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乃钊、林哲两人双双落座后,自然有下人送上了茶水,不过很显然现在的这两个人的注意力都没有放在品尝手中的茶上。
咸丰三年九月十八日,西历1853年10月20日,上海城北门外人头涌涌。
在浙江的时候,林哲办他的余胜军,管他的厘捐局,湖州知府曲胜潮依旧稳坐湖州府衙处理他的地方政务。
上海小刀会起义军虽然战斗力远不如正规的太平军,甚至连清军都有所不如,但是他们人多势众啊,普通的清军绿营对上他们也是打的很吃力。
要知道,上海爆发起义一事的影响可谓是非常大的,一个搞不好许乃钊头顶上的官帽就会被摘下来。
如果没有对林哲和余胜军之前的战绩有所了解,许乃钊也不会花费了不菲的代价把林哲的余胜军请到上海来打小刀会。
而眼下看着这个年轻人,许乃钊心中暗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啊!
“果真是后生可畏啊!”许乃钊眯着眼,看着林哲道:“虽然以前就知道你是个年轻人,但是今日一见、才算是证实了这说法。当今我国朝虽然年轻俊杰不少,但是能够和林大人你这样年纪轻轻就能率军征战一方,为国朝立下赫赫功勋的可不多啊!”
至少许乃钊之前派遣偏师进攻嘉定的时候,就是被小刀会起义军迎头痛击,不得不兵败而归。
时值正午,众人等候多时的许乃钊终于是抵达上海北门外。
看样子,许乃钊对吴健彰很不满啊!
吴健彰的这种行径对于许乃钊这种传统儒家官员来说,道德上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而且更让许乃钊这个传统儒家官员感到不愤甚至羞耻的是,这个吴健彰把上海丢了也就算了,但是你不自杀也没被杀,甚至连跑都没跑掉,反而是被抓住了当俘虏,如果不是美国人把他救了出来,估计他得一直当俘虏到余胜军打过来。
自己因为吴健彰驻防的上海失陷贼手有可能被朝廷革职,许乃钊对这吴健彰能不恨吗?
面对许乃钊的夸赞,林哲表示很淡定!
后续林哲又是在广德、泗安和太平军先后交战,并且以少胜多取得大捷,成功的击溃太平军一个军的南下攻势。
许乃钊视林哲的皱眉而不见,当即道“不错,许某这一次来上海,就是为了邀请林大人出兵镇江而来!”
林哲打量着这个许乃钊的时候,许乃钊也是眯着眼打量着这个年轻的余胜军统帅。
现在到了江苏,他就更加没有名义插手人家江苏的地方政务,官场之间的斗争了。
此时,许乃钊停下了话头,然后正色道:“我此番来上海,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来见林大人你!”
而另外一侧则是余胜军军官们,他们以林哲为首,和往常作战都穿着新式军服不同,这些军官们现在一个个也都是穿上了传统的官袍。
从办团练开始,林哲的行为处事就和寻常官员不一样,而且他也不能算是地方官府的一员,他办团练打仗,除了向地方官府索要军需外,基本不和地方官府打交道。
如此种种加起来,许乃钊对吴健彰有好脸色那才是怪事了。
这段时间基本上大部分总会拿自己的年纪说事,这也不能怪他们,二十几岁的官员不是没有,但是二十几岁的三品候补道,而且还是拥军数千的统帅,偌大中国里就只有林哲了,可谓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见我?”林哲已经开始皱眉了。
许乃钊听着点了点头:“如今多事之秋,国事不易啊!”
这些细节许乃钊不知道,但是他知道的是,林哲再一次证明了他麾下余胜军的强悍战力,一千多人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攻克了上海,击溃上万敌军,杀伤千余人。
见许乃钊到了,林哲、吴健彰等人当即领着各自的属下上前迎接,而众人中品级最高的三品候补道林哲自从走在了最前头。
在这种迎接上官的正式场合里,就算是内心里对清廷抱有鄙夷态度的林哲,也是不得不|穿上这身僵尸官服。
毕竟余胜军的新式军服只是一种内部的作战常服,其性质类似于盔甲战袍,而他们的正式官服还是那些传统的官服。
虽然以许乃钊这样的高官不可能把心态表现在脸上,但是林哲依旧可以从中感觉到了许乃对吴健彰语气中的一丝冷淡。
回了上海县城后,按照惯例自然为许乃钊举办了接风宴,宴席上大家相谈甚欢,但实际上除了废话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