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浮山所军户们的钱粮,在拖欠三四个月以后,还有发放的可能,大家咬紧牙关熬一熬,勒紧裤带拖一拖也就过去了。然而,随着辽东战事的不断紧张,还有陕西民乱的越来越激烈,这个钱粮,是拖得越来越久了。去年三月份的钱粮,到现在都还没有发放呢!
张准没好气的说道:“别胡说八道!过来,帮我磨一磨枪尖,将上面的锈迹都磨干净了。枪杆也要好好的洗刷一番,将上面的灰尘都弄干净。”
“这……”
张准说道:“标枪。”
和耗子完全不同,杨家的长子杨锐锋是非常老实的一个人,勤恳能干,起早贪黑,二十来岁的人,看起来好像已经四五十岁的样子,满脸的皱纹和风霜。因为长期和海盐打交道,双手早就开裂了,好像是千年老树的树皮。杨凯德觉得最对不起自己儿子的事,就是到现在都还没有能够给杨锐锋娶一门媳妇。
杨锐锋木讷的回答:“三斤吧。”
“伯伯,我知道了,我不会的。”张准非常肯定的回答。
“玉麟,不要做傻事,不要逞匹夫之勇!王世新的爪牙很多,杨昆和黑豹,都是一等一的恶霸,身边的打手又多,你一个人是绝对打不过他们这么多人的。要是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是对不起死去的老四兄弟啊!我可是答应他,要好好的照顾你的啊!”杨凯德不知道看出了些什么,反复叮嘱张准。
张准无言的点点头。
张准忽然反应过来,侧头看着耗子,好奇的问道:“小丫最后那句话什么意思?什么叫没有鱼也没有关系?”
“二楞,我们去捞鱼吧!”
准备好柴火以后,耗子将捞网拿起来。
煮盐,是没有田种的军户们选择最多的谋生出路。浮山所三面环海,杨家屯距离海边最近,海水里有的是盐。崂山的花草树木也是免费的,使劲儿的拉回来,晒干了就是柴火。在海边支起几口大锅,装上海水,点燃柴火,将水分熬干,就可以得到盐巴了。
这么粗的长矛刺下去,鲸鱼都要被刺死了。
杨凯德这才略略放心。
屋外没有发现,进屋。
张准懒得理他,随口问道:“有标枪没?”
“行了!走吧!”
张准提起长矛,朗声说道。
张准轻微的愣了愣,下意识的问道:“你……以前从来没有抓过鱼回来?”
耗子茫然的说道:“什么标枪?”
耗子的脸色顿时不自然起来,言不由衷的说道:“她是看我没本事捕鱼,才这么说的。我今天一定要弄一条石斑回来,让小丫见识见识我的厉害。”
没有专业的打渔工具,军户们只能各出奇招,因地制宜,自己制造捕鱼工具。捞网是最常见的,一般都是用破布做成。耗子的捞网已经破旧不堪,中间穿了好几个大洞,他用树藤将破的地方缠绕起来,勉强补住。但是一不经意之间,树藤散开,破洞又晃晃荡荡的出现了。
磨一磨枪尖,不是因为扎鱼的需要,而是因为枪尖上都是锈,要是刺入鱼体内,留下锈迹斑斑,这鱼还要不要吃了?
耗子大事干不来,这点小事做的还算妥帖,他仔细的将枪尖上的锈迹都全部磨掉,又洗干净枪杆上面的灰尘,这才将长矛交给张准。
但是,如果杨凯德更加细心一点,肯定会觉察到,张准的回答,实在是太快太响亮了一点。是的,张准的回答,完全是敷衍性的。在前世,老父亲同样有过这样的劝阻,最终的结果……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有了这样的教训,张准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没办法,军户们只好自谋出路。
耗子说道:“我知道,我们不下水。”
说罢,做了个扎鱼的动作。
张准说道:“就是……扎鱼用的!”
给军官们种田,是最常见的谋生方式。换言之,就是给军官们当佃户。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并不是每个军户都具备的。只有那些愿意拍千户、副千户、百户大人马屁的军户,才有这个资格。比如说,杨家屯的隋明益一家,就是给王世新种田的。这样的军户每个屯大概十几户,并不占主流。尤其是最边远的杨家屯,给人当佃户的军户很少。
耗子笑眯眯的说道:“好嘞!”
吃肉,吃猪肉,吃羊肉,吃牛肉,对于贫穷的军户们来说,乃是奢望。猪肉五十多文钱一斤,相当于五六天的煮盐收入了,贫穷的军户们根本吃不起。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买上那么一小块,还要预先煎油,留作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备用。当煎完油以后,剩下的油渣,才能每个人分几小块。因此,军户们要沾油腥,最后还是要打大海的主意。
换言之,他绝对不会再“冷静”,再忍让!
贫苦的军户们,经常流行换亲。就是你将你的女儿嫁给我的儿子,我将我的女儿嫁给你的儿子,双方都不要彩礼什么的。杨映菡长得好看,又善解人意,登门提出换亲的军户不少,但是杨锐锋坚决拒绝拿自己的妹妹换取媳妇,这件事于是就拖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