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朱由校转头对站在暖阁内的丁修道。
“你带锦衣卫从旁辅助,谨防贪污受贿、私相授受之事。”
“臣遵旨。”
闻言,丁修连忙兴奋的拱手道,对于能再次接到任务很是高兴。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出身戚家军,皇帝看在已故戚少保的份上,虽然上次他把差事给办砸了但皇帝却没怪罪于他。
“完成户籍新编后,废除坊厢制。”
“做事的时候,你们要注意总结。待顺天府改制有所成效之后,将之列入新法,一起推行天下。”
“臣遵旨。”
听到皇帝对于厢坊制的表态,董应举拱了拱手道。
“陛下,我大明实行户籍分类之制,此次统计户口,是否需要全部统计。”
这个时候,袁世振又开口道。
“户籍。”
听到袁世振的话,朱由校陷入了一阵沉默,心里暗自骂娘。
朱元璋这厮造孽,好的不学坏的学。
户籍分类这玩意儿是从蒙元那儿学来的,对户籍分门别类,初看起来,这的确是个治理天下的好办法,集中力量办大事儿嘛。
比如,朝廷要修建皇宫、城池,兵部要造兵器等等,这都需要工匠,于是,匠籍就有了。
此外,还有负责打仗的军籍、负责缴税纳赋的民籍、以及最为不堪的贱籍。
办法听起来是个好办法,但没考虑到人是会变的。
当然,大明走了这么多年,也不是没变。
张居正改革时,戚家军的募兵制是对军籍的改变;允许匠户以银代役,是对匠籍的改变。
随着近三百年的时间下来,户籍分类管理,早就失去了最早的作用,反而成了滋生贪腐的温床。
可能唯一管理的好的,就是贱籍吧。
“朕记得,军籍是由卫所管控,匠籍是工部,贱籍是教坊司吧。”
“回陛下,确是如此。”
闻言,袁世振点了点头。
“昔年太祖的分籍之法,如今已经不再适用。从这次顺天府改制开始,各种户籍都废了,统一为民籍吧。”
挥了挥手,朱由校有些无奈的说道。
“若是朝廷用工,亦或礼部用乐,该当如何?”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言站出来问道。
“依西山矿场之制,让各部门计算工酬,按劳给薪。”
闻言,朱由校不在意的道。
“那贱籍?”
突然,周应秋又突然出声问道。
“贱籍?都有哪些?”
“现存贱籍分类比较多,主要是顺天府的乐籍、江浙之地的惰民、山陕之地的乐户、广东的疍(dan四声)户、浙江的九姓渔船、安徽的伴当、世仆、江苏丐户等。”
“以及,部分被抓到西山挖矿的丐籍。”
负责管理户部,对于这个问题,还是由户部侍郎袁世振回答。
“。。。”
沉默了一会儿,朱由校扭了扭脖子。
“朕没记错的话,乐籍多是犯官后裔吧。”
“回陛下,确是如此。”
“除了贱籍,其他各籍悉数废除。”
伸手挠了挠自己的头,朱由校陷入一阵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