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发展大计的最大困扰之后,蒋孔明又把目光投向了粮草之上。
仿佛一日之间,工兵队就焕发了无穷活力,崭新的全身式铠甲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除了人甲之外还有设计新颖的马甲。
在开始的半年之内,许海风的黑旗军在哲别的带领下,多次穿越国界,昼伏夜出的在恺撒人那边实施掠夺。
首次遭遇这种战术的恺撒人不知所措,除了不断地增加援军之外,就再也没有好办法了。
蒋孔明召集了一群多年务农,在村中享誉盛名的田家好手,设宴款待,席上对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众位,如何才能使得麦子产量翻倍?”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不敢回答。
这段时间内,许海风一切过得顺风顺水,好不安乐。
况且,现在大战一触即发,就算他们回来了,也肯定是这次战役之后的事情了。
然而,无论他们组织了多少次的围剿活动。但是,哲别率领的那不超过二百人的队伍却完美的执行了蒋孔明所教授的游击战术,始终神出鬼没,来去如风,从来不曾给予恺撒人以可乘之机。
被抢走了食物,烧毁了房屋的恺撒人饥寒交加,无奈只好进城寻求援救。开始的时候,人数并不多,但数个月下来,灾民大量涌入,已经超出了城市的承受极限。
这就是蒋孔明的意图,与其杀光,倒不如给他们增加一些饥民,越多的饥民就代表着越多的麻烦,有时候,这些手无寸铁的人所造成的破坏力却要远大于全副武装的军队。
蒋孔明笑曰:“将谷作物杂交可也。”
对这件事,许海风并不抱任何希望,在茫茫大海之上,不知道蕴藏了多少危险,想要来回二条大陆,又岂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只是,他的高兴只是十余日功夫,各地就又发现了无数的流寇,他们装备精良,骑术精湛,虽然还无法与那只来无踪,去无影的队伍相比,但是人数却要多了数倍。所造成的危害丝毫不在黑旗军之下。
只是这粮草不比钱财,没有一定的时间是无法长成的。
除此之外,蒋孔明托三大世家在京师寻找那些远洋而来的波斯商人。在与他们交易白酒的同时,许以重利,要他们到另外一块大陆上搜寻一种极易生长的农作物。
蒋大军师嫌弃他们速度太慢,于是将流水作业的道理和过程引入工兵队。
总之,在短短的半年之中,卧龙城表面上比以前繁华了无数倍。
这并非奥本不想继续刺杀,而是感应到了太乙真人故意散发出来的精神力量,知道了许海风的身边有这样的一位绝顶高手守护。如果他再要动手,只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除了钱粮之外,还有各种矿物质也是必须的军需品。
当解决了钱、粮和物资这些问题之后,许海风所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扩军备战了。
只是,现在乃非常时刻,汉贤帝和程家非但没有任何追究之意,反而在暗中不断支援,处处为他大开方便之门。使他如鱼得水,实力不住膨胀。
对于并不知道血马存在的苏春伟来说,他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已是难得可贵,是以许海风虽然没有采纳,但心中对于他的评价却是更上了一层楼。
许海风本来打算放弃继续骚扰的行动,只是此时方向鸣率领的五千红色海洋援军到达,蒋孔明立即开课授徒,将游击战术倾囊相授,这五千骑兵就分批开始了新一轮的掠夺行动。
既然奥本离开,许海风就再无顾忌。
第一个方法在蒋孔明提出的同时,就被许海风坚决地否决了。此时此刻,正是收买人心之际,又怎能做这天怒人怨的事情。
甚至在他的坚持下,原本有些心动的兄长也被迫打消了品尝一下皇帝老儿日常生活的念头。
当然,他们并不是草芥人命,只要被抢劫的人不加以抵抗,他们就只抢夺财物,而不伤害人命。但是当他们遇到抵抗的时候,哲别就会下令大开杀戒,寸草不留。
无奈之下,他只好向恺撒大帝求援,直到恺撒的正规军团开至,这伙强盗才知难而退,不过那时候,恺撒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已经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为之头痛的庞大金额。
如果是和平时期,他这么正大光明地行事,早就被监察御史扣上了一顶蓄意谋反的大帽子,纵然不死,也要褪一层皮了。
就在那里的行政官为此头疼愈裂之时,这群盗匪却又消失无踪,让他又惊又喜。
众人尽皆失色,无不捏了一把冷汗,怕蒋孔明一时生气,将其斩于刀下,那可就成了一个枉死鬼了。
蒋孔明听后,罕见地张大嘴巴,半响合不拢,口中喃喃自语:“蚂蚁?怎么会有这样的民族?不会是奇迹般消失的玛雅民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