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谈判成功,他们的家人就得以保存,要是谈判破裂,他们的家人,就要被祖大寿全部杀死。在患得患失之间,甚至有些人将矛头指向了虎贲军,认为是虎贲军迫使祖大寿投降,才会招致祖大寿叛乱。
对于辽东军部分人的嘴脸,张准是很不喜欢的。但是,不喜欢归不喜欢,他也不能将他们全部都杀了。现在还不是大开杀戒的时候。虎贲军还是要先争取一批人,然后才能清除一批人。要是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偷笑的只有祖大寿和皇太极。
张准点点头,温和的说道:“是的。不过,时机还没有成熟。你的任务,是好好的休息,恢复体力,等待命令。有需要的时候,我会派你们上去的。”
不得不说,两人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这种一举两得的办法,他们也能想出来。不过,他们的小聪明,也到此为止了。如果他们是大聪明的话,根本就不会让祖大寿有叛乱的机会。
“好!”
辽东的局势非常的复杂,他身边没有强大的力量,根本没有办法说话。手里没有强大的武装力量,说话就没有人听,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什么官衔都是假的,只有实力才是真的。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个,官职那么高,最后还不是被祖大寿玩死?祖大寿依靠的是什么,还不是一群的家丁和奴仆?这些所谓的家丁和奴仆,就是他的私人军队,就是祖大寿的私人武装力量。
随后,曹文诏、曹变蛟、唐通等人率军进驻锦州,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人,也进入了锦州。被扣押的军人家属,和自己的亲人抱头痛哭。祖大寿发动的叛乱,暂时降下帷幕。但是,这件事对于辽东,仅仅是一个开端。
毫无疑问,对于张准来说,这件事是有点不舒服的。眼睁睁的看着祖大寿发动叛乱,最后又成功的投靠鞑子,在这个过程中,虎贲军一直都没有力量制止,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
“明白!”
“命令海军尽快将他们送到松山堡。”
吴三桂苦涩的说道:“是的。”
祖大寿没有李成梁厉害,两千家丁还是有的。加上其他人的家丁,总数超过五千人。好像祖大弼等人,也都是有自己的家丁的,人数至少都在五百人以上。这五千武装到牙齿的家丁,就是祖大寿最后的本钱。他们只听各自家主的命令,完全是独立于辽东军体系之外的武装力量。
“都督大人,监军大人和督师大人请你移步锦州,他们在锦州设宴欢迎您的到来。祖大寿离开了,我军也要正式的撤往内地了。”
祖大寿还是很懂得判断战机的,他知道时间一旦拖久了,虎贲军的大部队就到来了。目前,虎贲军的人数少,辽东军的人数多,还是高起潜和吴阿衡说话算数。但是,一旦有几千的虎贲军到达,真正的话事人就是张准了。他这个时候要是不跑路的话,等虎贲军一来,想走都走不了。
祖大寿逃归鞑子,只要不携带人口和物资,张准是不怎么担心的。一个祖大寿,绝对无法改变大金国目前的困境,更无法挽救大金国灭亡的命运。相反的,完全坐实了祖大寿的汉奸罪名,以后可以更好的对付他。
“大人,青龙军团已经开始上船了。”
“我们去锦州!”
幸好,张准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他不会轻易的被祖大寿蒙蔽。该放手的时候,张准果断的放手了。张准既然能打败皇太极,能打败多尔衮,祖大寿这种人物,还入不了张准的法眼。现在收拾他,和晚点收拾他,没有任何的区别。
难道说,自己的潜意识里,居然对张准,或者是张准的虎贲军,有了莫名其妙的好感?你要是没有好感的话,怎么会关心张准的决定呢?他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和自己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啊?真是奇哉怪也。
邹明加答应着,兴奋的点点头,转头带着部队布防去了。
他最担心的,就是张准拒绝祖大寿逃归,然后是拒绝祖大寿从流水堡北撤。要是张准这么做的话,辽东军的很多人,都会成为张准的死敌。他们的全家都因为张准的原因,被祖大寿给杀了,他们当然要迁怒到张准的身上。
高起潜和吴阿衡的亲兵,都不足千人,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也不如祖大寿等人的五千家丁,这就是他们顾忌祖大寿的最根本原因。以这五千家丁为基础,真的是间接控制的部队,数量更多。
张准沉静的说道。
第二天早上,作为联络专员,吴三桂又出现在了张准的面前,邀请张准前往锦州赴宴。本来,宴会应该是几天前举行的,结果因为祖大寿的叛乱,不得不延后了几天。
祖大寿选择这样的逃跑路线,显然是担心受到大凌河堡虎贲军的攻击。事实上,驻守大凌河堡的虎贲军,只有一个不满员的营,是没有能力攻击祖大寿的。祖大寿明显是惊弓之鸟,自己想得太多了。
因为不太受欢迎,张准在锦州前线,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回来以后,张准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地图的前面,专心的琢磨辽东的地图,对外界的事情,暂时是不管了。自己手上的力量不够强大,想管也管不了。与其说话不算话,还不如不说呢。
张准点点头。
张准笑着说道:“吴总兵,看你的脸色,好像有什么喜事?”
张准思量片刻,缓缓的说道:“好吧,我同意。”
王时德转身去了。
“请!”
目前,张准的手头上,只有两个营的兵力,大概是三千人左右。相对于祖大寿掌握的五万人而言,人数的确是太少了。显然,这样的兵力,让张准无法在辽东发出决定性的声音。如果青龙军团到来的话,情况会好一点。
张准看看地图,发现流水堡在锦州的正北方,通过流水堡北上,就是鞑子控制的义州。义州同样是战略要塞,沟通辽东和蒙古科尔沁部落南部的关系。一旦义州被虎贲军占领,鞑子和科尔沁部落南部的联系,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旦虎贲军继续攻占广宁,鞑子和蒙古科尔沁部落南部的关系,就完全断绝了。
吴三桂忽然觉得很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希望张准不要中计呢?张准中计,还是不中计,好像和他吴三桂都没有什么关系啊?张准中计,辽东军和虎贲军打生打死,他吴三桂也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张准要是不中计,他吴三桂好像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要是仔细琢磨的话,还可以发现,高起潜和吴阿衡,在这件事里面,还悄悄的阴了虎贲军一把。他们将祖大寿放走,就等于是增强鞑子的力量。鞑子的力量增强了,虎贲军接管辽东以后,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将辽东平定下来。
对于自己的这位舅舅,吴三桂的语调,还是有点晦涩的。无论是谁,要是自己有个亲戚,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的去投降鞑子,自己的脸上,都不会很光彩。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投降鞑子,不但不光彩,还有点脑残的意味。鞑子眼看就要不行了,还跑过去投靠,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当初的李成梁,有八千的家丁,全部武装到牙齿。不但辽东的敌人顾忌他,朝廷的敌人同样顾忌他,甚至,连万历皇帝都有点顾忌他。八千名气势汹汹的家丁,放到任何地方,都是巨大的威胁。万历皇帝想来想去,最后还是让李成梁老老实实的呆在关外好了。要不然,这家伙到了内地,麾下的八千家丁,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乱子来。
吴三桂点头说道:“祖大寿屈服了。”
张准皱眉说道:“祖大寿真的如此冥顽不化?”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