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辽东改制的序幕
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了今天,年就算是过完了。
值此佳节,熊廷弼却没在过节,而是一个人在经略府中翻看着皇帝给他的小册子。
他是湖广人,这次到辽东来,老婆孩子都没跟着。
“经略,内喀尔喀蒙古使者传来消息,他们的盟主宰赛被建奴给放了回去。”
就在熊廷弼读皇帝的小册子读的入神时,步兵游击将军茅国器进来汇报道。
“嗯?宰赛被放回去了?”
闻言,熊廷弼抬起头,一脑门的问号。
“建奴想干什么?拉拢内喀尔喀诸部?”
看着下方躬身行礼后,就矗立在堂中的众将官们,杨镐忍不住用只能用两人听到的声音向孙传庭抱怨道。
割首记功,从商鞅搞出来后,就被历朝历代沿用,清朝毛隆保的《见闻杂记》有这样一句话:乡亲,我苦甚,无钱用,愿借尔头,可领五十两赏格。
“这次内喀尔喀的使者来,是想要问问,今年他们若是继续袭扰建奴,每年赏银万两,在广宁互市的事儿,还算不算数。”
三枚属于孙传庭,分别是定辽兵马副使、广宁知府、广宁守备使。
看到熊廷弼的表现,茅国器拱手说道。
每当有后金士兵被击倒时,周围就会有十几人蜂拥而上,争相割首。
“你就把我的话告诉内喀尔喀诸部,本经略不怕出不起钱给他们内喀尔喀诸部,就怕他们割不到足够的脑袋。”
身体向孙传庭斜了斜,杨镐只感觉被架在火上烤。
“如今我是武职,这插手政务,恐有越权之嫌啊。”
五枚官印,一枚文印,四枚武印。
这现在,要是再在文改上插一手,他还能活着回顺天吗?
两枚属于杨镐,分别是定辽兵马使、定辽右卫守备使。
杜松自己本身就是名将,麾下也是自己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的部下也是从蓟镇选出的精锐。
为难人,太为难人了。
“建制、军赏都要改,这可真是难死我啊。”
这五枚印章都是皇帝新让人刻的印,四品以上,文官用龟钮,武官用虎钮。
但在有的时候,兵备道还要负责整饬文教、兴修水利、修筑城墙、管理盐政马政驿站等等。
万历四十七年,在铁岭失守后,宰赛一方面是收了熊廷弼的银子,一方面是想落井下石,拿下铁岭,给自己一个能安稳发展的基地,率军和建奴在铁岭激战一场,兵败被俘,为大明安定辽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闻言,正襟危坐的孙传庭也向杨镐斜了斜,小声道。
再加上努尔哈赤要征讨叶赫部,这才让熊廷弼有足够的时间整顿辽东军镇,万历四十八年有了两挫努尔哈赤的战绩。
而中间的小桌子上,则是放着足足五枚印信。
辽军,或者说明军的军纪早就已经混乱不堪了。
从职责上来说,兵备道的责任是稳定地方治安,同时又协助巡抚处理军务,包括操练卫所军队和地方民快,缉捕盗贼镇压民乱,管理卫所兵马、钱粮和屯田,巡视江湖防御等等。
“你打算怎么做?”
闻言,茅国器有些惊讶,然后担忧的道。
萨尔浒大败,他败军辱国,大明上下恨死他的人不知道多少。
结果就是,以少打多,又被围攻,杜松部全军覆没,杜松本人面门中箭而亡。
“你去告诉内喀尔喀使者,不但本经略许诺的赏赐算数,若是有斩杀建奴,拿着建奴的辫子脑袋到沈阳来,成男首级三十两,活的五十两。”
“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