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此事朕让锦衣卫去做。”
“陛下,何事?”
闻言,黄克瓒说是要交给锦衣卫,当即有些焦急的问道。
皇帝要用特务组织,这个还是要打听下的。
“同意互市,然后暗中派遣细作去劫杀、下毒、烧荒、散布流言,让科尔沁与内喀尔喀诸部打起来,甚至于察哈尔诸部也要参与进去,兵部能做到吗?”
“这。。。”
闻言,黄克瓒眨了眨眼睛。
这可有些为难人啊。
这种派遣细作的事儿,大明貌似还真的只能由锦衣卫去做。
想着,黄克瓒摇了摇头道。
“做不到。”
“那就去吧。”
闻言,朱由校也没多说什么,示意黄克瓒离开。
待到其走远后,朱由校忍不住又将舆图翻了出来,回忆起大明历代的赫赫武功。
对于蒙古诸部,或者说前元余孽的问题。
大明的态度是随时间变化的。
朱元璋驱逐鞑靼、恢复中华的故事,都是知道的。
洪武元年,徐达、常遇春等人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北逐元廷。
洪武三年,徐达、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五人组成天团,第一次北伐,一战打的北元再无成建制的军队。
此时,大明对北元的政策是大开大合给我干挺丫的。
但紧接着,就是一场惨败。
洪武五年,徐达、冯胜、李文忠三路出击,意图在和林会师。
然后,徐达的主力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东路军得失相当,仅冯胜的西路军获胜。
至此,朱元璋就改了对蒙古的策略,以守为主,然后进行用钝刀子割肉的办法,进行小规模消耗战。
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以蓝玉为大将军,郭英、唐胜宗为副,大军出师北伐。
经千里奔袭,明军在捕鱼儿海围歼北元朝廷,这一战彻底打掉蒙古王庭,蒙古诸部直接就被打散,各部分家过日子了。
而这之后,还有两次北伐,而主将,则是辣个蓝人——朱棣。
朱棣靖难成功之后,大明内部需要一段时间进行修整,或者说适应新的皇帝,对北策略选择了暂缓进攻。
然后,蒙古人就狂了起来,永乐七年,本雅失里杀大明使臣。
朱棣一看,噢哟,在我的面前,不允许有这么狂妄的人存在。
杀使臣,你这是希望得到一个不死不休啊。
于是,朱棣以靖难名将淇国公丘福为帅,佩征虏大将军印,让他与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率军北伐。
然后,丘福贪功冒进,拉着军官团上去送了一波。
一场战役,战死一个国公,四个侯爷,军官团全军覆没。
收到败讯的朱棣差点儿没气死,五个人一起,战败除名,爵位虢夺,全家都被送到琼州去打渔了。
你死不要紧,你不能拉着军官团一起去送啊。
这战绩,在前半辈子一直都在跟着徐达锤蒙古的朱棣眼里,着实辣眼睛。
然后,朱棣火气顿时就上来了,亲自率军北伐,紧接着就是迁都。
将领不行,我就自己上。
至此,拉开朱棣五征大漠的序幕。
此时,大明对蒙古的政策就变成了草原上谁狂盘谁。
到了宣宗、正统初期,大明的军队依旧强悍,能连连对蒙古出重拳打击。
然后,朱祁镇亲政,叫门天子成形,后面的事儿就不用说了。
从天顺年间开始,蒙古再次做大,大明落入守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