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了?”江槐被吓一跳,立刻直起身子警觉起来,周围的乘客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两人,旁边的老大爷手里的茶杯晃悠了下,吓得差点脱手。
“我下午有课!”
江槐有些无语——这姑娘真的有些“与众不同”啊
“哎!”江槐本想吐槽一句,突然忍不住也叫了一声,“我靠,我也有课!”
旁边的老大爷一边按摩着自己的胸口一边用说四川话说:“年轻人莫楞个(别这样),我一把老骨头了,经不起黑哟(经不起吓)。”
“对不起,对不起。”江槐连连道歉。
他随后转过身压低声音对裴云依说:“下午两点之前能赶回来么?”
“勉强可以,”裴云依掰了掰手指头说,“那我们动作得快一点。”
公交车终于在蜿蜒的公路中摇晃着下山,重庆城区的交通复杂且拥挤,闻惯了山上清新空气的江槐感觉非常不适应,公交车司机在车流中穿梭,嘴里偶尔发出一两句咒骂。
这是江槐来重庆第一次下山,不过他对这座城市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看着黄色衣服的外卖小哥感觉自己似乎从来没有离开故乡,自己依然穿梭在大街小巷送着外卖。
“师傅刹一脚,前面有下!”裴云依操起地道的重庆话喊道。
“这里?”下车后,江槐跟着裴云依沿着一条热闹的街道走,两分钟后两人转进一条巷子,青石板铺就而成小路和外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透过参天大树江槐隐隐约约看见一条石阶,巷子里的静谧和外面街道的热闹仅仅只有一墙之隔,这种割裂感在这座城市中随处可见。
光鲜亮丽的新重庆背后的那个年迈的雾都依然活着,不过它活在霓虹灯照不射不到的阴影里。
“到了!欢迎来到灵师技术开发局!”裴云依跳上石阶转角的平台,一只手指着台阶尽头的古老建筑说道,“这里做了一道结界,没有灵师徽章的人只能看到一面墙。”
技术开发局是一座三层建筑,其中一面墙被绿色的爬山虎覆盖,红白色的墙漆已经斑驳不堪,当江槐站在石梯的最后一节台阶上时,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白秋怀笔记里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的,他仿佛穿越了二十年的时间,只要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父亲的脸,他曾经在这里工作,这里有他的痕迹。
“你怎么了?”裴云依打断江槐的思绪,“这幢楼是抗战时期修建的,历史也挺久远了。”
江槐回过神来:“走吧,我们看看你说的那本书。”
门厅的保安看裴云依对她微微点头:“云依,不是开学了?怎么有时间过来啊?”
“李大爷,我来查点资料。”
保安大爷点点头,然后自顾自刷起抖音,“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
裴云依似乎对这里很熟悉,打过招呼之后,她带着江槐径直走向门厅尽头的楼梯。
经过木质楼梯,江槐跟着她来到二楼,头顶的入口处挂着一块写着“流通部文献”的牌子。
“我之前应该是在流通部的文献资料里见过。”裴云依指了指右手的第一个房间。
“你对这里很熟悉啊。”
“当然啦,暑假我就是在这做的兼职。”
这个房间非常大,一半的面积被铁质书架占据,一半是摆放整齐的桌椅,现在只有零散地坐着几人在专心看手头的书籍。
“现在这个时候,没多少人,一般期末的时候,选择研究方向的学生会来查阅资料。”裴云依走到一处写着——“特殊环境类文献”——的牌子下方,翻阅起来。
“这一层都是放文献和资料的地方么?”江槐四处打量,这些不是出版的书籍,看起来像是自行出版装订的,他甚至看到很多线装书,每一本都非常厚。
“一层是办公室,二层和三层都是藏书区,只不过三层不是我们能进去的了。”
“实验室呢?不是说有实验室么?”江槐疑惑道。
“实验室在地下,我们学生是不被允许进入实验区的。”裴云依抱起一本厚厚的书说。
“找到了!”裴云依照着书上的资料读起来,“书上说,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全部,还有一些超出人类视野范围的存在,这些区域在人类肉眼观测下是一片虚无所以被称为视界边界,而‘空洞’指的是连接视界边界的通道。”
江槐注意到这本书黑色的封面上标题——《关于边界扩散抑制方法的初步应用》——问道:“边界扩散是什么?”
在那模糊不清的思绪中,江槐似乎感受到了一种指引,就好像是在重重谜团之中找到了一丝曙光。这个念头如同一颗流星般在他的脑海中闪现而过,瞬间划破了那片混沌的迷雾,让他看到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你能查到二十年前,文献借阅记录么?”江槐问道。
“二十年前的借阅记录么?”裴云依将书放回书架,点点头说,“可以试一试,你要查谁的借阅记录?”
“陆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