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李全,对刘苟这一切都很清楚,见种子没有活,他也内心急得不得了。也只好把它抬到外面。
刘苟心有不甘,也许是这段时间一直没睡好,这一觉睡到第二天大天亮。
“陛下,大喜啊,大喜啊!”李全高兴道。
刘苟道:“哪位娘娘又生了?有什么好喜的,朕儿子多的是。”
“陛下,种子发芽了,活了。”
“什么发芽了?快,给朕更衣。”
刘苟连忙跑去偏殿,只见两只缸在外面院子里。
刘苟趴着身子,仔细观看,只见有一株红薯发芽破土而出。长出了两根小嫩芽。刘苟知道这应该是一棵红薯发的芽。育种红薯只要活了,一般一颗上面会发很多芽苗。
刘苟笑了,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有一颗活了。活一棵便是有希望。虽然只有一株,不便于品种改良。但是不管怎么说,红薯这个东西绝对是个高产作物。哪怕一亩地只收个六七百斤。也远远好过目前的农作物。
刘苟高兴道:“来人,你们守在这里,不许任何人碰这个缸。尤其是防备动物,谁碰到这个缸杀无赦。”
“诺!”
刘苟知道,现在天气还比较冷,白天可以让红薯在外面晒晒太阳。补充光合作用。到了晚上还是要抬到房间里面去保温。古代没有薄膜育种,只能采取这个办法。
又是十天过去了,两棵红薯苗长的有一个手指头长了,开始发出嫩叶了。
李全道:“陛下,朐县县尉还在驿馆等您的旨意呢。
刘苟这才想起来。道:“哎呀,朕给的忘记了。你马上传诏,升王寿为东海都尉,赏百金。”
“另外派人把老刘头他们活着的所有人,都接到长安来。一路上要有马车接送,好生伺候。”
“诺!”
又是十几天过后。天气也越来越热了。现在这口缸晚上也不用抬到房间里面去了,让它自然生长吧。
荀彧等人来找刘苟。
刘苟笑道:“文若啊,高产的种子活了一株。再过几年,我大汉就不缺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