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道:“大将军,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诸葛亮道:“儁乂曾任汉中都尉,帐下也有四万多人,这些人应该还难不倒你。就这么定了,这不光是亮的意思,也是汉王的意思。”
“诺!末将领命!”
有这三人投降,接下来就好办了,在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军队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文盲。有将军带头投降,士兵也都跟着投降了。只要不是大败,打打顺风仗,降兵也可堪一用。
诸葛亮记得刘苟曾交待过,马超、阎行,不可给太多兵。李蒙、杨任不能打硬仗。这张郃善守,刘苟对他很信任的。所以敢托付兵权。其实刘苟对张郃历史上投降曹操也是耿耿于怀。多少有点膈应。
…………
井陉口通往邯郸的小道上。袁绍醒来后,似乎一下子老了十岁。
袁绍道:“公则,现在何处?”
郭图道:“往邯郸而去,还有不足百里,便到邯郸。”
袁绍道:“损失如何?”
郭图安慰道:“陛下放心,没多大事。我赵国兵多将广。此许兵马不算什么!”
袁绍道:“朕没事,你实话实说吧!”
郭图道:“淳于琼断后,销毁粮草。如今我军返回有四万余人。其余不知所踪。”
袁绍心想,十二大军主力,损失了八万。这仗打得实在窝囊。但为了不影响军心。
袁绍大声道:“朕赵国兵多将广,些许损失。不算什么,回城后,从整旗鼓,来日再战便是。”
袁绍说是这么说,可内心却是在滴血。河北虽号称三十万大军,但真正的精锐也就这十几万,其余都是些新兵蛋子。要守卫的地方又太多了。一时去哪集中兵力呢?
沮授过来道:“陛下,回邯郸后,可让二公子,从幽州调一万兵南下。令大公子在青州调两万人,再把鞠义调来邯郸。如此一来兵力也足矣对抗诸葛亮。”
袁绍道:“鞠义调来,若刘苟从壸关出兵偷袭邺都怎么办?”
沮授道:“诸葛亮主力在上艾,壸关人不多,让鞠义留一万士兵足矣!鞠义的先登死士,定可破刘苟的铁甲重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