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会儿乡官对于朝廷新政治的宣告,袁世振默默的带着卫士离开。
如今人口膨胀,但到底是没后世那么夸张,一个省会城市能给你塞进去一两千万人。
就算这是京城附廓县城下的乡,乡人口至多就是个几千。
一个乡长/镇长,一个治安官,外加一个从本地挑选出来的乡佬。
再给分发上两把钢刀、三把长枪,三把弓\弩,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一场大浪淘沙的游戏。
强者,崭露头角,落入上层的眼中,得到更好的地位。
而弱者,则只能随波逐流,原地打转,乃至于连原本的位置都坐不稳。
朝廷这次选出的这些个乡官,就和李云龙手底下的工作队一样,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李云龙手下的那些人,包括二营长张大喵在内,出去的时候,甚至于只有三五个人,两三条枪。
可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他们却是能有个成千上百人,乃至于弄到意大利炮【狗头jpg】。
一个乡,再是小,那也是有着三五千人。
这不是三个人就能玩的转的,能不能用有限的预算,达到预期目的,能不能团结当地的青壮,从那些个当地豪强的手中将该收上来的税收上来,就是考验他们的本领了。
当然,朝廷也是给了支援的。
举报当地违法大户,锦衣卫是会下场的。
此外,朝廷在死人之后,是会派军队下来清场。
杀鸡儆猴这种事儿,能有,但不能常有。
刀这玩意儿,架在脖子上的时候才是最痛苦的。
当袁世振大清早的就在下乡时,朱由校这个皇帝在干什么呢?
在懊悔。
真的在懊悔。
看着床上的落红,朱由校就忍不住抽自己一巴掌。
没忍住,擦枪走火了。
随着纱帐外隐隐透进青光,天色渐亮。
知道昨夜发生了什么,今日也没人没个眼力见的来催皇帝起床。
回想起夜里的旖旎风光,朱由校忍不住砸吧了下嘴。
虽然是违背了自己的想法,但这个回味感是怎么回事儿。。。
低头看了一眼跟八爪鱼一般缠着自己的徐婉儿,白白软软的身子紧紧地贴着自己,精致的小脸挨在自己胸口,闭着的眼角尤见泪痕。
也不知道是被朱由校的动作,还是风吹。
徐婉儿的半个玉背在鸳鸯被的大红色映衬下,是那么的白皙。
一阵凉意袭来,伴随着“嗯――”的一声娇嘤,徐婉儿方才强睁眼睛,入眼就看到了皇帝那张无辜的脸。
蓦地想起昨夜里的曲意承欢,徐婉儿瞬间睡意全无,满满的潮红升起到脸上。
就算是时常被皇帝抱着睡觉,但这真的办事儿后,却也觉得煞是得羞人。
剩下的事自不多说,待皇帝洗漱结束,批完奏本,开始每日看书没一会儿,袁世振就来汇报自己的下乡经历。
听完了汇报,挥手让对方离开,朱由校陷入了一阵沉思。
有件事儿崇,祯到死都没明白。
大明的根基是什么?
是以宗族礼法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吗?
是以官员大户为基础的利益分配吗?
扯淡。
大明的根基是吊民伐罪,驱除鞑虏,复我中华。
突出的就是一个爱民。
从朱元璋为大明制定国政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出这点。
无论是伐山凿石之禁,还是低税养民,都是为了给底层百姓减负。
而现在,这条政策,又将被提出来。
国政、国基、国本。
想到国本,朱由校突然转头看向刘时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