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个废了驿站系统,然后让中央朝廷成了笼子哑巴的崇祯十八年。
相比于崇祯,他这个天启的大明虽然颓废,但还没到威严扫地的程度,有着足够的容错空间。
就在皇帝出城时,京南的客栈之中,此时可谓是热闹非凡。
其他各地的商人,都在边上用看乐子的心态看着中间正在相互结账的北直隶盐商。
“李掌柜,七千份小盐引,我这就跟您做交接了。”
“赵掌柜,这是六万两银子,请查收。”
一众商户相互之间都在相互交接物资。
该出盐引的出盐引,该出银子的出银子,没足够的银子也能用商铺之类的进行抵押。
大伙儿背后都是有人的,没那个说活得不耐烦了赖账。
再说了,都是一个层次的人,相互之间也是遵守规矩的。
不遵守规矩的早就不知道尸骨埋哪个阴沟里了。
“都打听清楚了?”
转头看向身侧的长随,范进雄问道。
“回东家,打听清楚了。长芦的产盐都分完了。”
“十二府两州,选出了十四个商户,都是本地人。其他盐商如今在库之盐不管,但限期三月要售完,今后不得再继续销售食盐,手中的盐引也要平价卖给其他商户。”
“三月之后,户部就会行文各地官府,颁发准售牌匾,要求他们打击非法销售的商户。”
“盐场呢?有说什么时候开禁?”
“盐场开禁之事,还没通知,只说是待巡盐司、锦衣卫到任后就会开禁。”
“锦衣卫?”
闻言,范进雄就是一惊。
盐政一向都是文官的利益地盘,怎么会允许武官,或者说宫里皇帝的特务组织来插上一手。
“这个就不知道了。”
闻言,那长随无奈的说到。
“现在的京官一个个都不怎么敢收银子了,我也是从一个户部文书那里打听来的。”
“嗯,我知道了。”
点了点头,范进雄戴着枚碧玉戒指的手搭在了二楼的栏杆上。
看着下方正一团和气的交接物资的商户,眼神闪烁,不知在想着什么。
虽然他们范家的主业是出口业务,但盐商这事,他们必须要插上一手,给自己留条退路。
他们范家,或者说山西八大家如今是在鸡蛋上跳舞。
当年依靠走通李成梁的路子,通过燕山通道运输物资到辽东,经沈阳运输到建奴地界,换取山货,再走锦宁走廊运输到北直隶贩卖获利。
但自从熊廷弼到了辽东后,对于走私行为的打击一天比一天严厉。
他二弟范进财带着商队整个神秘失踪后,范进雄心中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现在跑商辽东这条路算是断的差不多了。
就在范进雄思考的入神时,大堂中间的李长贵看着正在称量银子的伙计,从袖口中摸出一枚银币,看着叹了口气。
“哎,也不知道这银币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啊。”
“你也有啊?”
站在他身侧的王掌柜看到李长贵手中的那枚银币,当即眼睛就亮了。
“借我看看。”
“嗯?这有什么好看的?”
闻言,李长贵有些摸不着头脑,将银币递给了王正德。
“嗡~”
从李长贵的手中接过银币,王正德非常熟练的两指夹着,吹了一下。
而后,一阵蚊鸣就传了出来。
“你家有多少?”
享受的听了听银币的嗡鸣,王正德看向李长贵问道。
“伱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