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语堂从马车上下来,李元青也准备把马车赶回家,给马儿喂些草料,便跟麦芽说了声,他们先回去了。
麦芽进了堂屋,先去李氏的屋子看了看,见她趴在炕上,秦语堂已经针灸完了,正在拔针。他手指修长,拔针的动作行云流水,煞是好看。麦芽也不敢去打扰他们,便回了自己屋,把带回来的包袱放在一边,先去厨房打了干净的水,拿了抹布,把炕擦了一遍,又想着几天没睡,土炕可能会受潮,便到厨房抱了些干柴,把炕烧热。
郑玉一看见牛牛讨喜的模样,倒把诉苦的事放在一边,只顾逗着她玩了。冬生也有好些天没看见大外甥了,这会也疼的不行,带着他在院子里又是举高高,又是拿些小玩意逗他开心。
麦芽扫完了院子,也顾不得休息,忙着把家里每个屋子都打扫了一遍,有些发潮发霉的东西都拿出来见见太阳。等到李元青回来时,他俩拿着工具,跟李氏打了声招呼,一块往果园去了。冬生这会也没什么事,便拿了锄头一起上山去了。
槐子原先不太懂她所谓的分红法子,他是大字不识一个,连基本的数字都认不得,但一听钱可以越拿越多,也兴奋的不行,干活也更卖力了。招呼客人这种事,都不用麦芽他们插手。客栈的厢房价格都是固定的,拢共也就那几十个房间,除了换下的床单被褥需要人清洗之外,其他的都是琐碎小事。
秦语堂给李氏做完一个疗程,李氏因为药物作用,在炕上睡着了。秦语堂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把门带上。
麦芽抓紧着时间做饭,李元青也拿了自制的大渔网去屋后的水塘捞鱼去了。这渔网真的拎起来,还是挺重的,要用很大的腰力才提得起来。
林老三下午的时候带着儿子一块过来了,还背着自家地里刚刚成熟的一筐桃子,还有好些蔬菜,当作谢礼送给麦芽他们。
他熟门熟路的从墙角边找到一把小铁铲,准备带着挖草药用的。这几天没下雨,地面干燥,也就不用换鞋了。
看着离中午时间还早,她便打了井水,把豇豆洗干净,装在篮子里,沥干水分,她又洗了些青椒,只是去了蒂,并没有连着辣椒籽一并去掉,保持辣椒的完整,待会泡豇豆的时候,跟豇豆混在一起,以便增加豇豆的辣香味。
林老三的儿子叫林强,身材跟小二他们差不多,年纪也跟他们相仿,也爱笑爱说话,就是牙长的不好看,有一边的门牙豁了,说话的时候直露风,连带着讲话也不清楚,那模样,说不出的搞笑。若不是这颗坏门牙,林强看上去倒也挺周正的。
林氏不懂她们做生意的道道,她听了会,便招呼他们进来坐坐。
麦芽想起元青在后面捞鱼,便道:“你带他去后面水塘玩吧,看看他爹打着鱼没,别忙活半点,连条小鱼孙子都没捞着。”
李氏精神好的不得了,吃完饭,便忙着收拾碗筷,打发麦芽他们都去休息,牛牛中午不能跟麦芽睡,郑玉跟田氏便带着牛牛,一块回田家睡觉。
麦芽每次腌的就挺好吃的,有一点点的微酸,吃着脆生生的,蒸熟了,或是炒着吃,都成。
郑玉难掩激动之情,迫不及待的诉苦道:“我天天看着他,天天跟他说话,早都说完了,李婶最近也忙的很,我不想打扰她干活,便也不去烦她。”
冬生在院子里收拾菜园,这菜园还是麦芽没出嫁之前,跟他一手弄起来的。可现在她跟田氏都不在,郑玉倒是想干,只可惜身体不允许,所以好多都荒废了。他便想乘着天气还不是太热的时候,都种上晚黄豆,到了冬天,也能有黄豆吃。
麦芽瞧见院子倒是很干净,菜园子收拾的也井井有条,没什么杂草,黄瓜秧、豇豆秧、番茄秧,还有好些菜秧都结了蔬菜。刚才经过院外的鸡笼时,看见又多了些小鸡,看样子也是李氏后来抓的小鸡仔,有好几十只呢!她也真是闲不住,身材才刚好些,便忍不住忙起来了。
麦芽也给牛牛喂了些,怕他被刺着,所有的鱼肉她都先嚼了一遍,虽然不是很卫生,但跟卡着刺比起来,还是要安全许多。
现在天气热了,鲜肉不能搁过夜,得趁早烧了吃。大骨头可以拿来熬汤,中午搁些小青菜,打几个鸡蛋,做汤喝。或者晚上用骨头汤下面吃也成。
田氏颠了一路,麦芽担心她吃不消,便让她回屋睡会。她也抽着空,回家了。
槐子这几天跟小二混熟了,加上小二嘴皮子利索,能说会道的,槐子每每都吃亏,时间一久,就对小二很是崇拜,“不错,我爹说,婆娘也是花钱货,娶回来,还得供她吃,供她喝,完了又生一堆赔钱货,不划算!”
没过一会,麦芽拿着的菜篮子里,就已经装满了蔬菜。看着还有好些没摘,她又去厨房拿了只干净的竹篮。整整摘满了两篮子,都倒在院子里的地上,她搬了个小凳子,动作熟练的一一分捡。老的跟嫩的,都得分开。
麦芽握住她的手,笑道:“你咋会是一个人呢,不是还有哥跟婆婆在嘛,我是想接你去县城的,可就怕哥哥舍不得!”
李元青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能放下了,只要李氏不要时时忍受着关节的病痛,这就足够了。他看秦语堂背着药箱,便问道:“中午在这儿吃饭,下午的时候我再送你回去,我明儿早上再回来也成,哪有让你一个人走路回去的道理。”
麦芽瞧她的模样,倒有些产前抑郁症的倾向,倒也不至于有那么严重,还是重男轻女惹的祸。她现在得忙着去烧饭,可顾不上开导她。
郑玉在厨房听见动静,一手扶着腰,也出来了,见着麦芽,格外的欣喜,“我还以为你进了城就不回来了呢,害的我一个人在家急的不行,娘也不在,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你要再不回来,我也准备去县城跟你们一块住了呢!”
中午的菜,大多都是蔬菜,不过他们从县城回来时,就想到家里没有鲜肉,所以买了些五花肉跟大骨头。
李元青正往堂屋来,看他背着药箱,像是要走的模样。秦语堂见他来了,便嘱咐他几句,“干娘刚拔完火罐,别惊忧她,让她好睡一觉,中午也熬些鲜汤,给他补补身子,晚上也尽量煮些面食,好消化一些。”
中午的时候,客栈里又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拨客人,都是带着货物,要从庄县经过,有的是从大河道拉完货,要回家去。有些是要将货送到大河道。像他们这样赶路的商人,对于吃住只要简单方便就成。
李元青正在井边打水,见她回来了,便道:“咱们中午吃什么菜呀,要不我去后面的水塘打些鱼回来。”
吃饭的时候麦芽提议道:“大叔,其实你还可以再烧些其他花样的早点,比如胡辣汤,豆腐脑,要不炸些油条,糍粑,韭菜盒子也成,这些东西做起来也不麻烦,要是你们父子俩一起做早点生意,也能忙的过来。”这些小吃她平日里在家也能做,他们要是多做几样,品种一多,客人能选的自然也就多。
麦芽摸了摸林娟的头,笑着道:“话是这样说没错,可我走了,把事情都交给她,冬冬也还小,光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回头我想把洗被单,洗衣服这些粗活,包给别人干,如此一来,我跟林翠都能轻松些,等客栈生意步入正轨,就不必忙这般忙了。”
当时种果树时,是四家一起种的,但若是分开来算,田李两家的总数加起来,也是不少的,要是严格管理起来,肯定很累人。最近麦芽跟李元青之后都忙着开客栈的事,论起来,这果园反倒是哥哥管的较多。
菜园里能吃的蔬菜很多,那长豇豆结了不少,麦芽把它们全摘了,准备分些嫩的,做泡豇豆,老的可以炒了吃,或者用开水烫过,再晒干,等到冬天烧肉吃,也很香。
田氏也从马车上下来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要是冬生肯答应,下回再走,就把你也带上,你在家,我确实不放心,怕冬生伺候的不好,他做活还行,可烧饭却不在行,上次刚一走,我就后悔了,恨不得回来再把你带着走。”
看着他俩欢快的身影,郑玉长长舒了口气,“唉,我要是也生个儿子就好了。”
她的话不仅没能让郑玉宽心,反而让她更加忧虑了,“我娘家村里就有个邻居,生了六个女儿,愣是没一个儿子,你说苦不苦?”
还没到家,走在回家的大路上,远远的就能看见田家屋后成片的果树林,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景像,看的直叫人欢喜。
想来牛牛也很乐意坐的高高的,或许这样看上去视野更好,所以他快活的抱着舅舅的脑袋,乐的嗷嗷直叫唤,连两条小腿的力气都使上了。
李元青把牛牛接过去,抱到外面去哄,过了一会,果真听不见哭声了。
李元青还真打了不少鱼上来,好几条鲫鱼,每个都有一斤多重要,还有几条胖头,这些用来熬汤是最好了,有了鱼汤,这骨头汤便留着晚上吃,中午就用豆腐炖鱼。
冬生指着树上鸟窝,道:“最近来了好多山雀,在果树上坐窝,赶都赶不走。”他所指的山雀,是当地山林里特有的一种鸟,长的跟麻雀相似,但毛色却透着微黄,至于它们喜欢的,爱吃的东西是什么,这她就不清楚了。
至于五花肉,红烧是最简单的,只要添油烧熟,今天不加佐料,搁到明天吃,也就不会坏了。不过在烧之前,得把五花肉先用开水煮到熟透,捞出来放凉之后,再切成小块,加调料重新炒过。
李元青也正挂心山上的果树,还有后面的水塘,乘着回来的这几天,都得全部收拾好了。
田氏却一把拦下,“都准备着断了,忍了这么许久,现在要是再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没事,小娃断奶都这样,忍过这几天就好了,牛牛算是很乖的了,他们有些小娃断奶的时候整天整夜的哭,那模样看着才心疼人呢!”
春上的时候,她在家门口的几野地里种了好几棵扁豆,这东西长的快,攀爬的也快,光是种这几棵,就已经爬的到处都是。麦芽想着,等会摘好了菜,拿几根竹竿,在扁豆秧下搭个架子,好让扁豆都爬到架子上,也省得到时摘扁豆的时候到处找。
李元青把他送到门口,又指着几处地方告诉他,哪里草药比较多些。
林老三酒量不错,但此时是中午,又不是晚上,哪能喝那样多的酒,下午还有好些活要干,他们家的棚子也得赶快搭起来,乘着天好嘛!省得夜长梦多。
小二自认说不过他,很不服气的把头一扭,朝着外面了。
麦芽中午饭正好做多,便留他们一并下来吃饭,这你俩也是实在人,跟李元青他们倒是很谈得来。说起摆馄饨摊的事,李元青也觉着这法子不错,以后早上他们也不用为客人的早饭犯愁了。因为他们毕竟不做早点生意,顶多烧一锅稀饭,或是蒸几个包子,除此之外,真的做不出其他东西来了,林老三这馄饨摊正好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