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功法的问题?”
谢小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撼动元神印记只是开始,接下来是融合剑意,他能一次成功,并不代表其他人也做得到,即使如此,修练出元神也遥遥无期,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为什么?”
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得玄之又玄,其实剑意只是在人剑合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能够意念外放,可以知道前面哪里有障碍、哪里有阻塞,可以透过意念外放骤然转向或者加速。
封条一开,一道青光顿时飞出来,那是一颗养神丹,而且是灵丹级的养神丹。
谢小玉对双修之法并不排斥,却也不在意,但是此刻听到绮罗这么一说,就对《天地交征阴阳大悲赋》产生兴趣。
很多门派都像北燕山一样放弃山门,所有弟子朝着碧连天方向而去,但是有一个门派始终如一。
那位老得难以形容的太上长老看了左道人一眼。
风呼啸,云狂卷,头顶上那巨大无比的漩涡骤然散开。
“你不是正在研究寄托元神之法吗?怎么搞到剑法眞谛上了?”
普通的养神丹只能补益神魂,灵丹却不同,它可以补益元神。
洪伦海不停发问,完全是出于好奇。
谢小玉终于回答了。
“我一直怀疑天一正印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法宝。”
一位长老回道。
一位道君失魂落魄地念叨着。
“我已经有眉目了。”
在不算太高的小山上,一座算不上很大的道观内,一群道士做着各自的事。
不过仍旧有一样东西没有融合,那就是飞剑里残留的那道元神印记。
谢小玉的骨子里有那么一丝固执,不然他在元辰派的时候也不会以刻苦着称。
“没别人了吧?”
“什么时候都可以停,你忘了?这是阴丹,不是阳丹,永远不会炼过头。”
谢小玉兴奋的并不是修练出剑意,也不是这变异的神魂,而是他终于找到术宗的眞意。
空蝉一脉的和尙就和他们祖师爷一样,同样以擅长算计而闻名,谁都不敢肯定,之前针对谢小玉的那一连串事情里有没有空蝉寺的手脚。
不过也有人没上船,这些人年纪都很轻,大部分没超过十五岁。正因为如此,他们不擅长掩饰情绪,多少都露出哀伤或愤怒的神情。
“佛门的东西外表就是光鲜,不能比、不能比。”
一位道君轻叹一声,脸上满是不舍。
“空蝉……”
这绝对是失误,不然半年的时间洪伦海不会只炼出这几颗灵丹,数量应该多十倍才对。
谢小玉不知道陈元奇为什么问这件事,所以回答得很含糊。
“元神印记很难撼动,不但要靠罗喉之力,还要修练宝相金身,前前后后至少要用两年的时间,稳妥一些或许用五年更好。”
至于地上神国李素白没提,陈元奇也不可能傻乎乎地问,这绝对是太虚门最大的禁忌。
“是我不好、是我不好。”
陈元奇将所知的一切都说出来,他敢肯定谢小玉不会愿意和空蝉打交道。
那长老话音刚落,一群人同时挪移过来。
洪伦海已经猜到谢小玉或许得到一部分剑宗传承,但是肯定不全,他现在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他自己搞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将来说不定眞的能制造出伪道君。
天一正印太过生僻,李素白也记不得最终落在什么人手中。
每一道金色细丝都不一样,有的曲折来回,拐弯都是尖锐的直角,彷佛一颗弹珠在满是障碍物的房间里弹来弹去,有的如同高山流水,又如水银泻地,几乎始终紧贴着手指,异常流畅地绕来绕去;还有的闪烁游移,忽而在东,忽而在西,每一次刚刚冒出来,马上消失无踪……所有飞剑都按照各自的风格盘旋飞舞着,每一道剑光都代表着一种不同的剑意。
境界越高,魂体越凝练。身为眞君,谢小玉的魂体已经可以脱离肉体长时间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元魂出窍、神游物外。
陈元奇托着一把飞剑递到谢小玉面前,道:“这是我的一位师兄所用的本命飞剑。他马上就要闭关了,几年内肯定用不着这东西。”
出海后,肯定要防备有人往外传递消息,这是针对异族,不过也造成谢小玉的困扰,所以他想和外面取得联络,只有靠身外化身或者寄托元神一类的法门。
所谓太上忘情,并非无情,而是不为情牵、不为情困,豁然洒脱,此刻他们心中不舍,自然流露,不过不舍归不舍,却没有丝毫留恋。
陈元奇龇牙说道,因为这下子可麻烦了。
青岚原本就有些烦躁,闻言越发感到慌。
洛文清是咬着牙说这番话,他知道谢小玉为什么挑这些人,问题是谢小玉挑了这些人却扔给他负责,他得收拾烂摊子。
好在这群累赘不需要洛文清一个人负责,他手底下有四万名人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谢小玉确实不担心会出事,离碧连天越近,天空中的飞天船就越多,守卫也越森严,想跑过来突然袭击,可能性很小。
谢小玉也不知道是成功还是失败。
“化剑为丝,你什么时候练到这等地步?”
这些红云汇聚到中央后徐徐转动起来,形成一道巨大的漩涡,越靠近漩涡的中央,云层就越厚,颜色也越红、越发刺眼,漩涡中心更是亮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彷佛第二颗太阳一样。
“据我所知,天一正印早就毁了,不用再白费心机。”
“真美。”“是很美,不过这种美代表的是毁灭。”
陈元奇对那段历史多少有些了解。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元神印记却仍旧巍然不动。
“这样的美景难得一见,可惜代价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