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苟笑道:“朕还是想要用你的九品中正制。但是要去掉一部分。”
陈群见刘苟要用九品中正制,很高兴。
道:“怎么去掉。”
刘苟道:“你刚才说的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等等。朕算了一下。刚好是九等18级。朕想干脆取九品十八级。”
“朕想以后的官员品级就按这个来。”
“例如,内阁辅政大臣,太子太傅,督察御史,正一品。六部尚书从一品。”
“如你这吏部侍郎正二品,各州刺史,从二品,或者正三品。各郡太守四品。各县县令六品七品,等等以此类推。”
“各武官也一样,如大将军,可为一品。各郡都尉与太守同级,以此类推。”
“而发放俸禄,以品级为依据。如一品,每年俸禄一万钱,这只是俸禄。还发养廉一万钱。衣食补贴一万钱。如二品,就只有六千。三品就只有四千。以此类推。这只是假设发放这么多,真正具体发多少俸禄,要根据国家的财政情况而定。”
“怎么样,你觉得朕这九品十八级怎么样?”
陈群道:“给官员设品级是很好,只是这与中正制没什么关系了啊?”
刘苟笑道:“你的九品中正制,朕要的是九品。也可以说是九品制,至于中正制还是算了吧。以科举制配上九品十八级。更能简洁的处理朝廷官职问题。”
“陛下,那您觉得新科进士能算几品?”
刘苟结合后世朝代情况,道:“新科进士从七品。但是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为正七品。进士算是朝廷候补官员。没有实际的职位。必须分配工作了之后才算正式官员。”
“长文,你把这套九品十八级制度,作一详细的规划,然后拟一个凑章,拿到朝堂上去讲。朕将与内阁大臣审议,然后采纳,并加以实施。”
“诺!”臣靠退!”
刘苟道:“长文,在长安还没有房子吧。就先住驿馆,朕让杨松再给你找个院子。”
“谢陛下!”
“嗯,你去忙吧!”
“诺!”
几日后,陈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