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怎么看都比不上朕手中的这燧发手铳啊。”
“朕交给你个差事。”
“说的很有道理,却是朕想的简单了。”
“且马战距离较近,临战四百步不过瞬息之间,在马上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装填。”
“而三眼铳,顾名思义,有三眼,一次可发三枚弹丸,射后,就能当铁骨朵一样用来砸人了。”
说白了就是沟通上下级消息。
“请陛下吩咐。”
这怎么老成这样了,还能为大明发光发热多久?
“平身。”
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
放下手中的邸报,朱由校觉得自己脑子里又冒出来一个鬼点子。
“原来如此。”
站在校场高台上,看着正在演练三眼铳使用的士卒,朱由校忍不住向赵率教问道。
将自己写好的规划折了起来,朱由校站起来向着外面走去。
这个任务交给谁呢?
“臣在辽东多时,知建奴士卒喜着重甲,刀剑砍在他们身上,伤害远没有这三眼铳砸在身上大。”
“臣在。”
“啧,传的真快。”
翻开周应秋递上来的官员名册看了会儿,朱由校有些摸不准主意。
看着眼前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朱由校的眉头挑了挑。
主要负责上下公文交接,奏报四方章奏,实封建言,陈情伸诉以及军情声息灾异等事的奏报。
而通政使还有例外一个重要的权力,就是议大政、大狱以及会推文武大臣。
脸上写着尴尬,许显纯拱手说道。
“奴婢遵旨。”
将汇报丢在桌子上,朱由校看向许显纯问道。
又到了每日巡视军营的时候了。
骧者,后右蹄是白色的马。
而这三眼铳在历史上能成为关宁铁骑的标配,不是没有道理的。
“京外,据说通州那边也传开了。”
“臣通政使王舜鼎恭请圣安。”
听到皇帝的问题,赵率教出口解释道。
固定时间周期内,通政司会将皇帝的一些重要诏旨、国家大事,如婚丧嫁娶、重要典礼、人事任命、处罚赏赐、战事情况等等,写在邸报上,下发到各地官府。
“是!”
龙骧卫是骑兵建制,所以编制只有其他各卫的一半。
在南海子几天了,他也算是初步摸清了皇帝的性子。
这个是用来压制清流的一大法宝。
现在他要面对的,就是如何打赢这场舆论战了。
设有通政使一人,正三品;左、右通政各一人,正四品;左、右参议各一人,正五品,下有小吏若干。
“刘时敏,去给朕拿几份邸报来。”
闻言,虽不知道皇帝是要他去做什么,但身为锦衣卫的职责,就是对皇帝忠诚,沈炼没敢多问,躬身后离开了旧衙门。
刀这东西,对付没有甲胄在身的倭寇来说,很是好用。
马是种娇贵的生物,这个年代,人吃的可能真不如马吃的好。
不然辽东的兵卒也不至于和马抢吃食了。
琢磨了一会儿后,朱由校摸着自己光滑的下巴,心里暗暗道。
朱由校口中的宣政司,不是蒙元的那个宣政院。
“回陛下,三眼铳除了是火器,他还是钝器。”
搁后世这就叫内参。
“看看,锦衣卫的奏报,朕说天下天下人都要纳税,要将劳役摊入田赋。”
“怎么在民间传着传着,就传成了朕要再加田赋。”
“通政司有汇通天下,奏报四方之责,你这个通政使对于此事,就没什么想和朕说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