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明朝后期,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是来自东南半壁的南直隶、浙江等省。而在这东南半壁里面,又以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府等几个地区最为丰厚。随便抽取一个府上缴的财税,都有可能超过内地的一个省。
每天,整个松江府,至少出产十万匹以上的棉布,还有其他的绢帛绸缎之类的。每天,运载棉布和其他织品的船只,从松江府的各个码头,沿着运河一船一船的北上或者南下。每天,从其他地区运到松江府的棉花,至少有好几艘的大船。
“大人,这是属下整理出来的一些数据。”
为什么当时的明国,没有参与到大航海时代,都依然是贸易顺差?每年都要从海外赚取大量的银两?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明国的丝绸绢帛等产品,成本是其他的国家,根本无法相比的。就算别的国家,掌握制造丝绸的技术,在成本上,也无法战胜明国。
可怜朝廷放着这样一个金元宝区域,不懂得珍惜,不懂得利用。明国朝廷,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苏州设置了苏州制造,专门为宫廷采取各种各样的纺织品。苏州制造的正职,一般都是大都督遥领,实际掌权的,则是宫里派出来采办的太监。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苏州和松江府,那些手工场场主,都是富得流油的家伙,随便每个人身上拔根毛下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然而,荒诞的事情,就在这里——他们是免税的——朝廷都要灭亡了,他们还享受着免税的政策。
这一连串,都是杀气腾腾的词语。
刘广新有点疑惑的问道:“还请大人明示。”
他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十分的简单,好像下意识的没有任何意思的回应。可是,有经验的官员,都能听出其中的为难之处。
群众聚会!
张准以前所在的鳌山卫,可谓是穷的叮当响,连卫指挥使,都没有心思呆在卫城里面,一心的向往外面跑。为什么呢?没有油水啊!整天喝西北风。可是,松江府所在的金山卫,当地的卫所官员,却是每年都拼命的贿赂自己的上级,不要将自己调离金山卫。为什么,有油水啊!
松江织造局的管事,当然是由虎贲军的老臣子担任了。这么重要的位置,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张准当然不放心。这个地方,在日后,算得上是虎贲帝国的经济发动机,马虎不得。张准经过慎重的思考,终于决定了合适的人选。这个人,就是刘广新。
要将江南各地的纺织业,都全部管辖起来,需要一个级别比较高的机构,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清朝时期设置的著名的苏州制造局,就是专门管辖苏州和松江两府的纺织业的。现在,张准也决定,成立一个松江织造局,直接隶属虎贲军大都督府政务部的管辖,也就是日后的虎贲帝国政务部的管辖。
有明一代,皇帝最担心的,就是大规模的游行聚会了。朝廷一直都在严密的监控民间的举动,禁止任何形式的集会。只要有人集会,都会受到严厉的打击。在东厂和锦衣卫最猖獗的时候,三个人走近点,都会被认为是非法聚会。
从性质上来说,这个苏州制造,纯粹是为皇帝的私人利益服务的,是皇帝的小金库。显然,明国的高层文官,是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轻易得逞的。因此,他们屡屡联合起来,抵制苏州制造的各种行为。由于文官势力的强大,皇帝也经常不得不让步。既然苏州制造不能公开,背后的操作,也就一塌糊涂了。
整个松江府,可能也就是几十万人啊!
松江府的纺织业,在整个大明,都是首屈一指的。这里几乎大街小巷,甚至是偏僻的乡村,都在生产棉布、绢帛、绫罗绸缎、纱等纺织品。在松江府,种地种田的人很少,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纺织业。从万历后期开始,就有“卖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的说法。可见,这里的布纱产量之大。
刘广新满脸的惊讶。
说起来,刘广新绝对算上是虎贲军的老人了。他的资历,也就是比刘航、王铭宇、侯山平等人稍微差一点。此前,刘广新担任的一系列官职,都让张准十分满意。于是,一纸调令,就将刘广新从青州府知府调到了松江织造局管事的位置上。
张准指着墙壁上的世界地图,意味深长的说道:“不光是我们自己国内,还要考虑到全世界。我们的商船队,目前最远的贸易地区,就是日本。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商船队,会走得更远的。最终,我们的商船队,会遍布全世界的。”
虎贲军来了以后,按照规定,征收15%的商业税。每个月,光是松江府一地的商业税,就有二十万两银子。一年下来,就是两百多万两。几乎顶得上是大明国库半年的收入了。要是朝廷也按照虎贲军这样操作,肯定可以在相当的程度上缓解财政危机啊!
在苏州府逗留了半个月的时间以后,张准来到了松江府。
“数量太少了。”
对于非法聚会的人,朝廷的处置手段,是非常残酷的。轻则坐牢罚款,重则杀头抄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朝的确是最黑暗的朝代,民众一点表达抗议的权利都没有。后世还可以上街散步呢。
刘广新有点疑惑的说道。
幸好,在山东,虎贲军也是有先例的。几百人的工场,并不罕见。有这样的例子在,松江府本地的官员,才没有那么担心。可是,一旦要增设更多的手工场,招收更多的雇工,地方官员,肯定是要表示担忧的。除非,是张准在松江府驻军,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张准缓缓的说道。
岂不是,十个大型手工场,就有松江府的人口多了?
张准自然明白刘广新的为难。有时候,在后世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件事,在明朝,却要遭受到巨大的阻挠。开办手工工场就是其中的一例。松江府的这些地方官员,其实个人操守都是不错的。但是,他们局限于旧思维,放不开,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没有哪个地方官员,希望看到自己的管辖区域,闹腾出坏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