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慈仁品大意是讲:大仁之德,此乃圣人之为实践目标的,其功德宏大无法计量。
仁慈之人不杀生灵,常常能够统摄身心;这样可以不遭横死,所到之处皆无祸患。 1
不杀生灵便是仁慈之人,谨慎所言护守其心:这样永远不遭横死,所到之处皆无祸患。2
那种烦乱之心已经整饬,然後再以仁慈之德加以固守:看见令人发怒之事能够忍住不怒,这样便是实践梵行。 3
至诚之人心灵安定行动和缓,出口言谈了无粗言:不对他人所处之位瞠目以待,这样便可称之为梵行。(四)
仁者垂手治平天下,不去危害众生生命:没有什么可致烦恼,此乃遵循梵行的妙功。(五)
常怀慈悲之心哀悯众生,心灵清净犹如佛之教人:知道满足知道行为的进退,这样便可超越生死的困惑。6
灭少欲望勤学(佛法),不被眼前利诱所惑:坚持仁德决不违背,世上之人必然称颂。(七)
仁寿二德均不违背,决不兴起变化之状:人们常被诤论困扰,智慧之人常常嘿嘿无言,平安无诤。(八)
博施仁爱广友贤德,哀悯之心惠加众生:经常行使仁慈之心,所到之处皆能平安。(九)
仁儒之上不会邪佞,心灵安定了无忧愁:上苍将会保佑此辈,智慧之人也乐於接受仁慈之人。(十)
昼夜皆以慈悲为念,心中没有尅伐他人他物之念:不去残害众多生灵,这样的心念决无任何仇敌。(十一)
心怀不慈则易杀生,违背戒律其言必妄:愚昧之人从不施与慈仁,也不观照众生之苦。(十二)
饮酒易使心志丧失,做出各种放纵之行:随後即便堕入恶道,没有修行决难进入真如之境。(十三)
履行仁慈之德,博爱苍生救济众人(如此行事)将有十一种赞誉,福报亦将永恒地随身。(十四)
(而且)睡不安稳觉後心安,绝对不被恶梦缠绕,上苍护佑凡人爱戴,不遭毒手不遭兵器(残身)。(十五)
水灾火灾不沾身,人生处处皆大吉,死後便可升上梵天,这便是十一种吉符的好处。(十六)
假若能以慈悲为念,无论何种情状皆不废弃(慈悲之念),生死之念渐趋淡薄,(这样便可)获得大利解脱尘世苦难。(十七)
仁慈之人没有繁乱心志,慈悲情怀最为可行:哀愍同情芸芸众生,这种德福无法计量。(十八)
假如终身如一,勤勤恳恳为天下人谋福利,用大象大马祠祀苍天,皆不如去做一件护生事。(十九)
原典
慈仁品第七十有九章
慈仁品者,是谓大仁,圣人所履1,德普无量。
为仁不杀,常能摄身;是处不死,所適2无患。 1
不杀为仁,慎言守心;是处不死,所适无患。 2
彼乱已整,守以慈仁;见怒能忍,是为梵行。3
至诚安徐3,口无虫言;不瞋彼所,是谓梵行。(四)
垂拱4无为,不害众生,无所娆恼5,是应梵行。(五)
常以慈哀,净如佛教6,知足知止,是度生死。 6
少欲好学,不惑於利。仁而不犯,世上所称7。(七)
仁寿无犯,不兴变快;人为诤8扰,慧以嘿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