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2 / 2)

拉丁海十三郎 / 著

第五小说网 https://www.di05.cc,最快更新 刺明最新章节!

偏偏其他人没有醒悟到其中的道理,还以为崇祯是真的伤心,当真是急得不得了。皇后等劝着劝着,一齐大哭起来。因为皇帝、皇后、贵妃、太子和二位小王都哭,众多随侍的太监和宫女无不哭泣。从殿内到殿外,一片哭声,好像就要亡国似的。

“都是卢象升的错!”

于是,朝会结束,诏令杨嗣昌为五省总理,接替卢象升。

范复粹依然气鼓鼓的说道:“放着好好的张准不用,偏用杨嗣昌!我看北直隶的局势,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朕年年剿贼,天天剿贼,竟得到这样结果!朕非暗弱之君,总在为国焦劳,励精图治,可惜上天不佑,降罚朕躬。朕不茹荤,不饮酒,只求感格上苍,挽回天心耳。你们好不晓事,不明白朕的苦衷!”

“传令群臣!”

一个站在檐下的老太监,曾经服侍过万历和天启,一向不大关心宫外的事,总以为虽然有战乱和天灾,大明江山的根基如铁打铜铸般地牢固。他日夜盼望能亲眼看见国运中兴,此刻忽然知道高阳城的消息,又见皇上如此痛哭,忍不住哽咽流泪,不忍再听,脚步蹒跚地走到僻静地方,轻轻地悲叹一声,不自觉地说道:“唉,天,可是要塌下来啦!”

陈寅看看四周,深沉的说道:“你以为杨嗣昌愿意接管五省总理这个烫手的热山芋吗?那都是皇上的意思!你没看出来?你偏偏还提到张准!皇上的忌讳,就是张准!”

他为着向上天加重“省愆”,不仅“撤乐减膳”,连荤也不吃了。演戏当真是到了十分。虽然他平日非荤不饱,对完全素食很不习惯,但是他毅然下了决心,传谕御膳房,百日之内不要再为他预备荤菜。皇后怕损伤他的身体,率领田、袁二妃来乾清宫劝他停止素食。他摇头拒绝劝解,含着泪叹口气说:

陈寅无奈的叹息一声,跟温体仁告罪一声,也转身走了。

其他的所有大臣,都齐声恭请圣安,请崇祯节哀顺变。

群臣低着头从两旁的石阶上去,到了乾清宫正殿前边的平台,即所谓丹墀。丹墀上有鎏金的铜龙、铜龟、铜鹤,都有五尺多高,成双配对,夹着御道,东西对峙;另外还有宝鼎香炉,等等陈设。群臣一进乾清门就包围在一种十分肃穆与庄严的气氛中,愈向前走愈增加崇敬与畏惧心清,一到乾清宫正殿前边,简直连大气儿也不敢出了。

太监连揭两道锦帘,大家躬身进去。向东,又连揭两道锦帘,群臣进到最里边的一间,才到了皇帝召见他们的地方。崇祯面容憔悴,坐在铺有黄缎褥子的御榻上。榻上放一张紫檀木小几,上边摆几封文书,还有一只带盖的茶碗放在莲叶形银茶盘上。左边悬一小匾,是崇祯御笔书写的“克己复礼”四字。

首辅温体仁急忙说道:“皇上,请节哀顺变。”

天底下,绝对有比张准更厉害的人才!

正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冷漠刻薄被臣下看穿,崇祯才要拼命的哭泣,拼命的表示自己对孙承宗的伤心。在这个时候,别人是万万不能参与此事的,否则,恼羞成怒的崇祯,肯定会连自己都一竿子撸下来。明明是自己做得不对,却总是找臣子来顶罪,这已经是崇祯的习惯性动作了。

温体仁默默的站在案桌的前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今天,他是第一次没有替崇祯圆场。这对于他来说,需要不少的勇气。幸好,他已经想好了退路。好久以后,他才坐下来,整顿笔墨,拿出空白的奏章,端端正正的写道:“臣惶恐告罪……臣年事已高……乞骸骨……致仕……”

先是鞑子连续入寇,将北国蹂躏得不像话,然后是陕西乱军肆虐,始终无法清剿干净。随后是山东又出了一个张准,闹得天翻地覆。现在,居然连三任帝师都死在了鞑子的手中,他的错误决策,也被自己的臣下看穿了。这使得他的雄心壮志,他的忍辱负重,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崇祯想到卢象升的名字,立刻将所有的罪过,都推到了他的身上。皇帝是永远不会出错的,有错的永远都是臣子。要不是卢象升行动迟缓,不及时的救援高阳城,孙承宗又怎么会死?孙承宗不死,他又怎么会在大臣的面前,丢了面子?

温体仁意味深长的说道:“牧之,你困了,回去歇息吧!”

听到张准的名字,所有的大臣,精神微微一震,随后又神情复杂,不发一言。范复粹的提议,当然是好的。董家堡的战果,在场的大臣,基本上都知道了。由张准带领虎贲军西进,解保定府之围,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的问题,乃是张准的附带行动。几乎可以肯定,张准的部队去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地盘。

现在,朝中的各位重臣,要是谁还不明白张准的野心,那一定是化外之人了。张准的野心,基本上可以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形容,张准自己也没有掩饰过。张准打败鞑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打败了鞑子以后,北直隶的地盘,都是他张准的了。张准已经控制了山东,要是再控制北直隶,朝廷恐怕真的只有迁都了。

高阳城失守和孙承宗被杀的消息是十万火急送到北京的。孙承宗遇害,卢象升也知道此事非常小可,当然不敢怠慢,第一时间派人入京奏报。崇祯得到飞奏是在快迸午膳时候。他登时脸色大变,头脑一蒙,几乎支持不住,连连跺脚,只说:“嗨!嗨!嗨!”随后放声大哭。

结果,噩耗传来,他又哭得跟死了爹娘一样,装出一副至纯至孝的样子来,不得不令人从内心里产生反感。套用一句古话,便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生前不关心别人,死后才放声大哭,虚伪至极。内阁的温体仁、范复粹、陈寅等人,一个个都是老奸巨猾的人物,哪里会不知道这一点?

他的家乡,就在登州府的黄县。黄县战斗的时候,张准就住在范复粹的家里。因此,有关黄县战斗的经过,范复粹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范复粹相信,出动张准去对付鞑子,一定是没有问题。张准和他的虎贲军,就好像是一把利刃,可以刺穿所有鞑子的心脏。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孙承宗是崇祯的老师,位极人臣,他的死,对朝廷打击的确很大。但是,孙承宗就算位极人臣,也依然是一个臣子,即使是崇祯的老师,也没有必要表现得如此的夸张。崇祯皇帝如此的震怒,其实是包含有私心的。

孙承宗乃是帝师,这帝师的情分,有如父子。崇祯又事事要标榜自己的至孝,自然要为孙承宗处理后事。令他揪心的事,孙承宗全家,包括六个儿子,两个侄子,十二个孙子、侄孙之类的,都全部罹难了。现在,前方连孙承宗的旁系亲属,都暂时没有找到。这个消息,又让崇祯的至孝形象,受到极大的打击。

朕绝对不信!

午膳时候,撤去了照例的奏乐,将几十样菜减到十几样,叫做“撤乐减膳”,表示国有不幸,皇帝悲痛省愆。崇祯正在用膳,忽然又想起高阳城的事,悲从中来,簌簌泪下,投著而起。原想午膳后休息一阵,方去禀告祖宗神灵,现在实在难以等待,他也不乘辇,步行去奉先殿,跪在万历的神主前嚎啕大哭。

而其他的大臣,对于朝廷官军的战斗力,都是有所耳闻的。对于王坤和高起潜等人的能力,更是知之甚详。在他们看来,明军就算全部扑上去,也未必能够干掉鞑子。鞑子都是骑兵,来去如风,明军根本包围不住他们,一旦出击,还有被鞑子各个击破的危险。

为了掩饰自己的虚伪,崇祯有心给孙承宗风光大葬,偏偏国库又十分空虚,侯恂一张死人脸,拿不出多余的银子来。崇祯只得在宫中筹款。他自己拿出体己银子一万两,皇后拿出四千两,田妃三千,袁妃二千,太子一万,慈庆宫懿安皇后一千,加上慈宁宫皇祖宣懿惠康昭妃和皇考温定懿妃各五百,共凑了三万一千两银子,命司礼监太监王裕民前往高阳城,寻找孙承宗的亲属,妥加照顾。

次日,即正月二十六日,上午辰时刚过,几位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各科的给事中,都奉召进宫。他们先在皇极门内的金水桥外会齐,穿过宏政门、中左门,到了右后门。门内就是皇帝经常召对臣工的地方,俗称平台。

“又是张准……”

对于自己的老丈人做的好事,崇祯自然是一无所知。现在的他,有一大堆的事情需要处理。他的心情,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时好时坏。他还没有从孙承宗被杀,还有北直隶一片糜烂的伤心中完全的恢复过来。但是偶然间,他又会处于极度的自信当中,认为自己还可以力挽狂澜,恢复昔日明国的辉煌。

皇上耍赖皮了,他还要说些什么?

因此,可以这么说,孙承宗曾经是三个皇帝的老师。这也是崇祯如此伤心的原因。三任帝师,最后竟然不得善终,这对于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大的打击了。要说这个时候,崇祯的内心里,没有一点后悔,那也是不对的。要是知道孙承宗会真的被杀,他是会考虑派遣京师出动的。只可惜,他当时还有幻想,觉得高阳城能够支撑到卢象升的到来。

被杀死的乃是孙承宗,并不是皇室的成员,崇祯为什么要去万历皇帝哪里哭?原因很简单,孙承宗是万历皇帝引导进来的,最先是在詹事府做事,随后被万历指定为朱常洛的老师。朱常洛就是短命的泰昌皇帝,崇祯的老子,登基个把月就一命呜呼了。结果,孙承宗就做了天启帝朱由校的老师。朱由校驾崩以后,孙承宗又做了崇祯的老师。

伤心过后,崇祯还得勉强提起精神,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昨夜传谕说今日在此召对,但这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位太监在此等候。他对众官员说,因御体偶感不适,改在乾清宫中召见。于是这一群朝臣继续往前走,绕过建极殿的背后,进入乾清门。门外有两个高大的鎏金狮子,左右各一,在太阳下金光闪烁。

崇祯感觉自己的嘴巴,非常的苦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相关推荐: 道界天下凡修:从背井离乡开始踏仙途战神痴傻五年哥哥全部死亡混迹官场:我一草根平步青云以死相逼离婚而已,林小姐追求者已经排到法国第一凤女全球降临空岛:开局抽取神级天赋从骗子酒馆开始,欺诈诸神!九龙葬天经顾靖泽白今夏主人公的小说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狂傲仙尊我一个卧底,让我撑起整个宗门?重生:我被糙汉拿命宠仕途权柄诡异你别跑,让我氪个命神话版三国之邪神降临顾靖泽白今夏小说名字政世间白今夏顾靖泽穿越成青楼头牌,变成恶毒女配了强龙出狱叶辰吴云肖雪燕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1 第五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简体版 · 繁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