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简单概括就是,骨粉催生苔藓块,苔藓块会蔓延到石头方块上,将其转变成苔藓块,获取的苔藓块可以通过堆肥桶变成骨粉。
为什么说苔藓骨粉机有些复杂呢?
因为它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较为复杂的红石结构。
体量不大,但是比较麻烦!
苔藓骨粉机分为三个部分,准备平台,苔藓催生平台,收集运输通道。
准备平台,转化前的准备过程,其主体就是一个刷石机,是生成石头的刷石机,不是生成圆石的!
在石头被转化成苔藓块之后补充石头的作用,生成的石头用活塞推动过去。(只有石头方块才能被转化成苔藓块,其他方块不行!包括圆石!)
苔藓催生平台,石头平台之下只需要一个苔藓块即可,可以转化55的范围,一般使用多个苔藓块覆盖平台,在苔藓块下面使用连接的发射器发射骨粉(距离越远,转化的概率就越低)。
苔藓块的摧毁,只需要补充推动石头的时候就能挤成掉落物。
收集运输通道,一般来说收集与运输几乎都是不含红石结构的,但是苔藓骨粉机的不一样,作用有不同!
产出的苔藓块需要直接经过堆肥桶合成骨粉,骨粉统一送到水道运输。
但是却不能单纯的收集到箱子里面,因为催化苔藓块也需要骨粉,这就需要形成一个循环,苔藓块到骨粉,骨粉再次回来催化。
骨粉的产量肯定是足够的,既要保证发射器骨粉补充,也要有多余的骨粉收集入库。(苔藓骨粉机运行初期没有多余的骨粉产出,有优先级问题,优先补充发射器的骨粉,后才是多余收集。)
一个总开关控制所有节点的运行!
这就又需要面临严重的时序问题!
调整时序,几乎是所有红石机器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点!
苔藓骨粉机的时序有些复杂。
要求如下。
开启之后,发射器发射骨粉催化苔藓块,转化上面的石头平台,一般三次催化之后,推动石头平台补充以及收集苔藓块,同时生成的石头再次补充上去,形成一个循环。
收集运输通道需要先检测通过,装满发射器之后进入下一个模块,直到所有发射器都填满才能流向收集箱子。
而收集箱子的骨粉就是最终产物。
如何平衡各个区域的时序就是重点中的难点!
简而言之,就是多多尝试。
坐牢多了,就习惯了,就不会觉得坐牢了!
在建造的过程之中,游星也是问题百出,但最终也是成功完成了苔藓骨粉机!
比如,刷石机刷出来的是圆石而不是石头,调整!
时序错误,调整!
收集水道爆表,调整!
诸如此类的问题频繁发生,有时候修复第二个问题,前一个问题又出现了。
……
许久,游星默默注视着面前的苔藓骨粉机。
“光秃秃的,一点也不好看!”
“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