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巨大的伤亡率比差再一次证明了,手持冷兵器的封建军队在拥有火炮以及米尼步枪的近代军队面前,只能遭受单方面的屠杀而已。
他就是林哲。
这一切虽然林哲知道许乃钊是为了他自己的官帽子考虑,而且之前的多场战事中,许乃钊也都是躲在后面坐看余胜军和小刀会起义军打死打活。
既然拿了人家那么多的钱,那么就得有当打手的觉悟!
浙江团练协办大臣兼任湖州厘捐局督办这个名头在江苏不管用,他需要在江苏地面上的一个官方名义,一个能够让他的余胜军扎根苏南的名义。
其实他这话没说对,上海的这些小刀会虽然被余胜军击溃了,但是依旧逃走了不少人,根据外头的消息说是逃出生天的刘丽川已经收拢溃兵两千余人,并度过黄浦江朝着奉贤县、金山县等地而去。
如此丰功伟绩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林哲进城后,他并没有把县城里的县衙、府衙之类的当成自己的驻地,而是和在湖州驻防的时候一样,林哲进城后,把军部选择安置在靠近北城门的一座院落,而余胜军的士兵则是把靠近北城门的一片原来被小刀会起义军征用的房屋作为军营。
三十八人!
“明日许抚台抵达上海,到时候的接应工作怕是不少吧,不知道吴大人有没有要我帮忙的?”林哲如此说着。
击溃了上万人,杀伤了一千多敌军的余胜军自身伤亡有多少呢?
吴健彰回到那连椅子、桌子都没有的苏松太兵备道衙门后,很快就是重新建立清廷对上海的统治,发布了诸多劝民告示,说贼军已经被完全歼灭,百姓以后可以安居乐业云云。
吴健彰亲自负责谈判并签订了‘上海英法美租借地章程’‘海关征税规则’,亲自促成了上海法租界、美租界的成立,并让上海租界获得了行政管理权、征税权,让上海租界正式成为国中之国,此外还直接促成了中国海关的成立并让洋人插足中国海关系统。
这就是余胜军无法杀伤更多起义军的最大原因,不是打不过,而是人家直接跑掉并脱下了军服扔掉了刀枪,你还真分不出来他们是起义军还是普通百姓。
他这么说并不是顾虑吴健彰的想法,而是对许乃钊的重视。
话说的不错,许乃钊率领三千清军从嘉定等地出发,这前后虽然不过几十公里,但是大军行军速度是有限的,就连余胜军一天也不过走上二十公里左右,至于许乃钊带领的那些清军,这一天能够走上十五公里都是夸赞他们了。
吴健彰也是略微看出了林哲语气中的敷衍和不耐烦,但是他并没有露出任何的不悦神色。
第二就是他还是习惯把自己的军部驻地放在军营内部,不然的话他没安全感。林哲本质上还是个怕死的人,你让他离开军营住进道台衙门,说实话林哲还真不放心。
然而现在,见识了林哲麾下的余胜军之后,对林哲的态度几乎是立马发生了转变,他知道能够这么快夺回上海,靠的就是林哲的余胜军。
再加上在青浦、嘉定等战役,余胜军进军苏南以来,目前伤亡人数控制在百人以下,而这个伤亡数字还包括非战斗期间因为各种意外所造成的伤员。
吴健彰虽然是苏松太兵备道,乃是实打实的朝廷四品官,放在以前的话他百分百瞧不起林哲,就和当初的湖州知府曲胜潮瞧不起林哲一样。
林哲和这吴健彰又是闲扯了两句后,吴健彰正色道:“来之前,我已经接到了抚台大人的行文,说抚台大人明日即将率军抵达上海!”
“吴大人,此番能够把城内百姓快速安抚下来,还是多靠了你能够及时回来啊!”林哲面对这些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
吴健彰回到上海县城办公后,上海城很快就是恢复了原有的秩序,唯一和以往不同的是,城门以及城内随处可见的余胜军士兵。
再者,这个林哲年纪轻轻就是一支数千大军的统帅,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支军队还连战连胜,放眼不远的将来,这个年轻人爬上高位是大有可能的。
等他们逃出城后,又被钱牛北的骑兵连持续追击又是死伤不少。
除非是逃命,不然的话是不用指望这个时代的绿营兵能够拥有和正常军队一样行军的速度了。
事后统计,余胜军在此战一共击毙上海小刀会起义军一千三百余人,伤者未计,刘丽川后来收拢的溃兵只有两千余人,这么算下来的话就会发现,上海一战,小刀会起义军里死伤的人数远远不如溃散不知所终的六千多人。
许乃钊能够带着这样的清军在短短几天内抵达上海,这已经算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