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诗成道:“我们已经到了钢山,他没必要再跟着我们了,只要守在你家附近就可以了。”
张海青笑道:“如果这样,我们可以避开他们了。因为那东西根本就不在我家里。”
王诗成道:“我正想问你,为啥要我俩扮成一对樵夫夫妇?难不成要上山砍柴?”。
张海青道:“正是要上山砍柴。我哥让你给我带话,要我背唐诗宋词,特别是他喜欢的那首诗。
我想了很久没明白是啥意思?后来你给我的项链中又发现了一张纸条,我终于明白了。”
张南平临终前让王诗成带话给张海青,让她熟读唐诗宋词,并且特地交代一定要背诵他喜欢的那首诗。
王诗成当时感到奇怪。时间那么紧张,却交代这样小事,显然不合常理。
张海青当然知道她哥最喜欢的诗就是宋朝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张家大院并不在县城闹市,县城旁边就是山,而张家就靠近山边,这里风景优美,冬暖夏凉。
在张家大院与山脚之间有一片荷塘,张海青小时候经常来荷塘边赏荷花、摘莲子,妙的是山脚一条小溪直通荷塘,清澈的山泉不停地流向荷塘。
张南平也经常来塘边观景,曾笑对张父说,宋朝朱熹老先生的《观书有感》,正是帮我家荷塘写的。
张海青细细揣摩这首诗,一直没有想明白哥哥到底想表达什么?
后来,她偶然发现项链里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直八左五直三右二,此时她接受特工培训已很久了。
她明白了,这么多人都在找那个东西,都说在张南平手上,应该是有这么回事。
流向张家荷塘的小溪源头是山脚下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张海青不止一次去过,里面很大。
诗中所说的活水源头肯定是指这个山洞,而直八左五直三右二显然是指进山洞后藏东西的具体位置。
王诗成对张海青的分析非常赞同,既然东西在山洞里,两人扮成樵夫去山洞当然最好,不会引起别人怀疑。
张海青心细,把两人的原来服装及其他化装用的必需品一起带着,王、张两人从山的另一处进山,把暂时不用的物品放在一个小点的山洞。
随后两人就像真的樵夫一样,边砍枯树枝边向那大山洞走去,王诗成顺手还打死两只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