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脩,(曹昂字)回去后好好劝劝你父亲,让他随时可以来长安,若想回去,朕绝不强留,更不会软禁。”
“诺!谢陛下,臣一定带到。”
“嗯,公达,好不容易来趟长安,去看看文若,你们叔侄也是多年未见了,好好聊聊。别急着回去,过几天朕设宴招待你们”
“诺!”
“子翛,莹儿住在太子府,你们兄妹也好好团聚团聚。”
“谢陛下!”
“好了,要没有什么事,你们就去忙吧?”
“诺!臣等告退。”
俩人下去后,刘苟在想,荀彧如果有荀攸去劝,说不定内心的结就打开了。若是这样那就再好不过了。登基都一个多月了。荀彧一直躲在家里不出门。也不来贺喜,要不是看在昔日的情分上,早就把他贬出长安了。
荀攸出宫后,来到荀彧府上。荀彧听是荀攸求见,内心哪还不明白,曹操是服软了。
“拜见叔父!”荀攸道。
荀攸的年纪比荀彧还大几岁。可是他却是荀彧的侄儿。在辈分上差了一辈。
荀彧道:“公达,坐吧,不需多礼。”
“曹操派你来长安,是不是称臣贺喜?”
荀攸道:“是啊,天下总归只有一个天子,既然洛阳天子禅让,总不能不表示一下吧?”
荀彧道:“曹操倒是识时物,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只怕是罢免了丞相之职。另封他职吧?”
荀攸道:“平南将军、长沙太守,督荆南军事。”
荀彧道:“到也实际,曹操既然心向汉室,何不诚心归降?如此下去绝非长久之计。”
荀攸道:“哎,诸候争雄,投降岂会有好结果?况且一山不容二虎,即便就是想投降,众将士也不愿意。如今江南半壁江山,仍在手中,更兼水军之利,其结果也未可知也。”
“曹操能够名义上奉长安为正统,这已经很不错了。投降是不太可能的。”
“叔父如今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不劝陛下罢兵,大家也都相安无事。”
荀彧道:“呵呵?你觉得这可能吗?一个候爵都还没封,大家都等着打下江南封爵呢。这时候罢兵?想都别想。”
“况且,咱们这位天子眼里可容不得沙子,割据状态,他是绝对不会认可的。”
荀攸道:“看来战争还得继续下去。”
荀彧道:“公达对汉王称帝怎么看?不瞒你说,我是不赞同的。”
荀攸道:“自黄巾闹事以来,皇权开始衰弱。董卓造逆以来各诸侯并起,皇权彻底旁落。少年天子不足以拯救大局。陛下能顺势而为,这大汉才有现在这个景象。”
“陛下能从一介白身,做到有今天这个局面。岂能没有野心?他姓刘,这天下便是大汉,他若不姓刘,只怕就是改朝换代。没有人打下天下会让给别人的。想让陛下做周公旦那是不现实的。叔父这种想法也很幼稚。即便是周公,他也只是辅佐周成王,打下天下的是周武王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