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元帅,他的官位之高,实是众人之首,只是他出身贫贱,根基浅薄,若非得到程家的全力扶持,休想获此殊荣。是以在这些出身于高门大阀之中的将军眼中,就算是方令辰的话也要比他管用三分。
方令辰与古道髯对望一眼,他们二人在这里的身份地位最是尊崇。只不过古道髯是以客卿之位来此而已。
方令辰等人面上均显怒容,但碍于他的身份,又不好怒斥,唯有转过头去,置之不理。
“哈哈……”程家笙大笑起来,摇拽的烛光映着他精光四溅的眼睛,隐隐有着些莫测的深邃。
“不错,老夫已有整整二十年未曾来到北方了,难得你方老三还记得那么清楚。”
发问的人是黄龙军团副统领刘正闽,他对于汉贤帝忠心耿耿,率先相询。
古道髯拈住长须,微微揉动,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每当有重大决策之时,他都会情不自禁的重复同样的动作:“本帅只是奇怪,为何匈奴人徒有十余万大军,却一直不肯轻起战端。”
程家笙微微摇头,说道:“殿下旅途劳累,身子疲乏,况且目前京师被困,心中自然不会高兴。”
方令辰看着他的眼睛,似笑非笑地问道:“京师被困多日,程兄又为何护送殿下来此呢?”
古道髯上前,微微施了一礼。说道:“殿下,匈奴人骁勇善战,非是寻常乌合之众,不可轻易视之。”
帅帐之中,方令辰、古道髯、黄龙军团副统领刘正闽以及苍狼军团副统领王宏汉恭恭敬敬地将来人迎往上座。
他的身后跟着一位六十开外的老者,这位老人生就一副鹰鼻鹞眼,容貌之奇,令人侧目。然而,在场的几位将军元帅一见此人,无不露出惊诧之色。
方令辰脸色铁青,他心中洞如观火,这古道髯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要等到此刻,大发言论,那么就只有一个意图了。
方令辰等人一同跪下,匍伏在地。
京师被围,最为焦急的就是这些来自于黄龙军团的五万大军,他们的家人|妻儿都留在京师,若是有甚不测,届时定然悔之莫及。
“方统领,皇上有何旨意?”
“元帅请讲。”刘正闽听他说的慎重,连声催促道。
方令辰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的袭击。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对面却是毫无动静,这样的结果让他如堕烟海,不知其故。
方令辰打了个哈哈,他的眼光向黑着脸沉默不语的刘政廷一瞥。
不过,无论他的表现如何,终究是龙子龙孙,众将亦是不敢怠慢。而且在此刻局势微妙之时,他突然出现在这里,确实让所有人为之猜测不已。
“其实以战斗力而论,匈奴人绝对不在我军之下。”古道髯淡淡的说着,见众人的眼光齐齐向他看来,他话锋一转,道:“只是本帅观察多日,有一事始终不明,乃至片刻之前,方才想到了一点头绪。”
古道髯微微一笑,并不答话。
在黑旗军出现之前,金狼军就是无敌的代名词。
当金狼军的徽号出现在匈奴营地之时,他确实紧张了一阵。只是,随后的情形却是大出他意料之外。
“能够围困京师,起码需要十五万精锐之士,如此,本帅可以断言,此地的匈奴精兵必然不会超过八万人。”古道髯朗声说道。
方令辰疑惑的目光在他的身上扫过,古道髯分明是程家的人,为何竟会在此刻出言为他开脱。
一队百余人的轻骑,踏着月色,连夜赶至北疆大营。
沉吟片刻,方令辰略略振了振精神,思索了一下,尽量简明地道:“匈奴人在前方三十里处陈兵十五万,与北方大营遥遥相对。”
他的手指细长,仿佛魔幻般的动作,变出了一筒黄陵包裹的卷纸。
此人面目英俊,身材瘦长,一举一动之间自有一股雍容显贵,正是大殿下惠王刘政廷。
几位将军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自从去年五殿下被汉贤帝册封为太子之后,这位大殿下就开始放纵自己,在烟花酒楼之地留恋忘返,性情也愈发古怪。
大汉军与匈奴人作战,一向都是以人海战术取胜,如果双方人数相等,那么十有八九则是匈奴人取胜,是以纵然再胆大的将领,也不敢在此时妄言撤军回援。
“不错,应当是他们倾巢而出,是以才有如此声势。”古道髯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