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随后宣布,正式成立庐湖县难民避难所,由他担任所长,赵云轩(也就是高教授,张海青事先已和认识高教授的人交待过)担任副所长。
现在山上合计共有23人(包括陈兵、胡太太母子)。原来山上朱鸿升等10名土匪已经改头换面,穿上警卫队制服,成为避难所警卫队员。
避难所临时成立六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名称及临时负责人做了安排:
情报组:张海青负责,带韩竹一人。主要是甄别难民,防止有日特混入难民中搞破坏活动。此外,零星物资采购也有两人负责。
医疗组:赵勇担任组长,带谭玲、韩梅。韩梅虽然不懂医,但韩梅有文化,可以边帮忙边学习,韩梅也非常乐意参加医疗组。
接待组:由张云祥负责,带一名战士。负责安排上山难民吃、住等生活问题。
后勤组:由陈江河负责,带陈夫人、韩梅母亲、一名战士,主要工作就是所机关工作人员吃饭、休息等生活问题。
保卫组:由王诗成自任组长,带朱鸿升等六名战士。骆驼峰、山门共二处地点,每处两人站岗放哨,另外两人巡逻。
物资组:由高教授任组长,带张雷及一名战士,胡太太协助记账,主要负责物资采保管、分配等。
陈兵见没安排他做事,大叫道:“王大哥,我也要参加。老师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众人大笑。
张海青笑道:“陈兵参加我情报组,传话送信也是需要人的。”
众人皆觉得有道理,陈兵高兴直蹦。
这样,除了胡常开儿子年龄太小没有安排工作,其他都有自己的岗位了。
王诗成又道:“南京已经失守,情况紧急,从今晚开始,保卫组安排岗哨,其他组做准备工作。
明天白天,接待组把空房间整理一下,做好先期准备工作。张海青检查是否还需要增加物资,以防将来采购不方便。”
众人连声答应,分头忙碌,好在采购物资时,张海青买了大量蜡烛及一批马灯,照明倒是没问题。
之前,张海青买了一车东西,王诗成没看,现在才知道原来买的是照明灯具、电线、干电池、蓄电池、电话线、电话机等,甚至还有一台发电机及几桶汽油。
不禁佩服张海青心细如发,不愧是物理系、特工专业双料高才生。
张、王两人商量后,发电机平时不用,仅给医疗组做手术时用,两人喊来赵勇夫妇,四人合作把发电机、手术室照明灯具都安装调试完备。
次日一早,张海青带韩竹去县城采购物资,王诗成带接待组在整理房间。
陈兵跑过来喊道:“王大哥,保安大队一位大哥带十几个人上山来了,都在聚义厅坐着。有三个国军,其中两个还受伤了。”
王诗成赶忙跑到聚义厅,见有三个穿国军宪兵军服的军人,王诗成看到其中一个军官胳膊上扎着绷带,绷带上还在流血,另一名国军士兵伤势较重,被人搀着。
再细看,惊喜交集,那军官居然是赵尚武,其他人都是农民模样的中青年男人。
赵尚武见到王诗成,眼泪都快流出来,两人双手紧握,都没说话,此时啥话都是多余的。
原来赵尚武几人是从南京撤下来的,准备进县城给那位国军兄弟治伤,恰遇到胡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