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渊快步迎前,老管家命人摆好香案,众人齐齐下跪接旨。
公公阴柔尖锐的声音在庭院内飘荡:
“奉天承运皇帝, 诏曰:关雎有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镇国懿英长公主,朕之爱妹,护国佑民,德行温良,深得朕心……原大将军、雍国公晏修四子晏渊,人品贵重,敦睦嘉仁……朕仰承皇太后慈谕,特封苏州知府晏渊为镇国懿英长公主驸马都尉,定于明年,择日完婚,钦哉。”
太监抑扬顿挫的声音一停,院内鸦雀无声。
他们以为这圣旨只是嘉奖自家知府大人的功绩,却不想是赐婚诏书,还是与镇国长公主扯上关系。
可以说,周佑楷的圣旨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想象不到,苏州知府晏渊为什么会跟朝堂上高不可攀的镇国长公主会有关系呢?
晏渊惊呆了,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
公公笑着走到晏渊跟前,“恭喜知州大人承蒙赐婚之喜了。”
“有劳公公跑这一趟了。”出神的晏渊回过神来,嘴角牵动,露出笑容。
老管家走了过来,十分有眼色地给公公打赏,公公一捏荷包,笑容更深了,直言不讳 ,“这赐婚圣旨还是长公主主动去和陛下说明的。”
居然是周佑宸请旨意,晏渊一时百感交集。
身后的下人们更惊讶了,莫非大人和长公主真有私交吗?老管家是知情者,只是这道赐婚诏书多少使他心情复杂,到底也不吭声解释。
晏渊深吸一口气,客气道,“臣有幸得陛下、长公主眷顾,蒙恩尚主,今后晏渊定当勤勉不缀,不负皇恩。”说罢郑重其事地对着盛京的方向磕了头。
见此,公公满意地点头,看来这个驸马都尉不蠢。
等和公公寒暄客套几句后,老管家方把公公送走。
公公宣旨,还是赐婚诏书,多少出乎意料。
因皇帝陛下为周佑宸晏渊赐婚,对此,晏渊做主,府内下人这个月的月钱加倍,满府上下欢腾一片,看上去喜气洋洋。
公公一走,老管家按捺不住,立刻展现出自己的抗拒情绪,“公子,你莫非要娶杀父仇人的女儿吗?”
周佑宸是周景湛的女儿,当年周景湛一己之私,联合奸人陷害晏修,这口气老管家始终咽不下。
晏渊神色未变,“管家伯伯,我知道你的意思。不过,她不是什么仇人女,她是我心中的太阳。”
“是吗?”老管家面露愠色,“当初朝廷说是下令为将军平反,但真正的凶手只字不提!”
老管家是晏家的老人了,自打晏修出事后,他便时刻守着晏渊,谨记他的使命。
当初周佑楷命令三司会审,把相关涉事人员如老侯邱大人之流一网打尽,也下旨恢复晏修官职,追赠为国公,又授予尤佩兰一品贞淑周国夫人的诰命,抚养晏渊的尤太夫人追为义贤夫人,又命人立碑写传,周佑楷亲写祭文,哀荣无限。
这样一来,晏家名誉彻底恢复,只是,老管家依旧不忿——凭什么对周景湛那厮的所作所为只字不提?
当然,老管家也清楚,但凡是周家坐江山的一天,那就没有让皇帝陛下认错的道理,下罪己诏已然是非常不容易了。
如今自家主子居然要尚主,对象是周景湛的女儿,老管家不乐意了。
管家心中所想,晏渊焉能不知?他淡淡地瞥了一眼老管家,“管家,长公主是长公主,先帝是先帝。”
对他来说,当年晏修出事时,周佑宸尚未出世,祸不及子女,这是他的原则。当时他的确纠结矛盾过,他对周佑宸的一番感情,是否背叛了父亲?
但是,经过他的深思熟虑,他不想放开周佑宸的手。
周景湛确实要给晏修之死承担责任,周景湛与萧太后之间感情恶劣,她的孩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周景湛没有太大关联了。
父亲顶天立地,他并不会责怪自己选择了仇人的女儿相伴一生 。
与其错过后再去遗憾,不如上去争取。
对上晏渊无悔的神色,老管家将想说的话咽回肚子里。
“可是,你尚长公主,那不就是相当于是入赘?”这才是老管家无法接受的。
明眼人一看便知,当今长公主位高权重,晏渊成为她的驸马都尉,自然是被她拿捏。
晏渊唇边泛起一丝笑意 ,“管家伯伯,周家人身上今后流着我们晏家的血,这不是很好吗?”
“……”老管家表示自己搞不明白。
这道赐婚诏书不仅在苏州掀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在盛京刮起了一阵风。
长公主的未来驸马都尉,居然是晏渊。
上至权贵高门议论纷纷,下到街头巷尾市井小民交头接耳,显然皇帝陛下的赐婚诏书将再度影响盛京的格局和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