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也不知道名字起啥了
傍晚时分,南海子校场之上,一千多人围着大大小小的篝火,正在喝酒。
坐在小马扎上,看着眼前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没脑袋麋鹿,朱由校一阵喃喃自语。
“罪过,罪过。”
这吃的也不知道是几级国家保护动物。
因为他的一句许天子苑中射鹿,结果人家就遭了殃。
麋鹿,又称四不像、麈(zhu三声)、大卫神父鹿。
额,最后一个勾掉。
麋鹿曾今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由于气候和人为因素,东汉末年就已经接近绝种,最后一支记载于史册的大规模种群,应该是阳平关之战时,大晚上跑出来帮曹老板冲破张卫营垒的那群。
自此之后,麋鹿的记载就渐渐变少,一直到元末,那群喜欢打猎的蛮子,让人将仅存的麋鹿捕捉运输到皇家猎场,以供游猎。
而这个猎场,就是南海子。
大明皇帝没那个喜欢游猎的闲情爱好,故此南海子中的麋鹿大大小小有六群,很是庞大。
前些日子,皇帝闲的没事时做让人专门数过,少说也有个两千多只。
啥?为啥清初只有两三百只了?
一个是受战乱影像,另外一个就是你大清自称是骑射民族,闲的没事做就在南海子打猎,它能不少么。
“陛下请用。”
当肉终于烤好,就有小太监端着切好的烤肉来到朱由校面前。
“众将士先食。”
见状,朱由校一挥手,颇为大气的道。
“末将等谢陛下隆恩!”
听到皇帝的话,围坐在皇帝眼前篝火旁的众将连忙高声呼到。
在他们的带领下,一众人纷纷呼喊了起来。
听着周围人的高呼声,朱由校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开吃。
四位将军,一下午时间,一袋箭,打回来了二十一头麋鹿。
每个从辽东回来的人,也只能分到小小的一块。
数量虽然少,但吃的人却是兴奋。
麋鹿啊,别说吃没吃过,就是秦邦屏这些个中级将领,见都没见过。
割下一块肉,撒上白花花的食盐,就着煮熟的白粥,就是一顿天子御赐。
就在朱由校拿着刀子替徐婉儿割肉时,刘时敏正带着太监挨个摊子收鹿尾。
这玩意儿是宫内做拂尘的原料,可不能让这些大头兵给带走。
“陛下重兵事,好武功,能礼下士。”
在篝火的角落里,看着可谓是“琴瑟和鸣”的帝后二人,孙如游手中拿着柄解腕尖刀对孙承宗忍不住说道。
“陛下于南海子练兵,颇有昔年武宗得江彬之助,京城练兵之风啊。”
“嗯。”
正咀嚼着一块鹿肉的孙承宗闻言,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没发表什么意见。
这话就不对,是他这个帝师兼封疆大吏能回答的吗?
江彬是谁?
大同游击将军,武宗握住军队的抓手,外四镇边军与京营互调的先导,正德的宠臣。
在武宗驾崩后让杨廷和与张太后给办了,但后续继位的世宗嘉靖从未明确评价过江彬。
而且,杨廷和与张太后,在嘉靖手里可都没落的个好啊。
这你让我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见到孙承宗不回自己的话,孙如游眼珠子一转,又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孙公虽为讲筵官,至今未给陛下讲经,然陛下博览群书,通古达今。”
笑眯眯的看着孙承宗,孙如游颇为好奇的问到。
“不知道孙公昔年为陛下开蒙之时,所用何书啊?”
“当然是四书五经、春秋左传之类的了。”
听到这个问题,孙承宗眼神一闪,顿了一下后,淡淡的道。
“原来如此。”
听到孙承宗的话,孙如游恍然的点了点头。
孙承宗的话说了就和没说一样,但也表达了他的意思。
皇帝书读的杂,不是我孙承宗的锅,是皇帝自己读的。
就在二孙闲聊时,朱由校将切好的鹿肉递给徐婉儿,笑着问道。
“麋鹿肉,以前吃过吗?”
“谢陛下。”
对皇帝谢过恩后,徐婉儿才从皇帝手中接过碗,小声的道。
“婉儿从没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