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青也点头:“是啊,殿试可不简单,但我们相信你一定能行。”
萧谨言郑重地点头:“我会尽全力准备殿试,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几人边喝茶边聊,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张玉强和张玉青虽然是张玉花的娘家兄弟,但对萧谨言的期望和祝福丝毫不逊色于亲兄弟。李宝儿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温暖。
这天,张玉花的娘家兄弟和萧家一起,共同分享了这个喜悦的时刻。他们的祝贺不仅是对萧谨言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家族未来的美好期盼。
大周时代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通常由皇帝亲自主持,目的是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官僚体系。殿试一般在京城的皇宫内举行,考试内容主要是策问,即回答有关国家大事和治理方略的问题。
殿试的模式和要求如下:
一考试流程:
考试前:考生通过乡试和会试,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考试日期由皇帝确定,考生们需提前到达京城并在指定地点集合。
考试日:考生进入皇宫,按照身份排位,依次在皇帝和大臣们面前展示自己的学识和才干。
题目:策问题目通常由皇帝或大臣拟定,内容涉及治国理政、军事策略、经济政策、文化教育等方面。
作答:考生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答卷,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文字流畅。
二对考试者的要求:
学识渊博:考生需熟读四书五经及各类经史子集,能够引用经典,举例论证,展示深厚的文化积淀。
治国理念:考生应具备清晰的治国理政理念,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并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笔流畅:答卷需要文辞优美、结构严谨,能够在有限的篇幅内清晰表达复杂的思想。
品德端正:大周时代注重德才兼备,考生需展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直品行,以赢得皇帝和大臣们的信任。
殿试结果直接决定考生的仕途,皇帝会根据答卷的表现,亲自选拔出状元、榜眼和探花等高等第的进士。优异者有机会立即获得重要职位,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萧谨言为了准备殿试,日夜苦读,毫不懈怠。他深知殿试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关系到未来的仕途和家族的荣誉,因此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
每天清晨,天刚破晓,萧谨言便起床,首先诵读四书五经。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大学和中庸,他逐字逐句研读,不仅记诵经文,还反复思考其中的道理,结合自己的见解写下心得体会。
为了全面掌握这些经典,他还参考了诸多名家的注释,如朱熹的《四书集注》,力求对每一章每一节都能有深刻的理解。
上午,萧谨言则转向历史典籍的学习。他熟读《史记》、《汉书》、《后汉书》和《资治通鉴》等重要历史着作,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政治眼光和治国理念。他特别关注历代帝王的治国策略、重大改革和战役,思考如何在当今的背景下运用这些智慧。
下午,萧谨言专攻策文写作。他收集了历年殿试的策问题目,反复练习写作。在每一次写作中,他都力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文字流畅。他还向名师请教,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和建议,努力改进自己的写作水平。
晚上,萧谨言常常参加与同窗的讨论,互相切磋学问。在这些讨论中,他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还能开阔眼界,吸收他人的优秀见解。这种互动学习让他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显着的提升。
在这段时间里,萧谨言还特别注重身心的调养。他每天坚持适度的锻炼,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时,他时常反省自己的心态,保持冷静和自信,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殿试。他深知,只有以扎实的学识和稳定的心态,才能在殿试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理想。
李宝儿一心致力于药膏和药丸的研发,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的药房中。她制作的几种膏药和药丸因其卓越的疗效而广受好评,尤其是她研发的“心安宁”药丸,退热膏药,已经成为永州城百姓的必备良药。
清晨,李宝儿便早早起床,走进药房。她首先检查各种药材的库存,确保每一种药材的质量都是上乘的。接着,她熟练地称量、切割、浸泡、煎煮,每一步都井然有序、精确无误。她心中明白,每一粒药丸、每一块膏药,都是对患者健康的承诺,绝不能有丝毫马虎。
在制作膏药时,李宝儿将各类药材煮成浓浓的药汁,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蜡和油脂,反复熬制,直到药膏呈现出理想的浓稠度。她一边用木勺不停地搅拌,一边用细心的眼光观察火候和颜色,确保药效完全释放。
每次熬制完成后,她会将药膏倒入模具中,待其冷却定型后切成合适的大小,包装成精美的小盒,便于患者使用。
“心安宁”药丸的制作更是精细。李宝儿将珍贵的药材磨成细粉,按比例混合,再加以蜂蜜搅拌均匀。她用手工捏制成小丸子,放在阴凉处自然晾干。
为了保证药效的持久和稳定,她在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时间和温度,每一批药丸都经过她亲自品尝和试验,确保质量无虞。
李宝儿还安排了一些信得过的助手,帮助她完成大量的制作任务。她为他们详细讲解每种药物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手把手地教授,确保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高质量的制作。
在她的带领下,药房每天都能生产出大量的膏药和药丸,供应给永州城和周边的百姓。
随着药房的名气越来越大,李宝儿也开始考虑将这些药物推广到更远的地方。她精心设计了药品的包装和宣传资料,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获得健康和安宁。
每当看到患者因她的药物而康复,露出笑容,她的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励着她不断钻研和创新,为更多的人带去希望和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