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好的莴笋干,接连晒了好几天,几大盆莴笋干,晒到最后,还不到半个竹篮的莴笋干。除了莴笋干,麦芽每天都要摘些豇豆出来,泡一半,晒一半。
陈掌柜呵呵一笑,道:“其实也没啥关子,前面小溪沟边上的地,你们不是说太洼了吗?那咱就推些土,把那块地方垫高,旁边再用碎石垒起来,这样就不用怕被雨冲走了,而且只要咱们垒的高度够高,也就不必担心起大水,另外,在雨季之前,咱们再把小溪沟稍做疏通,走,咱们下去瞧瞧,这小溪沟我还没看全呢!”
晒谷场的事既然定下了,便再不能耽搁,当天傍晚,他们三个便为了这事忙活开了。碎石块在附近就能捡到,至于土嘛,也很好弄,田家屋子不远处就是山坡了,在坡边上挖土取土,也不会破坏土质,而且这里离他们要建的晒谷场近的很,取土倒土也方便。
李元青抬头笑着回道:“我们家没有晒谷场,陈叔带着我们,准备在小溪沟边上垒一个晒谷场呢!”
转回里屋,后面的屋子里用水泡着黄豆跟绿豆,她去瞧了眼豆子发芽的程度,还有院子里晒的鱼干,跟虾干。
二妞缓了会劲,火气也小了不少,不过对王大庆这副模样,她还是挺失望的,“咱们也不能种一辈子的地,就算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孩子们想想,现在连做啥生意都有门路,就差店面没还定下,如果你连找店面都不愿意,你就真叫我失望透了。”
陈掌柜从屋里起床之后,精神好的不能再好了,站在堂屋门口,看着挂在天边上的白云,伸了个懒腰,说实话,这样的日子,他真想过一辈子,每天都有活做,每天都过的很充实,也不用迎来送往的招呼别人,这笑容只对自己身边亲人绽开。
李元青笑道:“你啊,真是想太多了,大全不也在县城吗?有啥不懂的,你不会去问吗?连李和都能适应县城的生活,你咋就不行呢!”
可来的人不是梁老汉,而是他的儿子梁山子,经他口才知道,原来梁老汉病了,也不算太严重,就是得卧床几日,所以这赶牛的活便由梁山子代替。
光是挖土填河道,他们就足足用了三天才完成,到了后来,田氏每天就拿着铁锹把土铲平,等平整出的场地足有八百平米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轻松了一些。冬生去了梁老汉家,想用他家的牛,拉石碾把这地一点点的压平,这也是做晒谷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李氏在院子里喊道:“芽啊,现在要蒸包子吗?”这几日,李氏跟她就负责大家的伙食,也为了让他们干活更有劲,不至于饿肚子,这饭一般都要做四顿。中午饭吃早些,傍晚的时候加一餐。
李氏把吃食摆在院子的大桌上,出门去喊他们回来垫吧一下,顺便也带着歇歇脚。
想到便做,麦芽也不再跟他讲话,对着油灯,缝起垫肩来。这玩意也不用做的多好看,顶用就成。只是棉花得铺的均匀,挑担的时候扁担不易从肩上滑落。这种活虽小,看着也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也有很多的门道。
他这个人比较活泼,到了晒谷场,一边跟冬生他们聊天,一边干活。
冬生坐在小凳子,也就在他旁边,梁山子悄悄问他道:“嗳,田婶是不是快要嫁人啦?”
等会不光要给他们送吃的,还得送水,所以她拿了大茶壶,泡了一壶浓茶,这浓茶最能解渴的了。
冬生皱着眉,道:“那可是在岸边上,要是赶上起大水,一准会被淹了,叔,我瞧着那块地方不行啊!”
李元青把手搁在她的小腹,轻柔的抚摸着,“今天发生的事,是不是让你心里不舒服了?”
麦芽撒娇的抱住他的腰,不要枕头,只想拿他的腿当枕头使,“你先别出去,陪我待一会,就一会好不?”
王大庆暗自咬了咬牙,下了决心,“那好,等春收春种完了,我就去县城找铺子。”
王大庆被她讲的满面通红,又不吱声了。他怕讲的太多,惹的二妞生气,回头再动了胎气,那可就坏大事了。
麦芽也怕她气坏了,急着拉她坐下,“你这火爆性子,啥时候能改改,不过,话又说回来,王大庆,你们还都年轻,要想出去闯闯,也无可厚非,可是不管怎么地,你得让二妞知道你心里是咋想的,你不会真是舍不得离开你娘吧?”说实话,她最讨厌那些有恋母心态的人,都成家了,要是还想着恋母,才真是叫人受不了。
他们三个沿着小溪沟,上上下下,一直查看到很远的地方,李元青跟冬生都扛着铁锹,遇着树枝树干啥的,用铁锹搞不定的,他俩就挽了裤角下水,动手干。这活还用不着陈掌柜亲自动手。
头一天晚上,他们三个直干到天黑才回家吃饭。麦芽想着他们三个干活辛苦,便跟田氏商量着明天杀只鸭子,给他们打打牙祭,做糖醋鱼也成。两家去年留的几只老母鸡,只要不抱窝了,便开始生鸡蛋,反正他们也不靠着卖鸡蛋换钱,便都烧烧吃了。
麦芽伸了下腰,觉着这腰都快不是自己的了。
冬生笑道:“林叔,你忙你的吧,我们三个人回把劲,要不了几天就能干好了。”要是以前他一定会找林德寿他们帮忙,可现在不用了,有陈掌柜这个大家长在,他们干啥事都有了主心骨。
他的阻止却没能打消梁山子的探知欲,“不是我要问,是村里都传开了,那些没事干的老娘们,整天说三道四,不过啊,我看他们八成是羡慕,是妒忌呢!”
他们都去忙着垒石块了,田氏便拿着铁锹跟着石碾子后面,帮着铲土。
伸完一个懒腰,麦芽才觉着舒服多了,“我不累,他们几个才累呢,您昨晚没听见李元青打呼噜吗?那声可响了,他要不是因为太累了,哪会打那么响的呼噜声。”
那菜园子里的蔬菜,都长的绿油油的一片,她昨儿还瞧见,西红柿也结了,再过不久,她就能喝到酸甜可口的番茄汤了。
林德寿笑呵呵的点头,“是哦,你们现在不一样了,一家三个壮汉,是不需要我帮忙哩,那我回去了,还得做饭呢!”林氏身子不方便,林虎下了学一回来就要吃饭,这段时间,林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他家今年也喂了不少的牲口,下半年林翠要出嫁嘛!李远家里也忙的很,可他还是抽空来这边帮忙几天,过几天农忙,他肯定也要来。
见他们着急忙苡慌的走了,田氏脸上浮现微不可见的笑容,转身又去忙别的了。
冬生瞪他一眼,“吃你的东西,问这干啥?”
冬生道:“不用了哩,我们昨儿下的不远,马上就能回来了。”
这石块怎么垒,学问大着呢,既能保证泥土不会流失,又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因为每个石块都不一样,咋样合理的分配,可是很考验眼力的。
李氏被她讲笑了,“我没听见,中间隔着两道门,就啥也听不见了,要不你今晚到我那里睡,别因为他打呼噜,让你睡不好觉。”
田家的糯米是现买的,这大米贵的很,比吃白面要贵多了,他们现在日子过好了,要是搁在以前,谁也舍不得做糯米饭团,太费粮食了。
李氏道:“你去歇会,我知道这饭团要咋做,你不用管了。”
糯米淘好了,拌上盐、猪肉,还有切碎的香茹,这个做法跟做烧卖有些相似,可她目前只有这几样材料,只能这样做了。
麦芽听见李氏的叫声,转回头,“包子晚上再蒸吧,现在做点饭团吧?”她好久没做饭团了,想着他们都爱吃,也是为了换换口味,便选了这个。
钱勇也闻见香味了,使劲吸了下口水,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厨房的方向。
陈掌柜端着茶杯,在两家屋子周围转了好半天,最后把目光放在大路边,紧靠着小溪沟的方向。
他无所谓,麦芽可不这么觉着,“你们还要挑好几天的土呢,你这肩膀,到了明天傍晚,肯定疼的都不能碰。”她翻箱倒柜的找棉花,家里剩的棉花不多了,反正今年的棉花还在种着,到了秋天就能收着了。她想了下,这垫肩的不大可能绑在扁担上,那只能做成护肩,披在肩上,两侧盖在肩膀上的地方,塞上厚棉花,两边都有,想换哪边都不会有问题。
林虎跟李家人都熟的很,更知道李氏嘴上这样讲,其实心软的很,即使他们不说,她也会拿饭团给他们吃。
陈掌柜见他急着往外走,知道他要去收黄鳝笼,忙叫住他,“等下,我跟你一块去,我换个鞋。”他脚上也穿着布拖鞋。
“嗳,知道了,我这就去。”麦芽用手拢了拢头发,走到院子的晾衣绳上,把围裙拿下来系上。
冬生一边往外走,一边提鞋子,见他站在门口,笑着问候道:“陈叔,你起来啦!”
陈掌柜却神色淡定自如,他喝了口茶,慢慢的给他们解释道:“你们哪,脑筋咋这样直哩,我又不是说就把晒谷场铺在那里,就是你们同意,我还不干呢,别说发大水了,就是稍微雨下大些,还是一样的淹。”
麦芽微微一笑,还是元青了解她,“其实也算不得不舒服,我就是看不惯王大庆那个人,他也太婆妈了,一点都没有男子汉的气概,若是你也像他那样,我可是一分钟都看不下去的!”李元青自然不是那种人,要不然她也不会喜欢上他,更不会嫁给他。
“其实王大庆只是胆子小了些,人并不坏,也可能是他从小被他娘管习惯了,一时半会,他还没意识到,现在娶了媳妇,跟以前不一样了,给他些时间吧,我相信只要他俩能在县城站稳脚跟,他就能承担起做相公的责任来!”
用鹅卵石当然又省事,又快了。不过这垒石块的法子,要不是有陈掌柜这个长辈在,光凭他们两个,还是嫩了些。
田家那边,田氏也一早就起来了,烧了一大锅南瓜稀饭,田家南瓜剩的也多,自从开春之后,南瓜都摆在干燥的地方,随吃随拿就好了。
听见厨房里有动静,不用看,也知道田氏在做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