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国将那个倒霉的家丁拉出去,两个战士将他往地上一摁,杨伟国就在背后举枪。
两天后,林仁杰再次到来。
张准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三百户的匠户,对自己来说,是那么的重要。
很快,十六个家丁被拉到张准的面前。
“林大人,你说我会答应吗?”张准冷冷的说道。
其实,谁都知道,这些匠户对赵寅英来说,根本就是巨大的负担,他想扔掉都来不及!将这些匠户交给张准,赵寅英一点损失都没有。相反的,他还可以吃这三百人的空额。赵寅英之所以这么做,还是想从李成栋这里捞点油水。反正,被扣着的主要人物,乃是李成栋的侄子。最着急的,肯定是李成栋。
糟糕!
“告诉赵寅英,他要是不答应,本府就一本参到御前,看看他怎么解决此事。”孙之獬也发狠了,直接让人给赵寅英带话。他的后台是首辅大人温体仁,李成栋的后台是三边总督洪承畴,联手收拾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还不是小菜一碟?
“我是赵大人的远方外甥!”
随着精盐生意的扩大,利润的增加,对各方的吸引力,肯定会同时增加,风险肯定会同步增加。杨锐锋说的没错,精盐的利润,的确令人疯狂。为了获得这个巨额的利润,潜在的敌人,什么样的手段都能涌出来。没有强大的武装,根本不可能守住精盐的利润。
所有的家丁,都倒吸一口冷气,人人脸色煞白,连呼吸都忘记了。
这一次,他带来了令张准满意的答案:
双方同时商定,七月初二,在白沙河交换人员。
一声枪响,血花飞溅。
林仁杰无奈,只好带着被枪毙的家丁尸体返回鳌山卫。
但是,李成栋想要不给一点好处,就让他答应张准的条件,赵寅英又拉不下面子。他总想着,自己好歹是正三品的卫指挥使,怎么能让你们指挥的团团转?你李成栋急于要回自己的侄子,那给我一点好处,也是常理吧?你怎么能一毛不拔就要我放人呢?
该死的手工生产。
战斗力无法大幅度的提升,护卫队在面对外来压力的时候,就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果然,赵寅英对李成栋的要求,不是非常的配合。赵寅英只答应,按照俘虏的人数,进行交换。换言之,他只愿意给张准一百一十六个人头,还包括老人、妇女、孩子在内。这样一来,张准能够利用起来的工匠,可能只有三四十人,根本不能满足需要。张准需要大量的虎贲铳,需要大量的鹰眼铳,三四十个工匠,能顶什么事?又不是三四十台大型机器!
“更多,那是绝对不可能了。”林仁杰重复赵寅英的话。
“林大人,辛苦了。”张准面无表情的说道。
杨伟国端着虎贲铳进来,大声回答:“到!”
其他的家丁,也是浑身一震。
“砰!”
护卫队没有办法迅速装备虎贲铳,战斗力就无法大幅度的提升。
“我!”
想安安稳稳的赚钱,怎么可能?
张准冷冷的说道:“将鳌山卫的家丁都拉出来!”
难怪王世新要栽在他的手中!
“是我!”
张准这小子,居然这么狠!以前还真是没发现!
该死的工匠。
六月底,林仁杰再次来到了浮山城。
张准冷漠的盯着林仁杰,冷冷的说道:“我有谈判的诚意,但是赵大人没有。既然如此,那我从现在开始,每天都枪毙一个家丁,直到赵大人答复为止。”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将赵大人外甥的尸体带回去,跟他说,我说话算话。三百户匠户就是三百户匠户,少一户都不行!大不了,大家一拍两散!”
孙之獬也有些发火了。
三百户匠户,根本不值钱。全部送给张准,也无关紧要。反而,一千多人扔到浮山城去,还可以加重张准的负担。孙之獬深信,浮山城储备的粮食,是不可能支撑到十月份田地收获的。这时候张准的人越多,粮食的负担就越重。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这些军户,他们同样会起来反对张准。只要军户们对张准不满,张准就等于是死路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