛法的住世,你一定要遇到戒法,要有所缘境。
第四个等无间缘,这个等无间缘比较不容易了解了,我们解释一下。等无间缘就是说:我们心识的活动,它不是一条线,它是很多很多点状的明了性连结起来的,等于是剎那生剎那灭的一个明了的心识。我们前面说过二念不俱有,不可能两个念头同时存在,一定是前一念灭了以后,下一念的心识才能够生起。所以每一个心识的生起,前一念的灭,它是后一念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前一念灭是后一念生起的等无间缘;前一念要不灭,你后一念不能生起:所以它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缘。
就好象说我们去看医生,看医生要排队,医生一次只能够看一个病人,你排到二号的时候,一号的病人要离开以后,你才能够递补上去,所以他的离开,是你能够看病的一个等无间缘,他消失了,所以你才递补上去。所以一个心念的生起,前一念的消失,是你生起的一个等无间缘,就是说,诶,你刚刚本来起了恶念,突然间,不对!要把佛号提起来,转念念佛。一定是恶念消失了以后,你的佛号才能生起。所以你佛号之所以生起,前一念的恶念消失,是一个等无间缘。这个地方,讲到受用缘起有四种因缘。
庚二、总显
前面这是别配,这是总显:
如是三种缘起,谓穷生死,爱非爱趣,及能受用,具有四缘。
唯识讲到大乘的三种缘起,第一个叫做穷生死,穷生死就是分别自性缘起。分别自性缘起为什么叫穷生死呢?因为阿赖耶识的种子,从凡位到成佛之前,它是不断不断的增减,你只要起心动念,这个种子就不断的变化,它是恒常的在那个地方受熏持种,所以它的作用是穷生死,从来没有间断的。第二个爱非爱趣,这个是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我们心中的希望,你有各式各样的希望,对业种子也会有不同的主导。第三个,就是当果报出现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受用,这个也是一个因素。能受用的具有四缘,这个及能受用下面的句号,应该改成逗号,因为具有四缘是在形容能受用的心识,它是四缘所生的。事实上缘起只有三种,就是穷生死、爱非爱趣跟受用缘起三种。
我们学到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大家要了解。我们有情众生,特别是佛弟子,当然强调离苦得乐,我们希望今生的生命,乃至于来世的生命,能够离开痛苦得到安乐,这是所有佛弟子共同的希望。来世的安乐,每一个人的规划不同,有些人想要增上身、有些人想要求生净土,我们都尊重大家的抉择。但是今生的安乐,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今生怎么成就安乐呢?佛陀在经典当中一再的强调:少欲知足是安乐的根源。佛陀在经典上说:多欲为苦;少欲知足,身心安乐。
怎么能够生起少欲知足呢?我们可以从三个类别,来了解少欲知足:
第一种的少欲知足,是由信心生起的。我今天出了家,我就尊重佛制,反正没有人强迫我出家,是我自己自愿归依在佛陀的座下,做为一个佛陀的出家弟子。我既然发了这个愿,我尽形寿尊重佛陀的每一条戒法。佛陀说:我的衣能够几件、我的钵能够几件。我没有第二句话,我就是一直的奉行到底。当然这种人值得赞叹!完全尊重佛陀的教诲,尊重佛制,就能够对自己的欲望产生克制,这个人是了不起!第一种人叫信心。
第二种人在信心的过程当中,他可能觉得这样子内心多少有压抑,他要再思惟观照观照,他在信心的基础之下,又多了一层智慧的观照,这个第二种人的少欲知足是修假观,这个假观是观察生命的因缘。像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最高的就是《易经》。《易经》的根本思想,它提出一个重要的论点说:祸福相依,就是人生有它福乐的一面,也有它灾难的一面,这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而这两个东西是经常存在的,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所以福报不能享尽,《易经》的思想是这样子的。
就是说一个人会痛苦,基本上的因素就是:我们对人生有一种错误的期待,我们总希望人生应该要十全十美,我的身体应该要健康、外表要庄严、别人对我都非常的好,各种的人事因缘都风平浪静。但是我们心中所期待的东西,是不存在的。我们过去造的业力,有善业、也有罪业;但是我们在得果报时候,我们却不喜欢罪业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对生命产生错误的期待,这个是一个痛苦的因素。
我以前刚出家的时候,我亲近过几位老和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恩师,其中一个恩师上慧下天老和尚。我那个时候做老和尚的侍者,我住在他的隔壁。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老法师的杯子稍微有一点碰撞,还没有破,但是出现了裂缝,我想:唉哟!这个地方危险啊!我就跟老法师说:我现在换一个新的杯子给您。老法师说:不要啊,人生不能够追求完美啊!这个物极必反。人生带有一点缺陷,不容易遭到天灾。我后来想一想,那个时候对这个道理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我现在慢慢觉得,这个观念很重要:人不能够让你的生命十全十美。像我之前(呵──)的寮房,因为我在学院做执事有一段时间,常住慈悲,给我一间个别的寮房。我对我的书房很满意,我对我的佛堂也很满意;我的寮房当中,唯一的缺点就是这个地板──东边破一个洞,西边破一个洞。我的学生,来我寮房讨论佛法的时候,他就说:监院哪!你这地板应该换一换,铺上一个柚木地板多好。我说:不可以啊!(哈──)我现在能够在普贤院安然的住,就是靠这些地板支持着我。就是说,我这个房间里面唯一的缺陷就是它,那你这个换好了以后,所有的都圆满了,月圆则缺,花开则谢,物极必反。
我们一个人少欲知足,就是你有智慧的观察:其实人生带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能够正常而持久。诸位要知道,我们前生造了善业,但是也造了罪业,我们必须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呵──)。这句话你要听懂,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就是说,你一定要让罪业有释放的管道;你把罪业释放的管道全部塞住,那不吉祥的事情就即将会出现,乐极就会生悲!你要能这样子想,你很自然的就少欲知足,不追求圆满,这个地方有缺陷是正常的,人生本来就有缺陷,迟早要去了解这个真相。所以我们在少欲知足的第二个阶段,就是修假观,知道祸福相依,带有一点缺陷,这个人生才是真实的。
第三个阶段的少欲知足,就是从假入空,观察这一切的因缘法,都是因缘所生,当体即空,在空性当中,没有所谓的少欲知足可得。第三种安住空性而少欲知足,这个凡夫是不容易做到的。所以我们尽量的要求自己尊重佛制,或者是观察人生因缘,尽量让自己少欲知足,这样在你的今生当中,就容易产生乐受。同样的环境,你的心态改变,就容易产生快乐。这个地方,所谓的受用缘起就是这个意思。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承当以前所造的业力,来创造这一期果报!
看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这个地方,是大科当中的第四科,我们看《讲义》的第十一页,把这个大科稍微的疏通一下。我们讲到所知依,一切有情众生的生命根源,用六个角度来分析,六门分别:第一个是阿赖耶识句义,先讲到阿赖耶识的名称,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阿赖耶识的意义何在?第二个阿赖耶识异门,它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说阿陀那、或者心,小乘当中也讲到穷生死蕴等等,引用经典来说明阿赖耶识的不同名称。第三科是阿赖耶识的体相,它的自体跟相状,这个地方讲到阿赖耶识三相:它的自相,就是它的自体,就是阿赖耶;它的相状有因相跟果相。这阿赖耶识,等于是讲它的三相。现在我们讲到第四科阿赖耶识决择,就是更加深入的观察阿赖耶识。好,我们回到《讲义》。
丁四、阿赖耶识决择(分三:戊一结前问后;戊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戊三广显染净不成)
戊一、结前问后
这一科阿赖耶识决择是讲什么大意呢?从义理上来看,应该说是决择阿赖耶识。这个决择就是依止智慧,来加以观照。观照阿赖耶识,在观照什么呢?我们前面在观察阿赖耶识的时候,都是习惯用它是一个因、也是个果,它跟阿赖耶识互为因果,主要是偏重在这样的缘起法。这个地方,我们是把缘起法的因果,更深入的了解:它有杂染的缘起跟清净的缘起,它是杂染法生起的根源,也是清净法生起的根源,那这样子呢,我们应该加以决择决择、观察观察!是这个意思。好,分成三科:一、结前问后;二、略标离阿赖耶识染净不成;三、广显染净不成。先结前问后,一方面继承前面,一方面启动后来:
如是已安立阿赖耶识异门及相。复云何知如是异门及如是相,决定唯在阿赖耶识,非于转识?
我们前面讲到阿赖耶识的异门跟三相,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异门跟三相,一定要在阿赖耶识才能成立呢?而不是在六转识成立呢?先提出一个问。
好,我们休息十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