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徐正明的发明,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的妻子,终于是发飙了。她砸碎了徐正明的所有发明,并从此禁止徐正明搞研究。徐正明自己的家人,也对他实行了严格的限制,还给他找了一份正经的活干。要不是张准突然将他搞到山东来,徐正明的后半生,恐怕是要在郁闷中度过了。
后世记载,说他曾经坐直升机飞跃太湖,那都是扯淡。能将自己提离地面大约一尺的距离,持续半盏茶的功夫,那已经很了不起了。毕竟,人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长时间的踩踏沉重的齿轮。飞跃太湖,白痴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徐正明激动的说道:“大人请放心,我徐正明今年才三十岁,至少还有二十年的时间可活,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徐正明呐呐的说道:“我……太不可思议了。”
虎贲军的工业基础,要靠徐正明这样的人起步,当真是举步维艰啊!然而,除了这个徐正明,张准也找不到其他的人了。
张准要徐正明研究的,一个是蒸汽机,一个是雷汞。蒸汽机的作用,就不用说了,一切动力的基础。至于雷汞,则是后装枪的必备品。子弹底火必须使用雷汞,才能使用撞针击发。
明国和英国不同。英国本身的动力很少,很难利用起来,人力也非常的有限。但是,明国不同,明国有足够的水力、畜力作为原始机械动力。此外,明国也有足够的人力。比如说,松江府的脚踏纺车,就是人工操作的。因为人力成本低廉,随时都可以雇佣到工人,因此,蒸汽机基本上没有什么市场。
张准依然是目光熠熠的看着他,深沉的说道:“对于你的研究,你的妻子好像不太赞成?她还砸了你的发明?”
徐正明忽然反问说道:“大人,你相信吗?”
幸好,也是他的思维的确是怪才,他才会有这样的呆呆的反应,要是换了别的人,说不定这时候已经直接斥责张准荒谬了。事实上,要是换了一个人,张准也不敢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样的话,很容易被人当成疯子的。要是背后有人说,虎贲军的都督大人,乃是一个疯子,只怕会引起不小的反响。
张准轻轻的打断他的话,鼓励的说道:“你现在当然无法理解,因为,这些都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才可以做到的。这个长时间,或许是三百年,或许是四百年。总之,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恐怕是没有机会看到了。但是,我们要给自己的子孙,留下继续努力的基础。”
张准含笑说道:“没有必要那么激动。不过,这项基础工作,的确不好做。我也只是知道一些最基本的情况,只能给你提供一些思路,具体的工作,还是要你去负责。”
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薛凝影那小丫头,将常用的物理知识,化学知识,都编成一本书,然后让人照本宣科。只是这两本书,要充实内容,好像也不太容易啊。张准本人,基本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也忘记得差不多了。
徐正明已经完全愣住了。
张准目光熠熠的盯着他,意味深长的说道:“是我问你。”
张准不动声色的点点头。
古代的中国,在工业方面,完全没有理论体系的支撑。因为,真正的读书人,都不太愿意学习算术。能够静下心来,研究数学的人,很少很少。没有数学的发展,就没有理论体系,就没有工业基础。
“我们甚至可以飞得更远。看到晚上的月亮没有?其实,只要我们能够飞起来,月亮距离我们很近。以后,我们也可以飞到月亮的上面去,看看上面是否真的有嫦娥,是否真的有吴刚,是否真的有桂花树。或许,上面什么都没有,就好像是我们的玉门关外面一样的荒凉。”
徐正明最突出的研究,就是用木材做了一架好像直升机之类的东西,双脚踩踏齿轮,通过齿轮的变动,牵引螺旋桨不断的旋转,将他带离地面大概一尺左右。持续的时间,可能有小半盏茶的功夫。应该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直升机试验了。
徐正明轻轻的咬咬牙齿,犹豫片刻,最终肯定的说道:“我相信。”
徐正明满腹纳闷的问道。
但是,从长远来说,蒸汽机还是要尽早发明的。因为,这个发明,要是明国人自己不发明,别的国家也会发明的。一旦让别的国家发明蒸汽机,抢占了先机,明国人再奋起直追的话,就比较困难了。火车、轮船、汽车什么的,都离不开蒸汽机的发明。
一听这话,张准就感觉这件事有点悬。
蒸汽机是什么?的确不好回答。好像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样的东西。古代的中国,有水车,有风车,有水磨,还有大量使用畜力的工具,就是没有蒸汽机。甚至,对于煤炭的认识,都不多。对于绝大部分的人家来说,煤炭只是取暖做饭的工具而已。
在这一瞬间,徐正明感觉,张准是这个世界最亲的人了。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为什么呢?”
张准点点头,让徐正明上马来,一起回到青州城的衡王府,才开始自己的讲述。他的讲述,涉及到很多的技术问题,以徐正明目前的情况,肯定是无法理解的,只能记录下来,然后慢慢的琢磨和研究。衡王府有各种完善的设备设施,在这里进行讲述,是最好不过的了。
徐正明显然有点不安,不知道张准找自己有什么特殊的事情。他感觉自己来到山东以后,好像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成绩,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啊!张准找自己做什么?
好大一会儿,徐正明才慢慢的反应过来,感觉自己口干舌燥的,连说话都感觉困难。他结结巴巴的说道:“都督大人,我跟不上你说的,我太蠢了,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前面都是蒸汽机要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困难。徐正明弄了半天,才算是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至于这个东西如何的研究出来,他还是一团的乱麻。但是,蒸汽机的困难,和雷汞比起来,感觉又好像不算什么困难了。
其他人都走了,只有徐正明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