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宇快步进来,递给张准一份崭新的手绘地图。
原来,是部分的蒙古骑兵,对暴风雨过分的恐惧,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竟然出现了营啸。部分陷入混乱的蒙古士兵,在军营里不知所措的跑来跑去,现场一片的混乱。
张准亲自在中军坐镇,卢象升和各个部队的负责人,都已经下去亲自督促防风工作去了。张准亲自组织了一支抢险队,随时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而他自己,就是抢险队的队长。
一切,都让人感觉到兴奋。第一远征军团的所有将士,都越来越坚信,虎贲军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肯定可以顺利的登上日本的本土的。日本人的末日就要到来了。
这几天,更是如此。每天傍晚的时候,西边的天空,都是红彤彤的。很多人都说,这是要下大暴雨的迹象。根据卢象升等人的建议,张准也发布了密切留意天气变化的命令,以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他自己也非常关心天气的变化。
可想而知,要是在登陆的时候,遇到这样的暴风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在陆地上,大家还有逃命的机会。要是在海洋上呢?一个大浪打来,只怕一船人都要全部完蛋。
“命令所有船只,立刻进港避风!”
在运送来大量的压发式地雷之外,运输船还送来了大量的野战炮。这些野战炮,都是配属到各个炮兵营的。为了提升炮兵营的战斗力,所有的炮兵营,都进行了特别的加强。不但野战炮的数量增加了,兵员数目增加了,就连炮弹的数量,也从原来的五个基数,提升到了三十个基数。
这样的暴风雨,是蒙古骑兵从来没有过的。第一次面对暴风雨的他们,被大自然的威力吓得失去理智,也是正常的事情。目前,哈斯其其格正在努力的稳定军心,驻扎在蒙古人旁边的威字营,也已经派人协助哈斯其其格,帮助她让蒙古人恢复秩序。
张准沉声说道:“怎么回事?不要急,你慢慢说。”
张准坦白的说道:“我也害怕。”
夜幕降临以后,釜山港开始刮风,风力一阵强过一阵,军旗被吹得笔直的伸展出去。为了避免旗杆被刮断,张准下令将军旗收起来。海浪开始疯狂的涌动起来,一波接一波的拍打着港口。大量的浪花被飞溅起来,声震四野。
更多的部队不断的开到。威字营、信字营等部队,都是从内地开到的。听说要参加对日登陆作战,大部分的官兵,都显得非常的兴奋。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官兵,显得有点紧张和恐惧。因为某些方面的原因,需要张准亲自做思想工作。
其实,最受打击的,还是广大将士的心理。大家都很担心,万一在大海上,遇到这样的暴风雨,那怎么办呢?哪怕是镇定如卢象升等人,都情不自禁的感觉到恐惧。人类的力量,在大自然的面前,的确是太渺小了。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国家是不可能崛起的。即使崛起,也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要成为一个称霸世界的大国,没有足够的人口,那可不行。后勤生产需要人,前线打仗需要人,建设工程需要人,没有人,能做什么?
卢象升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没有说出来。
这年代的人,有一个很顽固的传统观念,就是叶落归根。具体的来说,就是死了以后,尸体也要还乡。否则,灵魂是得不到安息的,也无法顺利的轮回,无法在十八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必须承认,这个观念,是相当顽固的,即使张准都无法改变。至于卢象升,那就更加无法改变了,他本身就有这样的思想。
“暴风雨?”
连当时的朝廷,在那么腐败的情况,都能做到这一点。张准也不能不慎重的考虑。为此,张准专门让人定做了三万口的棺材。只要是在日本牺牲的将士,无论级别高低,都会全部送回来国内安葬,绝对不让烈士的英魂,在国外飘荡。
低洼处的所有物资,都被全部清走。所有的排水沟、下水道、泄洪渠,都有专人清理。屋顶上的所有危险设备,都被拿掉。一块块沉重的条石,被用来固定帐篷。整个军营驻地,都前所未有的紧张。部分士兵感觉自己,都紧张的快要窒息了。
……
忽然间,王时德急匆匆的进来汇报。
虎贲军士兵在忙碌,后勤部门同样是在忙碌。每天,都有大量的建筑工人,早出晚归,夜以继日的干活。每天晚上,当虎贲军士兵睡着的时候,还有大量的民工,在海水里努力的建设码头。
在五月份的这次暴风雨以后,六月份,也有两次的暴风雨到来。两次的强度,都要比五月份的更强大。但是,有过之前抵御暴风雨的经历,后面的暴风雨,官兵们就没有那么畏惧了。
每次,张准都是这样子感慨。在没有无线电的年代,无论做什么,都太不习惯了。特别是在大海上,联系真的是太困难了。如果有无线电帮助指挥的话,以虎贲军海军目前的实力,就足可以打败荷兰人了。看来,有必要提醒一下徐正明,有没有发明无线电的可能。只要是在十年之内将无线电发明出来,称霸世界,就是小事一桩。
“我们一定可以战胜暴风雨的!”
海浪的变化也是很诡异。有时候海浪很轻,感觉大海很平静。但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又会有大浪到来。前些天,一阵巨浪打来,有三个正在练习水性的战士,猝不及防,被巨浪卷走,活生生的失踪了。两艘正在卸货的商船,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这场狂乱的暴风雨,足足持续了三天的时间,才逐渐的远去。统计损失,陆地上的损失不大,就是釜山港的港口,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新建造的十二条栈桥,全部被海浪推倒了。另外,停泊在港口里面的商船,也损失了五艘。
当初,抗日援朝的时候,明军在朝鲜牺牲的将士,只要是有遗体的,或者是能找到遗物的,基本上都运送回去国内安葬了。在九连城(今辽宁省丹东市)和定辽右卫(今辽宁省凤城市),还有很多几十年前牺牲在朝鲜的英烈的坟墓。
这年头没有天气预报,只有风暴到了身边的时候,才会察觉。南边的天空,都已经凹陷下去了,说明暴风雨,距离釜山港,已经非常近了。外围没有风,说明一旦暴风雨到来,破坏力会更加的强大。
“所有人员,立刻进入坚固的建筑物!不许在外逗留!”
更多的装备,也不断的开到。这些装备,主要是配备给各个部队使用的飞雷炮和压发式地雷。飞雷炮的作用,就不用多说了,这绝对是对付敌人人海战术的大杀器。至于压发式地雷,则是徐正明发明的。这个发明了直升机的家伙,总算是完成了第一项有价值的发明,那就是压发式地雷。
可以这么说,刚刚上岸的那一段时间,是登陆部队最难熬的。自身问题多多,却又要面对大量的敌人,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全军覆没。这个压发式地雷,就是帮助登陆部队渡过难关的武器。登陆部队上岸以后,迅速抢占制高点,又在关键的道路上,埋设大量的地雷,就可以有效的阻止敌人的大规模反扑了。
在码头扩建以后,有更多的战舰,又或者是商船,源源不断的到来釜山港。它们要么是带来大量的兵员,要么是带来大量的武器装备,要么是带来大量的后勤物资。在釜山港的码头上,各种各样的后勤物资,可谓是堆积如山。
“所有的仓库、军营、马厩、靶场,都要注意防水防风防雷电!”
“所有的牲畜,都要全部存放到安全的地方!要派专人看管!”
王时德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蒙古人那边,出了一点问题。”
这件事,一直是蒙古人内心的阴影。他们如此惧怕大海,如此惧怕暴风雨,也是因为受到这件事的影响。这次,他们参与对日本的作战,相当数量的蒙古人内心,都是有阴影的。
虎贲军在内地作战,在辽东作战,在朝鲜作战,不小心战死以后,还乡的难度都不大。只要是在明国的土地上,基本上都算还乡了。可是,要对日作战,就不太一样了。日本毕竟距离内地比较远,或许,牺牲了以后,就没有机会回来了。
“大人,暴风雨来了。”
由于当时的钢筋,是相当稀少的。釜山港又是朝鲜的领土,虎贲军只是暂时借用一下,各项设备设施不需要搞得十分的坚固,只要能够使用就行了。因此,后勤部门在建设港口的时候,就没有添加太多的钢筋,没想到,暴风雨突然来了。
进入五月份以后,釜山港周围的天气,一直变幻不定,一会儿是晴天,一会儿是雨天。到五月底的时候,更加是复杂多变。有时候,白天明明是艳阳高照,却突然就下起了大雨。有时候这边是倾盆大雨,那边却是艳阳高照,让人惊讶不已。
“大人!”
忽然间,有人进来报告说道。
以前的人们,恐惧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无知。无知者无畏,并不是每个人都如此的。事实上,更多的是无知者畏。如果有所了解,就不会那么害怕了。事实证明,随着暴风雨各项只是的不断传播,大家对暴风雨的恐惧,也在渐渐的消除。
他冒着风暴,带着抢险队,来到蒙古骑兵的驻地,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的汪洋。相当数量的战马,正站在积水中秫秫发抖。积水都已经没过战马的膝盖了。因为蒙古人正处于混乱当中,竟然没有人想起,要照料这些坐骑了。
在张准的命令下,第一远征军团的士兵,急急忙忙的开始抗御风暴的工作。正在海水里训练的士兵,急忙上岸。正在训练的士兵,也全部停止训练。所有的牲畜,都被牵回去营地的中间。大量的木材被搬出来,深深的打入地下,以固定旁边的建筑物。
张准这么忙,他们这些作为参谋的,却帮不上忙,真的是太惭愧了。可是没办法,张准要干的工作,除了他自己,还真是没有别人可以插手的。因为,张准正在忙碌的,乃是校对地图。
要说在准备登陆工作的时候,张准最头痛的事情是什么,估计就是地图的准确性了。登陆作战,离开地图可不行。尤其是在相对陌生的日本本土作战。偏偏古时候和地图,和后世的地图,简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