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徐言青道:“该是你们上的时候了,第五营先上城头,不要冒进以稳固城头为主!”
自从昨天侦骑找到了这支余胜军后,他就是精心安排了这么一个伏击,以千人炮灰士兵在李家庄充当诱饵,吸引敌军来攻,而只要等敌军对李家庄发起进攻的时候,到时候自己就可以从侧翼位置发起突袭。
然而这些余胜军,彷佛视己方骑兵如无物一样,完全无视了己方的冲锋,从而让自己饮恨而归。
随着一个接着一个协防团的士兵们掉下城墙,协防团控制的城头区域也是越来越大!
如何尽量避免己方士兵的伤亡赢得战斗,这是包括林哲在内诸多余胜军将领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尽管这一次尝试让第五协防团的损失不小,但是却是让徐言青看到了把协防团的战斗力更好发挥出来的方式。
可是他的这种行为也是让徐言青更加谨慎,知道附近有一支七八百骑的敌军跟着自己,第二混成团各部在行军作战的时候就更加谨慎了,而这也就让安军帅没能找到第二次突袭的机会。
只要第二混成团能够不断的攻城略地,弹药也许会越来越不足,但是根本就不用担心军粮不足的问题,因为对于余胜军而言,太平军是非常优秀的运输大队长。
他倒是错怪对面的这股太平军骑兵了,余胜军虽然和太平军交战多次,但是以前只和林成庭和吴汝孝打过,这两个人是知道余胜军的厉害,所以他们麾下的骑兵是绝对不会直接来冲击余胜军的步兵方阵的。
四月二十六日,余胜军的徐言青帅林第二混成团、第四协防团、第五协防团攻进丹阳城。
至于更多的骑兵,则是彷佛失去了目标一样,只能是茫然的在外围奔跑,试图寻找那并不存在的薄弱点再冲阵。
这一次对丹阳的攻城,他并没有和以往一样只靠着第二混成团的强大火力通过摧毁城墙,然后士兵列队上前通过被摧毁的城墙缺口这种模式攻城,而是尝试了用第二混成团作为火力输出掩护单位,攻城主力则是那些装备刀剑等冷兵器的协防团。
第四天,余胜军已经占据镇江东南方向的大部分城墙,当天下午城内的七千多太平残军开始撤出镇江,撤退过程中被追击而崩溃,死伤数千后狼狈向西方的天京逃去。
余胜军要培养一个合格线列步兵,至少需要半年,这半年的薪饷再加上武器以及训练费用,需要花费五六十两银子,用一个余胜军的士兵去换取太平军一个士兵那可是亏大了。
当士兵们进行紧急装填的时候,两门四磅轻型步兵炮也是开火了,随着两声炮响,两发散弹打出去后散发出来大量的钢珠、弹片,覆盖了数十名太平军骑兵的正面。
但是很明显这些骑兵之前并不是在苏南以及皖南地区活跃的骑兵,他们之前是西征军的一部分,回援苏南后虽然多次听说余胜军战力强悍,但是他们和秦日纲一样,没有亲自和余胜军打上一次,就绝对不会相信凭借区区五六百步兵就能够抵抗住己方的近千骑兵的冲击。
率军的太平军骑兵将领终于是发现了不妥,带着骑兵们呼啸而退的时候,他们已经在第四步兵营的方阵前留下了至少近百骑的尸体!
不过他也就不信你余胜军每一次都能反映这么迅速,只要余胜军出现一次疏忽,他们他就能够彻底击溃这支余胜军。
八千大军屯兵镇江城下的他并没有等待多久,抵达后次日就是发起大规模攻城,依旧是采用了攻克丹阳的那一套,第二混成团本部充当火力支援以及督战队的角色,而攻城的主力则是那些协防团的俘虏士兵。
而城头肉搏作战一直都是余胜军极力避免的,这倒不是说余胜军害怕这么打仗,而是因为肉搏战就算赢了也会让己方士兵大量死伤,这对于士兵不多的余胜军来说很不划算。
骑兵跑到这种步兵方阵的刺刀林之前,大多会本能的向两边绕过去,另外寻找薄弱点,而这个过程中,尽管有极少数的骑兵悍不畏死,强行驱赶战马试图冲阵,但不是被子弹打死就是死在刺刀之下。
这些协防团虽然没有装备先进的武器,只能以冷兵器为主,但是在余胜军正规矩的强大火力掩护下,他们可以轻松抵达城墙下,然后攀上城头进行肉搏作战。
以往余胜军内的协防团都只是非常单纯的辅助兵力,装备冷兵器以及火绳枪,出于成本控制考虑甚至连滑膛洋枪都没给他们装备,而使用上也主要以护送后勤补给,驻扎后方城市为主,很少把他们直接投入到前线战斗中。
但是那为首一脸凶悍之色的安军帅却是道:“让李家庄的人先撤出来,我们后头再找机会,这一次折了,不代表我们下一次不能成功!”
另外也有部分骑兵开始绕向两边,然后用弓箭进行射击,此举虽然造成了第四步兵营的一定伤亡,但是能够在高速奔跑下还能够弯弓射箭的毕竟是少数,而他们很快就是被余胜军的步枪火力击落。
随后数天,第二混成团以及第四协防团、第五协防团在徐言青的指挥下和丹阳守军发生激战。
在不顾伤亡的猛攻下,当天徐言青就是率部攻克了多个镇江的外围据点,第三天就是让麾下的协防团士兵攻上了镇江城头。
一路看似危险,但是却又平安无事的抵达丹阳后,徐言青按部就班的对丹阳发起进攻。
攻城第三天后,徐言青麾下第五协防团在第二混成团的强大火力掩护下攻上了城头,虽然最后死伤了百余人后也没能拿下城门,最后功亏一篑被赶了出来,导致第五协防团死伤不小。
五月六号,余胜军彻底攻占镇江!
看来后续还是需要加大对协防团的粮食份额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