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张准第一天来到辽东,祖大寿就发动了叛乱,无论怎么说,都好像是早有预谋的那样。朝廷的诏令发下来,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精心组织这样的一场叛乱,吴阿衡相信祖大寿没有这样的能力。那么,祖大寿在很久以前,就暗中筹划这样的叛乱,到底是什么目的呢?除了投降鞑子,吴阿衡也想不出别的理由来。
是的,用脚后跟都可以想到,祖大寿的下一步,就是投降鞑子。他这样的行为,在辽东是绝对不可能立足的。要是他真的杀了城内的全部家眷,所有的辽东将士,除了祖大寿自己的亲信,其他人都要将他祖大寿五马分尸。除了投靠鞑子,祖大寿再也没有别的出路。
张准举着千里镜,仔细的观察着锦州。锦州的城墙,非常的高大,最矮的城墙,估计都在十五米以上。从外表估计,就算是北京的城墙,也不会比锦州高大很多。在锦州的城头上,有大量的火炮。其中,至少有五门的红衣大炮。难怪皇太极这样的人物,也不愿意正面攻打锦州。
“啊!”
他毕竟不是笨蛋,在得知祖大寿叛乱以后,立刻冷静的回想过去的种种,马上就找到了问题的节点。三年前,祖大弼主动申请调防杏山堡,当时高起潜下意识的觉得有点奇怪,杏山堡没有什么好处,和四周的城堡又远,万一遭受鞑子的袭击,还不容易增援。祖大弼去那里驻防,风险很大啊!但是,祖大弼说自己愿意为国奋战,高起潜就批准了。
要是祖大寿突然来这么一手,还真是危险。猝不及防的他,肯定会被祖大寿挟持,然后不得不投靠鞑子,从此背上千古的骂名。幸好,皇太极发动了第三次南略,而不是立刻进攻锦州,否则,他和高起潜,能不能保住性命,还真是不好说。祖大寿既然可以杀了何可纲,要是他吴阿衡不肯投降的话,相信祖大寿不介意一刀砍了他的脑袋。
“啪!”
祖大乐激动的说道:“我们就是要讨个说法!我们不明白都督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和都督大人无冤无仇,为什么都督大人如此敌视我们?我们走到这一步,是被逼的!”
他盘算着,从董家堡调集部队,需要三天的时间。目前,鼎字营已经在大凌河堡开始驻扎,暂时是不能动的,要防止鞑子前来捣乱。万一鞑子得知祖大寿在锦州叛乱,没准会想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如果鞑子插手锦州叛乱,那事情就更加的复杂了。
“回去锦州!”
“被祖大寿占据了?”
让两人最担心的,还是祖大寿扣押了众多将领的家人。高起潜是太监,没有什么家人在锦州,祖大寿抓不到高起潜的要害,但是,他吴阿衡的家人,却是在锦州的。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辽东军官的家眷,也都在锦州。祖大寿这一招,的确是拿捏到了很多辽东军的要害。消息传出去以后,必然会引发轩然大|波。
“祖大乐?是你?”
在这个时候,高起潜最担心的,就是张准甩手而去。一旦张准甩手而去,祖大寿有恃无恐,肯定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最终的结果,多半是向鞑子投降。因为,朝廷不可能接受这样的叛乱,不可能饶恕他祖大寿。投靠鞑子这样的结果,目前的高起潜,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不是他对崇祯皇帝忠诚,而是鞑子歧视太监。
赵宇晨一刀砍下,祖大乐顿时脑袋落地。
祖大乐恶狠狠的说道:“这不关你的事!”
“你先打开城门,将同袍们的家眷放出来!”
高起潜和吴阿衡都脸色大变。
果然,吴阿衡怒声说道:“祖大乐,你告诉我,你们是不是要献城投降鞑子?你们是不是还准备挟持我?”
高起潜同样阴沉的说道:“你们是从三年前开始策划的,是不是?从祖大弼调防杏山堡的时候开始,对吧?”
可是,张准的确没有想到,祖大寿在他到来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今天的叛乱,绝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筹谋已久的行为。他的叛乱行动,居然可以瞒过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人,还真是有点本事。要说瞒过吴阿衡,难度不是很大,这位蓟辽督师太清高,对下面的情况,根本不了解。但是,要瞒过狡猾的高起潜,就相当难了。
吴阿衡气呼呼的说了一个字,然后就没话说了。
张准嘴角边带着轻微的笑意,慢悠悠的说道:“如此说来,要是我不肯离开辽东,你们就要开始杀人?要是我离开辽东,你们就要和鞑子取得联系,让鞑子进驻锦州?”
“黄得功,率你所部,立刻包围锦州!”
相关的人员很快就被派出去,锦州城里面,也很快有了回应。到晚上,就有祖大寿的使者,带着祖大寿的指示,从紧闭的城墙上坐吊篮下来,然后出现在高起潜等人的面前。
他来到辽东以后,采取的很多措施,的确是针对祖大寿本人的。没错,张准的确是要逼反祖大寿的。这样的一颗定时炸弹,与其留在自己的身边,随时爆炸,还不如早点让他爆炸出来。人身上的脓包,要是自己挤爆的话,还可以承受。要是突然被别人挤爆的话,就要痛苦不堪了。
“走!”
想到自己的家人,极有可能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死于非命,吴阿衡的心情,就非常的不好。他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张准引起的。如果不是张准到来辽东,如果不是虎贲军到来辽东,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事情变化得如此的激烈,的确是让他难以接受,只想狠狠的发泄一番。但是,冷静下来以后,他也知道,要将责任推到张准的身上,显然是不太适合的。因为,的确是不是张准自己要来辽东的,是皇帝要他来的。辽东这块地方,要不是有朝廷的大量钱粮拨给,白痴才会到这里来。
吴阿衡这才略略的放心。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他也只有寄希望于虎贲军了。因为,在辽东,祖大寿本身率领的部队,就是最精锐的,其他的部队,好像黄得功、曹文诏、曹变蛟、吴三桂等人带领的部队,根本就不是祖大寿的对手。更何况,祖大寿还拥有锦州这样的坚城。
锦州叛乱,辽东军团内讧,等于是朝廷的最后一支,也是最强大的一支军队,要从内部瓦解了。这对于朝廷来说,不啻于是灭顶之灾。没有了辽东军团,朝廷拿什么去镇压陕西流寇?没有了这支军团,朝廷还拿什么来对抗虎贲军?
“都督大人,你逼迫的太急了。”
“锦州?”
要说在这些人当中,对祖大寿叛乱,最为紧张,最为敏感的,肯定是这位辽东监军无疑。祖大寿叛乱,等于是毁掉了辽东军团,毁掉明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旦崇祯皇帝问责下来,他能活命都是幸运的。搞不好,几个锦衣卫带着圣旨过来,直接就可以将他送到另外一个世界。
无耻啊!真的是太无耻了!就连太监出身的高起潜,都觉得祖大寿的确是太无耻了!妈的,投降鞑子,还这么理直气壮!还真是少见!不过也是,要不是超级无耻的人,怎么可能在投降了鞑子以后,又主动的回来,试图筹划更大的战功呢?
祖大乐有点蛮不讲理的说道:“总之,我们是不会离开辽东的!就算有皇上的诏令,我们也不会离开!我们要杀鞑子!”
狐狸尾巴终于还是露出来了!祖大寿等人,的确是要投降鞑子!一时间,两人都恨不得亲手掐死了这个祖大乐!投降鞑子还有理由了?还说朝廷的粮饷不够多?全国那么多的军队,有谁的粮饷比你们优厚?有谁的口袋比你们鼓胀?
旁边的亲兵立刻上前,将他紧紧的按住。
张准将那份祭天的誓言轻轻的放在桌面上,沉声说道:“很可惜,皇太极只怕是无法接受你哥哥的投降了。他在北直隶,死了至少三万精锐,就算他回到辽东,回到沈阳,也是死狗一条而已!你们主动的去投降他,完全是自己找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