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贬愤死
【玉泉子闻见录】
李瓒,故丞相闵之子,自桂州失律,贬昭州司户,后量移衡州刺史,为给事中柳韬所疏,贬焉。韬始与瓒相善,瓒先得路而弃韬马,瓒既重为所贬,性雅躁愤而且死。郑舍之谷,恩之子也。命笔与书曰:受恩未报苦极,累十点。笔落而卒。
寐觉惊死
【陶朱新录】
通判监酒赵诗者,昔在学校尝因同斋熟寐,与众戏以香烛花果楮镪之类,设供于卧榻之前,而潜伺之。寝者既觉,见之曰:我已死耶。嘘唏不已,少顷复寐,久不复起。共视之,真死矣。乃撤供设之物,竟不敢言其所以于人,岂乍觉此惊散神鬼,遂不复还斡也耶。事有不可知者,贾先存善云。
宁不愧死
【宋史】
《忠义传》:姜才被执,愤愤不已,阿术怒剐之扬州,才临刑,夏贵出其傍,才切齿曰:若见我,宁不愧死邪。
杯酒辱死
【李昌龄乐善录】
昔邵陵王纶镇郢脉,吴规为之客。适张缵出镇湘东,纶饯于郊,规亦与坐。时缵方贵,意轻规。忽举杯属规曰:吴规,奉庆汝今日得与此宴。规大怒,即起归。其子翁孺闻之,为之气结而卒。规悼儿愤缵俄亦不起,其妻不胜悲怨,寻亦殒命。时人为之语曰:张缵一杯酒,杀吴氏三人。此则辱而死之也。
罪非殊死
【西汉博闻】
《光武纪》:光武诏罪非犯殊死,一切勿案。注云:殊死,谓斩刑殊绝也。《左传》日斩其木而弗殊。一切谓权时非久制也。
贬新州死
【唐新纂】
路岩贬新州,死于杨收死之榻,见《通鉴》。刘挚贬新州,死于蔡确死之室,见《王巩杂记》。二事甚类,可骇也。
终为情死
【世说新语】
王长史登茅山,大恸,笑曰:琅邪王伯舆终当为情死。
必以贿死
【通鉴】
《周外纪》:景王十七年,晋叔鱼之生,甚母视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鸢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餍也,必以贿死。遂不视。
且图赊死
【资治通鉴】
则天圣历元年,狄仁杰上疏,以为朝廷议者,皆罪契丹突厥所胁从之人,言其迹虽不同,心则无别,诚以山东近缘军机,调发伤重,家悉破,或至逃亡,重以官典侵渔。因事而起,枷杖之下痛切肌肤,事迫情危,不循礼义,愁苦之地,不乐其生,有利则归,且图赊死。此乃君子之愧辱,小人之常行也。
苟求赊死
【资治通鉴】
则天长寿元年,侍御史周矩上疏曰:推效之吏,皆相矜以虐。泥耳笼头,枷研楔毂,指鹰签爪,悬发薰耳,号曰狱持。或累日节食,连宵缓问,画夜遥撼,使不得眠,号曰宿囚。此等既非木石,且救目前,苟求赊死。高宗上元二年,左千牛将军长安赵环,尚高祖女常乐公主,生女为周王显妃,公主颇为上所厚。天后恶之。辛已,妃坐废幽闭于内侍,省食料,给生者防人候其突烟而已,数日烟不出,开视死腐矣。环自定州刺史贬括州剌史,令公主随之官,仍绝其朝谒。
专死不勇
【西汉书】
《韩王信传》:汉六年秋,匈奴胃顿大入围信,信数使使求和解,汉疑信数间使有二心,间私也。上赐信书责让之。曰专死不勇,专生不任。李奇曰:言为将军斋必死之意,不得为勇,斋必生之心,不任军事,传曰期死,非勇也必生,非任也。寇攻马邑,君王力不足以坚守乎?安危存亡之地,此二者,朕所以责于君王。
祈 死
【左传】
成公十七年,晋范文子友自鄢陵,使其祝宗祈死,注祝,大祝。宗,宗人,皆上祭祀祈祷者,使为范文祈死。六月戊辰士燮卒。曰: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爱我者惟祝我使我速死。无及于难,范氏之福也。
【国语】
晋范文子谓其宗祝,君骄泰而有烈夫,以德胜者,犹惧失之,而况骄泰乎!君多私,今以胜归。私必昭,昭私,难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为我祈死,先难为免。七年夏,文子卒。
【谢应芳辨惑编】
《国语》云:范文子祈死,柳子非之曰:死之长短而在宗祝,则谁不择良宗祝而祈寿焉。文子祈死而得,亦妄之大者。
【敬斋泛说】
祈死者二人,曰晋大夫范武子士会之子文子燮、鲁大夫叔孙穆子豹之子昭子女若。说者以为自裁,恐不然,今俚俗少不如意,形言愿死者多矣。左氏所载二人盖此类,但既言之后,适谢世耳。
触柱求死
【北盟录】
宋靖康中,虏寇逼近,宰相张邦昌对二太子哀号擗踊,以身投地,绝而复苏,虏执酋命,终莫能回。度非口舌可争,则以首触柱求死。不能,又缘甲士防虏尽夜监守,虽欲引绳挥刃,赴井蹈河,皆不可得。岂谓城中之人相与逃死,乃嫁大祸于一身,变出不图,死安足惜。
挽兵乞死
【北史】
《杨昱传》:杨仲宣遇害,仲宣子年九岁,牵挽兵人曰:欲害诸尊,乞先就死,兵以刀斫断其臂,犹请死不止,遂先杀之。
乞一快死
【类说】
元载于万年县佛堂中谒主官,乞一快死。主者曰:相公今日受赀子污泥,不怪也,乃脱秽袜塞其口而终。
桓子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