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宜首饰莫留情,珠翠虽多未是荣。不见孟光居俭约,荆钗却立万年名。
南蕃有鸟翠葳蕤,千百为群自在飞。负痛衔冤无罪死,将来贵室缕冠衣。
贵家所好若无偏,翠羽真珠不直钱。簪珥一求难得货,穷山深海尽骚然。
生灵膏血是缗钱,买得珍珠颗颗圆。痛惜鲛人在深海,风潮沉溺几多船。
北珠大产在戎蕃,不定还看走玉盘。钜万费钱收拾得,到头终不救饥寒。
绣草铺茸玉作冠,四时花样几千般。当思蓬首寒窗女,终岁无油两鬓干。
倡优卑贱起谣风,涂泽唯知特地浓。珍重贤门贞洁女,不施朱粉自雍容。
常须点坐悟前因,为爱铅华堕此身。若也于斯能改悔,来生定免落风尘。
慵来妆
【冷子于赵后外传】
后妹合德为薄眉,号远山黛,施以小朱,号慵来妆。
血晕妆
【唐语林】
长庆中,京城妇人首饰,有以金碧珠翠笄栉,步摇无不具美,谓之百不如。妇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横,约于目上下,谓之血晕妆。
仙娥妆
【类说】
一画连心细长,谓之连头眉,又曰仙娥妆。
时世妆
【类说】
崔枢夫人,治家整肃,妇妾皆不许时世妆。
【唐白居易诗】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一作膏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垂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椎面赭非华风。
半面妆
【南史】
《梁元帝徐妃列传》:妃无容质,不见礼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
鬓朵妆
【陆游南唐书】
《后主昭惠国后周氏傅》:后司徒宗之女,十九岁来归。后主嗣位,立为后,宠嬖专房,创为高髻纤裳,及鬓朵之妆,人皆效之。
桃花妆
【中华古今注】
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作桃花妆。插通草朵子,着短袖衫子。又曰:桃花妆,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胭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涂之作桃花妆。
梅花妆
【训女蒙求】
《宋书》:
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后有梅花妆。
【王思谦诗】
《题寿阳梅妆图》:钱选画,一声白雁度江潮,便觉金陵王气销。画史不知亡国恨,犹将铅粉记前朝。
汉宫妆
【唐韩香奁集】
《梅花诗》:燕钗初试汉宫妆。
内朴妆
【贺方回东山词】
蝶恋花小院朱扉开一扇,内朴新妆,镜里分明。见眉晕半深唇注浅,朵云冠子偏宜面。
被掩芙蓉重麝荐,帘影沉沉只有双飞燕。心事向人犹勉勉,强来窗下寻针线。
虢国淡妆
【小说蒙求】
虢国夫人,不施妆粉,自有美艳。杜甫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出《楫妃外传》。
二女明妆
【太平广记】
李群玉既解天禄之任,而归涔阳。经二妃庙,题诗曰,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明妆尚俨然。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宇草芊芊。东风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鹃。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高髻险妆
【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