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建兴城的粮草不多,战事再拖延下去,不利于大雍。这次战事,必须快刀斩乱麻。
“我已通知晋王周益谦负责护送粮草,不日就到。”周佑宸舒出一口气。
在得知付简之派军围堵东岭关时,周佑宸猜到建兴城会是付简之的目标,索性动用了自己暗中的人脉关系,与颜令璟颜令芮姊妹合作,颜氏商行购粮运往前线。
这倒不是周佑宸不能与周佑楷说明军情,而是本身前线粮草紧缺,又被西燕军队劫走焚毁了一批,而今国库里想调拨粮草,就不说常平仓的储备动不得,现在并不是收获季节,想购粮也难以供需。
关键是,一旦动了常平仓,后面万万提供不得了。
因此,周佑宸只得另寻他法,替大雍度过危机。
颜令璟颜令芮姊妹行动力迅速,交际广泛,上一次与周益谦共同出海寻找番薯辣椒,值得信任,周佑宸从她们这边购粮最为合适。
“晋王也会来吗?”魏紫诧异极了。
虽然晋王周益谦盛名在外,但他当皇城司指挥使后,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解周益谦其人是否有着领兵打仗的本事。
之前的天戎族一战,周益谦表现可圈可点, 这一次他来,战局也多了几分胜算。
周佑宸颔首,双眼注视着前方不远处厚实高大的城墙时,唇边泛起一丝微笑。
西燕大军在离建兴城二百五十里外驻扎,而大雍军队想救援,必须跨过西燕大军的围堵。
周佑宸略一思忖,便对魏紫四人低声叮嘱了几句。
魏紫四人眼睛一亮,齐声道,“必当完成任务。”
言罢,立刻消失在周佑宸面前。
西燕主帅大营内, 一面容黝黑蓄胡须的中年男子看着军报沉默不语。
“将军可是为了大雍而烦恼?”一个男兵望着座椅上的胡须男人。
胡须男人沉声道,“大雍皇帝已点兵八万 ,凌彦桐挂帅,赶来救援东岭关。”
“我们有十三万人,怕什么?”这个男兵不以为然。
这些天建兴城的将士高挂免战牌,避而不战,在他眼里就是懦夫的表现。
这群大雍贼种,没一个是有骨气的!
“凌彦桐的战绩不用我说,而且,”胡须男人指了指军报上的名字 ,“镇国长公主也要来前线坐镇,不能轻敌。”
“那又如何?”男兵撇了撇嘴,“一个娘们有什么本事?我们大燕壮士还能怕了这群野贼种吗?”
“大雍今日之强大,离不开镇国长公主的大力辅佐。当年大雍天戎族一战里,懿英长公主发挥出色,现在她来前线,根据探子来报,她和凌彦桐兵分两路,很快就要到建兴城了。”
胡须男人乌尤达对周佑宸颇为熟悉,他家主子摄政王殿下再三提醒过他,切不可轻视镇国长公主。
“原来如此。”男兵顿悟,“她就是推广了番薯辣椒的小姑娘啊。”对于这些底层士兵来说,周佑宸最大的功劳不在于军政上的谏言,而在于推广改良粮种农具的丰功伟绩。
吃饱穿暖,就是天下百姓心中最为在意的大事了。
“是她。”
乌尤达直接下令,“要是大雍军队一靠近建兴城,不用客气,立刻围杀,绝不能让建兴城等到援军。我们加快攻城的速度 今晚行动。”
“是。”
暮色西垂,繁星璀璨。蝉鸣蛙声,此起彼伏,为平静又微凉的夏夜增添了几分趣味。晚风顺着夜色,刮倒了枝叶。
周佑宸正快马加鞭赶来建兴城,不料中间发生了一段插曲——军中哗变。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大雍军队长途跋涉, 又是兵分两路,周佑宸率军先行一步,凌彦桐反而迂回绕道,准备走另一条路,解救建兴城 。
但是,此番军中挑选的新兵素质不如老兵的稳重可靠,又因忙着赶路,轻车简从,哪怕不至于饿肚子穿不暖,却也是勉强饱腹。
时间一长,有些士兵心态崩溃,私下抱怨。
于是就有了这出不大不小的哗变风波。
周佑宸四下环视着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闹事的士兵们,面沉如水,一言不发 。
底下的士兵们面面相觑,不敢吭声,四周静寂无声。
镇国长公主担任监军,这一路上他们是见证了监军治军严谨、以身作则的样子,大家不是不佩服的,只不过 ,他们总是这样省吃俭用,总归是不太满意的。
周佑宸不说话,但有人按捺不住,打破沉默,“监军,我们是来救建兴城的,不是来饿肚子的。”
由于要为前线运输粮草,周佑宸带头少吃一顿,底层士兵可以多吃一点,但他们老是喝米粥,都不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