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找国子监借人
西苑,内湖之侧。
“轰!”
伴随着一声沉闷的炮响,待到炮弹落地后,就有一小卒举起一面红色的旗子,摇动了起来。
“启奏陛下,五百步。”
在皇帝的身侧,就有一个专业的炮兵报告道。
“找到规律了吗?”
伸出一只手搭在眼睛上方,看着远处的炮点,朱由校向身侧的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问道。
“回陛下,根据这些天的试炮,臣发现射程与火药质量、火药数量、炮身的倾斜等等都有相关。”
听到皇帝的话,前顺天府丞,现石景厂厂监毕懋康当即就道。
“陛下新做规定,每次炮击,都使用定量的火药,现在影响火炮射程的也只有炮身的倾斜了。”
“臣略有所悟,但还需要再多试试。”
“嗯。”
听到毕懋康的话,朱由校点了点头,看向身侧的另外一人。
“孙元化,你呢?”
“回陛下。”
被皇帝点到名字的孙元化还在思考,先是一愣,随即道。
“臣也觉得炮弹发射后的远近距离是和炮身的倾斜这些,都有相关,但也需要试验计算。”
“此外,臣还需要向徐尚书请教一二。”
“徐尚书学识渊博,多请教请教,总是没错的。”
闻言,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两人放轻松。
“找到这个规律的事,就交给你们二人了。”
“不要吝啬火药,多试试,你们对炮弹规矩的预测越是精准,士卒们用起火炮也就越是方便。此事若成,伱二人当计一大功。”
“万不敢有负陛下所托。”
听到皇帝的鼓励,毕懋康与孙元化二人当即拱手道。
“此外,朕还需要你们给朕研究的弄个东西出来。”
“请陛下吩咐。”
听到皇帝的话,孙毕二人连忙拱手道。
“朕需要你们给朕弄一个能够引火的小管,大概就是这么大。”
从袖子中拿出一枚用木头削出的模型,交给二人,朱由校吩咐道。
“在这个木管中装填药物,后缀一绳,拉绳之后,木管前端放出火焰,火焰不需要多么的猛烈,但要能在刹那间点燃火药,而且足够的迅速。”
(猜猜这是什么)
“这?”
听到皇帝的话,两人对视一眼,不知道皇帝的意图。
“试试,若是能做的出来,两位必然青史留名。”
“臣等不敢。”
听到皇帝的话,两人慌忙拱手道。
“臣等一定竭力而为。”
“嗯。”
点了点头,待太监将他做出的模型交给二人后,朱由校双手背在身后,在西苑里转悠了起来。
也不知道哪个傻缺传的谣言,说西方炮兵个个都是数学大师。
说这话就不动脑子。
能用炮表解决的问题,何必让耗时耗力的让士兵去学成数学大师呢?
简简单单总结出个公式就行了的事情嘛。
经过专门训练的炮兵,通过目测敌军推进的速度、方位,再配合一张炮表,就能够实现指哪儿打哪儿。
不过,做到这点首先就需要规格化和标准化,这一点是朱由校目前正在尝试的。
就在朱由校思索火炮的发展时,有小太监来到他的身侧道。
“皇爷,吏部尚书周应秋与顺天知府董应举求见。”
“他们?”
闻言,朱由校皱了皱眉毛。
这两人又有什么事情?
“让他们在书房等朕。”
“奴婢遵旨。”
那小太监闻言,连忙前去让人在御书房准备。
待皇帝来到御书房时,周应秋与董应举两人早已在此等候。
“臣等恭请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