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宋应星!(2 / 2)

拉丁海十三郎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刺明最新章节!

二月中旬的青州,春寒料峭,寒风萧瑟。北风不断的吹拂而过,卷起地上的杂物,抛洒得到处都是。天空灰沉沉的,一片阴霾,仿佛又要下大雪的样子。然而,田地里忙碌的人群,却一点都感觉不到寒意。有些农民的额头上,甚至冒出了晶莹的汗珠。

宋应星、徐正明等人,都是张准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挖掘过来的。他们的到来,的确给虎贲军的内政,注入了相当强大的动力。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方面。事实上,宋应星对于农业科技,的确相当的在行。他到来山东以后,将自己掌握的各项农业技术,有计划的推广开来,让莱州府和登州府的农业发展,逐渐的走上正规化、标准化的道路。

其实,虎贲军现在控制的地盘已经不小了,莱州府、登州府、青州府,都是绝对的安全区,不会再有任何的危险。济南府目前还有一些危险,可能会遭受鞑子骑兵的袭扰。东昌府也是如此,还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至于兖州府,虎贲军的实力,暂时还没有渗透到那里。

在老田头的身边,还有几个人,都是农科司的年轻骨干。其中一个,叫做宋应星。另外一个,叫做徐正明。宋应星、宋应升两兄弟都在虎贲军麾下做事,宋应升担任县令,宋应星却是技术骨干。徐正明同样是个发明家,整天幻想着飞行,中国最高的直升机理论,就是这个徐正明提出来的。

老田头虽然上了年纪,眼神却还是相当厉害,一眼就认出来了,带队的人正是张准。因为是在自己的领地上,相对安全,张准的军服,和身边的人有些许的不同,只要是有心人,都能很远就辨认出来。

为了让宋应星的技术,更加方便快捷的推广开来,张准让沈凌菲出面,在浮山城兴建了一个活版印刷厂,专门负责印刷各种各样的农业科技书籍。虽然绝大多数的农户都看不懂相关的书籍,不过没有关系,不是有专门的解说员吗?这些书籍,就是为了尽早的形成标准化的解说,以免在技术传播的过程中,出现变形走样。

徐正明轻轻的插口说道:“都督大人,一家一户的,连渔船都买不起,想要对付一个湖泊,不容易吧?”

随着皇太极果断的放弃对虎贲军的进攻,德州和董家堡前线,都暂时安稳下来。根据张准的推断,皇太极的目标,极有可能是冲着朝廷去了。因此,张准立刻从前线赶回,检查春耕工作。重点就是检查青州府的春耕工作。

他站起来,指着前面的田野,朗声说道:“过去,我们大部分人的眼光,都集中在了田地的上面。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是农民们的最高理想。能够拥有一亩三分地,也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均田令的颁布,就是满足他们的这个最基本的要求。”

这一队的人马,正是张准和身边的护卫。他也看到了老田头等人,于是立刻掉转马头,向他们这边奔过来。不过,老田头等人都在田间,阡陌纵横的小路,却是不能跑马的。张准就翻身下马,招手让他们过来。老田头等人急忙从田间出来,上来问好。

在春耕到来之前,农科司的全部骨干,都来到了青州府,指导农业生产。农科司的领导,还是老田头。今天,老田头的心情非常好,无论是说话还是走路,都是乐呵呵的。他一个只知道种田的老人家,居然可以到处走走,传授种田的经验,这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新的一年开始了,他们要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搞好自己的田地,期待今年有个好收成。这是虎贲军占领青州府的第一年,也是《均田令》正式颁布的第一年。青州府的民众,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除了每亩地上缴四十斤的税收,其他的都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的干劲,自然是高涨异常了。

“只有农林牧副渔等多个方面,都全面健康发展,食物才能真正的丰富起来。没有人饲养家禽家畜,我们的餐桌上,就不可能有太多的肉类。没有人出海捕鱼,我们也很难吃到鱼类。我们想要让生活变得更好,想要让餐桌更加的丰富,就要积极的发展农林牧副渔。”

“牧,就是畜牧业,包括家禽和家畜的饲养。副,就是副业,如农闲的时候,出去打打工,赚点零花钱,又或者是打猎、农产品加工、传统手工业等等。渔,就是渔业,包括饲养鱼类和出海捕鱼等方面。基本上,农林牧副渔五个字,囊括了农民的全部生活内容。”

张准微笑着点点头,赞赏的说道:“对!你基本上领悟到了!”

在明朝,好像宋应星这样,不好好的去读书,反而跑到田间地头去看这看那,研究这研究那,在别人看来,纯粹是不务正业。甚至,连哥哥宋应升都觉得,这孩子,绝对是毁掉了。但是来到了山东以后,宋应星却发现,自己的技术,居然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了推广他的技术,张准甚至专门建立了一间印刷厂。这让宋应星感觉到,就算不做官,也未必就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宋应星摇头。

张准沉吟片刻,慢慢的说道:“要说建议,我还真的有一些,就是不知道操作起来有没有困难。要是你们愿意听,我倒是可以详细的说一说。”

宋应星诚恳的说道:“都督大人,只要你的建议是合理的,我们一定会努力去做的。我们别的本事没有,这钻田头地间的本事,还是有的。这一点,还请都督大人放心。”

宋应星和徐正明都是满腹的疑惑。张准年纪轻轻的,还是军户出身,怎么知道的东西比他们这些纯正的读书人还多?根据他们的了解,张准应该是从来没有离开过山东,没有离开过鳌山卫的啊!

“其实,我并不建议,一家子里的所有人,都在田地里埋头干活。我们的一般家庭,都有好几个劳动力,他们应该将每个劳动力充分的利用起来,除了耕田种地,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情。例如,饲养更多的家禽牲畜,或者是种植果树,又或者是出海捕鱼,又或者是手工制作某些器皿用具等。”

努力的稳定自己的思绪以后,宋应星急忙说道:“大人请讲。”

张准点点头,缓缓的说道:“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均田令的颁布,并不是要将所有的人,都全部束缚在田地上。实际上,随着生产机械的不断进步,劳动者的工作效率,会越来越高。以前,一家一头牛,耕种二十亩地,已经是极限了。但是,以后,会有更先进的农具,一个人耕种二十亩地,都完全不成问题。那么,多出来的靠劳动力,往哪里安置?自然是要去做别的事情。”

农科司的人,除了老田头之外,还是第一次见到张准。他们显然很难想象,张准是如此的年轻,比他们的所有人都要年轻。然而,他们在农科司接触到的一些政策,还有传闻,都表明,张准的眼光,是相当超前的,他制定的很多政策,都非常具有前瞻性。

张准含笑说道:“呵呵,没有亲眼见过,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他当然不能承认,自己在四百年后,的确亲眼见过很多的事情。自己的很多说法和做法,都是根据后世的人总结出来的完美经验,抄袭进行的,自然是十分的细致到位。这个宋应星,很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要是解说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的。

张准点点头,赞赏的说道:“你的领悟能力很强,的确如此。我们需要改变的东西,其实不少。既然我们树立了大农业的概念,就要统一筹谋了。有些想法和做法,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其实不然。”

认真说起来,虎贲军发展到现在,也就是两年的时间。用两年的时间,来经营三府之地,显然是不够的。现在的登州府,就有很多细致的工作,尚未完成。青州府更是百废待兴,各项工作,都是刚刚开始。地方大了,处置不到位的事情,会时有发生,这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宋应星期盼的说道:“都督大人,你的话给在下很大的启发。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我们以前的一些做法,一些习惯,一些老传统,都有可能需要改变了?”

真实历史上的李自成,其实也不是没想过发展内政,一方面是军事形势不允许,一方面也是手下没有这样的人才。发展内政和打仗不一样,是要靠文化人的,一味的勇猛,不能给内政带来任何的好处。没有相应的人才,想干都干不了。

“比如说,放火烧林,开荒垦田,以前我们经常这么做,从来没有觉得这样不对。但是现在,我们要想一想。烧掉森林以后,开垦出来的田地,能种多少的东西,能获取多少的利益?而我们要是保存这片森林,又能获取多少的利益?”

张准含笑摇头说道:“没有什么指示,只要你们踏实干活,我就很高兴了。老百姓欢迎你们的到来,说明你们的工作是踏实的。要是老百姓不欢迎你们的到来,说明你们的工作就是轻浮的。”

宋应星明显眼前发亮。

张准点点头,慢慢的说道:“我想说的是大农业和小农业之间的关系。小农业,单单包括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而大农业,却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诸多的内容。农林牧副渔,你听过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我有一炉,可提炼万物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洞房花烛夜,娘子奔向白月光重生:我被糙汉拿命宠仕途权柄离婚后,总裁前妻她悔不当初战神痴傻五年哥哥全部死亡弃妇二嫁,绝嗣王爷又能生了政世间真龙剑第一凤女白今夏顾靖泽从骗子酒馆开始,欺诈诸神!九龙葬天经顾靖泽白今夏小说名字我一个卧底,让我撑起整个宗门?狂傲仙尊四合院:入职保卫科,击毙贾东旭凡修:从背井离乡开始踏仙途离婚而已,林小姐追求者已经排到法国混迹官场:我一草根平步青云穿越成青楼头牌,变成恶毒女配了以死相逼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真千金独美后,全家哭着求原谅!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