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少,太少
看着赵晗的样子,朱由校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鼓励道。
“做的到,朕相信你能做的到。”
说着,朱由校出声问道。
“目前,宝泉局产量上不去,问题出在哪里?”
“限制产量的主要是辊压机不够。”
听到皇帝的话,赵晗心里虽然苦,但也只能收起自己的苦瓜脸,给皇帝汇报道。
“目前,压印机的钢印问题已经解决,预估可用来压印三千万枚银币。”
“但辊压机的数量,限制着每天产出的银胚数量。”
“辊压机。”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
“朕若是没记错的话,现在宝泉局用的辊压机,是以前兵仗局用来压制盔甲的吧?”
“回皇爷,确实如此。”
听到皇帝的话,特意被喊来开会的王末回答道。
“年前兵仗局向石景厂搬迁时,因为辊压机搬起来不方便,故而就将部分辊压机借给了宝泉局,这些日子,宝泉局出钱,将那些辊压机买了下来。”
“嗯。”
点了点头,朱由校好奇的道。
“为什么不再多制造一些辊压机呢?”
“回皇爷,这个恐怕有些困难。”
闻言,王末的脸上浮现出难为之色。
“这些辊压机都是以前的工匠留下的,这些年,工匠不受重视,很多东西已经没有人会做了。”
“宫里的工匠不会做,就到外面去找能工巧匠。”
闻言,朱由校皱了皱眉头道。
“朕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去请工匠,按劳给薪,朕就不信,我大明居然有造不出来的东西。”
“奴婢明白。”
听到了皇帝任性的话,王末无奈,也只能躬身说道。
花钱去请人吧。
花钱要是请不来。
他舍下面子,去找趟魏大珰,让东厂去请吧。
“尽力而为吧。”
见到王末艰难的答应,朱由校却也只能无奈的叹气一声。
“你们难,朕也难,都不容易。”
欠下的账太多了,这本应该是当年张居正定白银收税时候就应该做的事情。
直到现在,晚了四十八年。
这账,根本就不是短短十年二十年能还的清的。
要知道,这西班牙人没落了,下一个来的就是海上马车夫荷兰了。
虽然这些个商人做事儿不太靠谱,能干出荷兰商人买英国股票的这种事儿来。
但他们的运输能力,是要比西班牙强上太多的。
这若是将来这帮孙子再成规模的运输白银过来。
那日子可真的就没法过了。
没法过到什么程度呢?
大明天启年间,京城一石粮一两银子。
清中雍正年间浙江粮食翻到了三两银子一石。
“陛下,这银子可以铸币,为何不用金子铸币呢?”
就在赵晗松了口气的时候,毕自严突然又拱手说道。
“金价比银价更是要高,若是用金铸币,想来需要铸造的银币也就少了多。”
“金币?”
闻言,朱由校忍不住抬起一只眼皮看了看毕自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