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哲要是直接率军进驻租界,并接管江海北关衙门的话,并不存在什么法理上的问题。
他林哲是和他们以往遇上的所有清廷官员都不同!
次日,林哲和吴健彰一起发文照会租界内的英美领事,正式废除《申报纳税暂行条例》。
“江海关历来都是我江苏的税金主要来源,自从上海开港后更是如其,当初为了向洋商征税,是把江海北关直接设在了租界内,而上月贼军叛乱,不仅仅江海旧关陷入贼手,就连租界里的江海北关也一度陷入贼手,随后洋人从江上的兵船调兵回防租界,驱赶了这些贼军但是也顺势占据了该关,并宣布《申报纳税暂行条例》由英美领事先行代收,由于当初上海陷入贼手,而下官也是身陷贼军中,收税事宜无从安排,所以被迫答应了此事。”
“前几天,下官照会英人领事把上月他们代收的税款交付,同样被拒!”
听到林哲这么说,吴健彰是被愣住了!
而现在只按照原来签订的诸多条约,中国还没有丧失对租界的行政管理权!
至于只允许悬挂英国国旗这一点,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因为此举把租界把一个算得上半公开的居留地变成了英国人独享的居留地,并因为这事引起了一系列麻烦事,后续法国人和美国人更是直接要求开辟独属于自己的居留地,造成了历史上美租界、法租界的出现。
当林哲走进作为会议室的正厅时,他看见的有几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已经等候着了,这些洋人个个都是穿着正式的礼服。
林哲听罢,不等吴健彰翻译,就是直接道:“要撤关也不是不行,只要能够回到江海北关衙门办公,这临时关卡自然会随之而撤!”
然后林哲就是直接派了士兵登上了吴健彰的那几艘兵船,带上江海关的官员以及收税吏员们驶往江心。
林哲道:“多好的办法谈不上,他们既然还站着江海北关,那么我们就直接在江上设卡收税,同时宣布《申报纳税暂行条例》作废!”
很快吴健彰就是从中当起了翻译,用着一口熟练的英语向那几位洋人介绍着林哲,随口再用中文向林哲介绍那几位洋人。
挂着江北海关的旗帜正式收税!
吴健彰见林哲一上来就是谈正事,也是把事先准备好了一些客套话吞回了肚子里,而是略微组织了语言后道:
总的搞清楚他们具体想要什么,这后续自己才好制定策略啊,总不能说谈都不谈直接带兵打进租界去不是,如果谈不拢再采取激进措施也不迟!
后世众人熟知的租界工部局(即themunicipalcouncil,直译为市政委员会)一直要到1854年的上海英美法租地章程签订后,明确了租界当局的行政权力权后,才被组建。
“哦,具体该怎么做?”吴健彰很清楚,在许乃钊的指示中,此事是以林哲为主,他吴健彰只是辅助而已。
如今小刀会已经覆灭,洋人最大的借口‘保护江海北关’以及‘中国无力自行征收’已经不消而散,没有了这些借口,他们不可能继续把持征税的权力。
“只要把这收税的权力先拿回来,稍候把江海北关衙门拿回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这种租地行为是属于民间的普通商业交易行为,并不属于官方行为,官府只是圈定了一片地区,说英国人只能在这片地方租地,并统一的租地的价格,并不是说官府直接把地租给他们了,而这一点对于主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要知道现在才是1853年,现在的上海英租界还不是后世人所熟知的那个独立王国。
根据早些年签订的上海租界章程以及后续苏松太兵备道陆续补充的一些条例,这片租界里大体上有这几个主要内容,那就是英国人有权力在这片土地上租用土地。
也不想想中国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哪怕是整个沿海丢了但是你就耗着死活不投降,这些洋人能耐你何?
林哲知道,这并不是什么英国人屈服了,而是想要通过这个谈判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林哲也是想要和这些租界里的英美领事面对面谈一谈。
人家蒋光头就深得此理,打败仗不要紧,丢了大半个中国不要紧,但老子就是不投降!
“随后下官试过从洋人手中接管江海北关,但是奈何官印丢失,洋人以此不认,稍候下官又借得常州督粮通商借官印应用,宣布征税事宜一应照旧,并照会英人领事征税事宜继续由我等进行,但是英人领事不从!”
“虽然抚台大人是让我们一起办这事,但是此事自然应该以林大人为主,大人如果有什么主义,下官定当无所不从!”
反正都是收税,也没说非得要在陆地上的江海北关衙门才可以设关收税,直接在江面上的船只设卡收税一样可以。
居中的那个红头发,年纪略大,留着八字胡须的洋人名为‘麦莲’是为美国驻华领事。而他身旁的那个中年人则是英国驻华领事包令,以及法国驻华领事布尔布隆。
只有详细的了解了‘上海租界章程’以及其他一系列已经签订的条约章程,那么就会发现,现在的中国依旧拥有对上海英租界的行政管理权以及驻军的权力,洋人只是获得了必要的居住权以及极少量的行政管理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