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麦芽轻轻应了声,等他出去之后,才把门关上,插好,另外窗户也得关好,才去翻找换洗的衣服。
到了村口的岔路,他们把林虎跟林翠放下了,也跟他俩约定,明天同一时间,再在这里碰面。
李氏跟田氏也觉着这法子行,林翠这娃性子硬的很,只能来软的。但是他们这样做,不跟林氏透个底,万一以后出了什么岔子,可不好交待啊!要是说了,也麻烦的很,林氏的脾气也爆的很,气的狠了,是会打娃的。
田氏看他那样,也笑道:“元青这孩子就是老实,心里没那些个花花肠子,人也细心,我只怕他以后把麦芽惯坏了,免得到时候,连我都治不了她!”
林翠看她脸色跟吃药似的,忍着满心的闷笑。
林虎一直在院子里跟着冬生编黄鳝网,也不晓得他是咋听懂,就听见他忽然来了一句,“姐,这有啥好想的,我就要李远那样的人做我姐夫,你是没看见他身手有多厉害,用弹弓打鸟,一打一个准,连冬生哥都比不上,他还说以后要教我呢!”
李氏笑的极为开心,“咋能没卖完,卖的干干净净,瞅瞅这罐子。”她抱着钱罐,使劲晃了晃,里面的铜版哗啦啦作响。
“娘,面好了没有,我都快饿死了。”不过在说之前,还是得先把肚子填饱。
冬生笑着道:“妹啊,剩下的都是小事了,你快去洗洗吧,瞧你弄的一身油。”
李氏看他逃跑的样,暗笑他没用,这点事都扛不住。其实李元青哪里是扛不住,是不敢扛啊,扛的多了,怕出丑而已。
李氏不同意她这样讲,“麦芽又乖又听话,哪里会惯坏,说起花花肠子,我看宏宝那小子,真是一肚子的花花肠子,那样的男娃,谁嫁了,谁倒霉,真希望咱村的女娃不要看上他才好哟!”
麦芽也跟着跳下车,正准备要往回搬东西,却被李元青阻止了,“你去歇着吧,这里的事,交给我们就行了。”
春来的时候,雪水化去之后,春笋也快冒头了。麦芽跟李元青商量着,今年要多晒些笋干,烧肉吃可香着呢!
田冬生四下看了看,也选了一处离他几步远的地方,也搁下东西,“咱们挖的时候,记得要留下小的,只挑大的挖,这么大的一片竹林长起来不容易,可不能在咱们手里断了根。”
其实,这种做法在乡下,完全是颠覆传统的。哪有女娃没成亲之前,就跟男娃频繁接触,在乡下也没有婚前恋爱这一说,大多数的新婚夫妻,顶多在成亲前见过一面,那都是很不得了的事了。像田氏跟田父那会成亲,两人甚至连面都没见过呢!
这一点,麦芽也吃不准,她也做不了这个主。
“知道是心意。”麦芽笑着打断她,“婶子,你快休息一会,这臭豆腐就快卖完了,等会就能收拾东西回家了。”
因为时空不同,这里的人种田,没有化肥可用,每当田里需要施肥时,都是挑着粪水去浇的,或者在挖河塘的泥巴,搁在地里做基肥用,所以说,这乡下,所有的东西,即使是没用的垃圾,也能用得着。
林翠嘴角扯开一个笑容,却笑的很勉强,“我知道了,你们容我回去想想。”
回了家,李氏跟田氏坐在院子里,把钱罐子倒了出来,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数。大桌上放着茶壶,水还是温的,麦芽这会也渴的要死,直到清爽的茶水进了润了嗓子,这说话才觉利索多了,“娘,咱今晚吃啥?”
田氏也坐在院子里,笑着道:“钱不多,你们两个一早就跟着去了,弄到晚上才能回来,整整在那耗了一整天呢!小翠啊,拿着钱去做两身衣裳,你也老大不小的了,这终身大事,肯定要放在首位,抓紧着办,我们还等着喝你的喜酒呢!”
麦芽猜想,那里一定是有钱的大户人家买的供位,好沾上佛祖的光嘛!
李远可比李和要勤快的多,他来了之后,不光学艺,还抢着干家事,什么挑粪挑水,挖地锄草,上山砍柴,只要他看见的活,就没有他不干的,弄的李元青都很不好意思,死活不肯收他的学费,只当用做活抵了。
田氏见她站在厨房门口,回过神来,赶紧做饭,“好了好了,看我这脑子,光顾着说话了,连做饭都给忘了。”他们明天一早还得再去赶庙会,今晚就得早点睡觉。
快到家时,大黑听到动静,远远的跑来迎接,摇着尾巴,热情的很。李元青笑着摸摸它的头,大黑高兴的叫了两声,又带头往家跑了。
“斋堂在那儿呢,可瞧着人挺多的,咱去了有没有位子啊?”李氏站在院堂里,看着一侧的斋堂,面露为难。
既然天气回暖,麦芽跟田氏也要忙着播种,李氏在家也闲不住,不过她还有其他事情要忙,那就是农历三月,儿子要娶媳妇的事,这件大事可是耽误不得。成亲的家具,李元青已经做好了,在李远来了之后,帮着他一起,把家具收拾干净,搬到了新房里,另外,李氏同田氏中间也去了趟县城,买了好些东西回来,筹备着大婚。
猪粪自然也能用得上,也能做为基肥使用。
李元青笑眯眯的瞧着她,“快去烧水洗洗吧!”
此刻天色渐晚,大锅里的饭已经煮上了,麦芽也坐在院子里,就着还没落下的太阳光,抱着竹扁,正在挑豆种,庙会的事忙完了,要准备播种了。
大路上的泥土已经差不多干了,只有远处田梗间,还有零星的雪堆没有化开。
田冬生看他脚步匆忙的样,笑着摇了摇头,看来,他这个哥哥可以歇了。
林翠被她讲的脸红了,低下头,道:“婶子,我连亲都没定下呢,到哪去喝喜酒,您就别拿我开玩笑了。”
“哎,我……我再去拎。”李元青低着头,忙不跌的跑出去拎水了。拎完了热水,又给她拎了半桶的凉水,给她自己加,放下桶,李元青红着脸道:“那我先出去了。”
田氏道:“水也烧好了,就在大锅里,要不要娘去给你拎?”
至于麦芽跟李元青,那也是因为两家住的近,见面相处,最是方便,也无可避免,就是有人想讲闲话,也讲不出啥道道来。
钱满仓的媳妇,背着小奶娃,也要上山采笋,还有村里其他人,比如梁山子媳妇,旺才他娘,还有好些人闲散在家的婆娘,都来田家打听这竹笋一事。不过麦芽却不想跟她们一块上山采竹笋,只把采竹笋的法子,已及采了之后,又如何晒干的法跟她们讲了。反正榆树村的周围,多的是竹林,采竹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李氏一声不吭的指了指观音庙,脸色肃然。
说实话,麦芽前世只见过和尚,没真的接触过尼姑。然而她们这一路走来,这里的尼姑都十分和善,遇见了,都会友好的跟他们行礼,要是有疑问,也会耐心的回答,而且麦芽惊奇的发现,这些尼姑里,有不少年轻的少女,看着面相,跟她们也差不多大。
李元青看麦芽兴致挺高,就鼓励着林翠也跟她们一块去,这里有他们三人盯着就成。
当然,除了鸡仔之外,还有一批鸭蛋也在孵化当中,过些天,田氏还准备买几头猪养着。
麦芽笑着拉起她,说道:“进去看了才知道嘛!”
麦芽立即明白了,上庙堂的香客,当日都不食荤腥,斋戒一天。麦芽想到庙里有斋饭,便把李氏的碗夺了下来,自己也放下碗,笑着对她道:“婶,走吧,我请你吃斋饭去!”
随着气温的回暖,田家孵的小鸡仔,也继续出壳了,田氏怕它们冻着,在装小鸡仔的竹筐外围了一圈布,以达到保暖的效果,平时也把鸡仔放在屋里,只有在中午,有太阳时,才把鸡仔搬到院子里,叫它们晒晒太阳。
麦芽也忙,家里的生意都交给田氏在打理,她就忙着在两家之间跑着种菜。
李氏听她抱怨饭菜不好,忙替庙里的尼姑们辩解道:“就因为味道轻,所以才叫素斋,再说了,咱吃不是味道,是对佛祖的心意……”
这会已经是下午了,庙里来上香的人还是不少,陆陆续续的人潮不断。有衣衫褴褛的穷人,也有穿着绫罗绸缎的富人带着家仆。
她估摸着月事可能要来了,所以这身子又乏又寒,等全身浸在温水中,她舒服的呼出一口气,泡澡确实能缓解疲劳。
年轻的小尼姑,看她走过来,轻声问道:“施主要吃什么?”
李氏笑呵呵的直摆手,“我没事,歇一会就好了。”
林翠也道:“这个时间,大部分香客都已经吃过了,他们正往外走呢!”
林氏肯定得同意,因为她家也喜欢上吃笋干,不光可以自家吃,还能拿到四方货栈,卖了换钱,其实她也想上山去采的,可被田氏拦下来了,又使劲对她使了眼色,林氏看看李远,又看看自家闺女,哪里能不明白。
事不宜迟,她拿了干净的水桶,用葫芦瓢把热水舀满了,准备拎到房屋去。这一桶水的份量可不轻,好在她现在练出来了,只要回屋的中途,换几下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