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清瑄当即接口道:“我们余胜军!”
这三人一番密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林安飞出来后,就是直接去了林哲的官邸向他回报此事。
而这份圣旨一宣读就是引起了渲染大|波,为什么,因为这份圣旨竟然是说林哲拥军谋反,当即革职下狱,其余余胜军一众高级将领也是清一色以谋反大罪革职下狱,余胜军诸部就地遣散云云!
徐言青当即道:“现在动手?他们不敢,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如今朝廷对我余胜军就是处处防备了,而太平天国的贼军虽然现在势大,但是你我都知道,贼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覆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数天后,上海商贸区迎来了一支钦差队伍,只见钦差大人带着大队人马大摇大摆的进入商贸区衙门后宣读圣旨。
然而两年后的现在,林哲已经不是当年的林哲了,尽管年纪、资历和很多官场大员们比起来不足,但是林哲在江南地区里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他收复浙北,苏州,常州,攻下镇江甚至一度打到天京去的战功也是不容忽视的。
“没有,别说晋升了,朝廷那边连表面意思意思的赏银都不给了!他们对我们的功劳已经视而不见!”
自然是林哲的反意!
只不过这事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从来都没有人主动开口说出来过!
如今徐言青说的这么直白,明显就是把这些摆在了台面上,不过他们也都知道,如今屋子内的三人就是林哲的铁杆,余胜军的真正核心高层,都是置余胜军的利益高于朝廷利益之上的。
这就引起了江南地面的极大震动,准确的说是余胜军体系内的震动。
随后,清廷任命江苏巡抚黄宗汉署理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军务,张国梁林哲依旧帮办江南军务。
等林安飞出去了后,林哲习惯性的站在窗前,窗外的黄浦江依旧繁华,只是这种繁华还能持续多久?
只要仔细研究林哲这几年的举动,那么就不难发现林哲试图谋反的心思。
清廷在1856年时期大力编练新军的举动让林哲感到了越来越庞大的压力,他估计着放任清廷继续搞新军的话,说不准历史上的北洋新军就会提前出现了。
在这种大环境下,林哲已经不愿意再等下去了,他要尽快举旗起兵,然后彻底掌控苏南、浙北等地,利用这两地的赋税来支撑这的扩军,进而和太平天国、清廷争夺神州归属。
一旁的施清瑄也是开口道:“不错,我施清瑄这条命早就卖给大帅了,只要他一声令下,哪怕前头是刀山火海我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而1856年十一月朝廷对江南地区的一系列人事调整就是让林哲找到了这个机会。
“徐兄你的意思是,朝廷那边莫非是要先对我们动手?”林安飞当下皱眉道:“如今我们拥兵数万?他们敢?”
林安飞点头,林哲当即就是把这几份文件投入壁炉化为烟尘。
林安飞听见这两个人的答话,当即就是心中暗自点头,看来自己来找他们两人商议此事是对了。他今天为什么要找这两人提起这些谋反之事,其中是受到了林哲的指使,没有林哲的首肯他可不找联络余胜军的核心将领说什么谋反的事情。
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说单独存在。
在1856年十一月份的现在,林哲的谋反之意就如同司马昭之心一样,路人皆知,别说当事人的清廷和余胜军的高级官员和将领们,就算是太平天国里的石达开和林成庭都是知道余胜军反叛清廷只是时间问题。
“按我说啊,以后别说升官发财了,恐怕不被鸟尽弓藏就是奇迹了!”
等林安飞看过后,林哲道:“都记下了?”
施清瑄说罢后,林安飞道:“难道我们就这么坐以待毙吗?就算我们可以不去主动进攻贼军,但是恐怕也拖延不了多少时间,根据我们的探子回报,李鸿章的那支江淮新军可是战力不弱,就算没有我们帮忙,估计给他个一年半载的时间,估计他也能够拿下天京的!”
同时林哲还得到情报,清廷办练的八旗新军也是进展极大,年初的时候清廷大肆整顿八旗新军,据说把原来的多位将领都是一股脑革职,从而抽调了精干人员掌管八旗新军的编练,据说八旗新军的风气大有改善。
“我们余胜军拥兵数万,连战连捷已经是功高震主,你看看前头我们今夏收复常州,而徐兄你又攻克镇江、威逼天京,这等显赫战功放在湘军或者其他官军手中,至少也得是一个实授巡抚的职位吧。但是战后不管是大帅还是我等,有哪一个高升了?”
早在1854年的时候,当时吉尔杭阿被革职,林哲就是有机会窥视江苏巡抚一职的,不过机会实在太过渺茫,林哲等人也自知资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