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
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六年。辛未。六月。辛亥。谕、据浙江巡抚永贵奏称。浙省现资粜赈。请于湖广两省中。拨谷碾米协济。若系额外溢谷。即补浙省未足之额。若系额谷。则将浙省现存粜价。解还楚省归款等语。着照永贵所请。令楚省督抚等。酌量拨谷碾米二十万石。即着浙江委员。前至汉口。接运赴浙。以备粜赈之用。该部遵谕速行。
○壬子。大学士等议准、河南巡抚鄂容安奏覆。豫省地方。粟豆兼产。以贱价之豆。抵贵价之米。乐于输将。改徵一二万石。民情并无未便。应请自本年为始。于应徵粟米内。改徵黑豆二万石。除永城等十九州县。相离水次窎远向系折徵。毋庸改派外。所有祥符等三十一州县。均匀摊派。将额徵粟米。照数除抵。仍通行晓示不得以粟贵豆贱。多少滋弊。得旨。如所议行。
○又议准、山东巡抚准泰奏覆。东省闸内原改徵黑豆。后停泰安、莱芜等二十一州县。就产豆多寡。区别定数。晓谕完漕五升以上之花户。米豆兼输。共改徵黑豆二万石。以乾隆十六年为始。于闸内民情称便。得旨。如所议行。
○赈江苏靖江东乡、斜桥镇、等处本年雹灾饥民。
○赈广东英德、长宁、连平、信宜、等四州县被水灾民。
○癸丑。谕山西泽州府属之凤台、高平二县。五月中。山水骤发。漂损田庄。该抚阿思哈、现经照例抚恤。水退业多补种。但秋成之期尚远。被水穷黎。未免拮据。着加恩于常例抚恤一月外。再给一月口粮。以资接济。该抚即督率该地方官。实力经理。务令穷民均沾实惠。该部即遵谕速行。
○甲寅。谕、此次木兰行围。着履亲王、和亲王、大学士来保、史贻直、在京总理事务。其月选之文员内。通判、州县等官。武员内。八旗护军校、骁骑校、及外省送到之补放水手官、骁骑校等官弁。并年满千总。俱着王、大学士、照从前之例验看。可传谕该部知之。
○又谕、朕此次行围。所有外省督、抚、提、镇、等奏摺。着照旧例自起銮之日为始。俱赍赴在京总理事务王大臣处加封、交内阁随本呈送行在。候朕批示。随本发回。仍于总理处。交付赍摺人祇领。该部即通行传谕知之。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杭州兵丁。因角口细故。与民人斗殴报复。抢夺铺户。竟至罢市。虽经该抚永贵奏明。旗民挟嫌行架数案。现在严饬究治。但此等殴抢鬨闹之案。于地方大有关系。且杭城省会重地。有将军巡抚弹压。何至兵民互殴。如果有罢市情形。则兵民中必有棍徒为之渠魁。理应严加惩创。着传谕永贵。令其据实查奏。实力整顿。不得稍存偏袒旗人之见。致失秉公办理之道。又闻衢州府属之常山县。米价稍昂。富民囤积米粮。道员郑基公言将来必致抢夺。奸民一闻此言。遂先抢夺一家。该道转以为不出所料等语。前据永贵查奏。惟温、台、处、三府所属。有因米价稍昂。以致抢夺数案。而衢属常山。未经奏及。由此观之。可见该省民风。不能安静守法。一遇米贵。辄生事端。而地方监司大员。亦并不知弹压禁戢之方矣。现已降旨楚省。拨米赴浙。自可陆续接济。着传谕永贵。务董率属员。一切平粜事宜。实心经理。晓谕穷黎。毋得借端滋衅。如有恃众不法。即行严查究惩。不可因循姑息。以长刁风。
○大学士等议覆、两广总督陈大受奏称。海阳、大埔、罗定、东安、镇平、五州县。铁炉十座。应徵饷银三百一十三两。嗣因先后停歇。地方官设法拨抵。乾隆六年以后。长宁、龙门等州县。续开炉座。除抵旧额。每年剩银一二百两不等。留司库公用。请将现增之炉饷。按年报部。其无着饷银。准予豁免等语。查粤东铁炉饷银。俱系按年完纳。报部核销。今该督所奏。是向来拨抵无着。殊非实徵实报。应如所请。长宁等州县。新增炉饷银。七百三十六两。自乾隆十五年为始。按年造报。其停歇者宜豁。但查户部奏销册内。止载有潮州、罗定、东安、嘉应、一府二州一县。又清远、增城、从化、龙门、花县、翁源、乳源、曲江、英德、长宁、永安、归善、东安、兴宁、十四州县。每年各有应徵炉饷。其海阳。大埔。镇平。并未开载。应令该督详查。分晰另行咨部。准其豁除。从之。
○免江苏沛县乾隆十五年分、水沉民田额赋。
○乙卯。上幸静宜园驻跸。翼日如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广东徐闻县民李之木妺李氏。
○丙辰。上幸宝珠洞。赏云梯兵饭。
○免浙江、永嘉、乐清瑞安、平阳、临海、等五县。并玉环厅、温州卫、乾隆十五年额赋有差。
○丁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回圆明园。
○、谕福建汀州府属之清流、宁化、二县。夏间溪河异涨。漂及乡城。前据该督抚奏报。曾降旨加意抚恤。又令将应徵新旧钱粮。暂停徵收。其被灾各户。分别极贫次贫。酌量赈济。今思该二邑被灾甚重。此时去秋成尚远。若仅照常例赈恤。不足以资接济。着再加恩将宁化、清流、二县。查明极贫人户。加赈三个月。次贫加赈两个月。该督抚严饬属员。实力查办。务令灾黎均沾实惠。该部遵谕速行。
○大学士等议覆、云贵总督硕色等奏称。茂隆课长吴尚贤。开获旺厂。为众所服。但非安分之人。难任久居徼外。当即选人更替。而贫当皆处两难。令其自举。据称伙伴唐启虞等。可助其子吴世荣管理。复据禀缅使入贡。不谙礼法。情愿自备资斧。伴同往还。臣等因夷性难驯。吴尚贤情愿伴送。既资照料。兼可查试其子。是以允其所请。并令唐启虞等。帮同吴世荣办理厂务。倘能服众。即使接管。或难胜任。即于唐启虞数人内。选一人接管。惟是吴尚贤回滇后。即不可令赴厂。亦难拘管。伊系捐纳通判。俟其出京。请旨发滇省以最简之缺试用。彼厕身仕籍。不能潜往交通。且行止有乖。即加参处。并其子亦可着落提究。再茂隆厂。现在工丁聚至二三万人。似应酌筹渐次解散之法。厂徒皆系内地民人。稍有所获。亦常陆续回家。臣等密饬各该处文武。加谨稽查口隘。许入不许出。将来可以渐少等语。查吴尚贤无藉细民。交通夷众。断不可令为课长。若其子接办。是厂务竟成世业。至唐启虞等。素受吴尚贤指使若令接管。仍不免通同遥制。查各省矿厂。皆董于官。应令该督于府佐贰内。拣谙练之员。前往总理。并酌期更换。课长之名竟裁。或仍令唐启虞等帮助。或另行委派。临时斟酌。所请吴世荣唐启虞更替之处。应毋庸议。至通判分倅一郡。吴尚贤粗野无知。岂能胜任。若云视其行止有乖。即严加参处。尤非政体。应令该督抚于缅使回滇。委员另送。谕令吴尚贤居住省城。安分守法。倘或显违约束。即拘禁请旨办理。再所称茂隆厂出入隘口。密饬严查。许入不许出。以为渐次解散之法。应如所请办理。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议准、陕西巡抚陈宏谋奏称。督抚两标马厂。向无定额。是以兵民侵占互争。臣等遴委员弁。按照各营马数多寡。厂地高下立界。其未经承粮及开垦之地。督标丈出三百七十九顷零。抚标丈出二十五顷零。按其科租。共银二千六百九十五两。请照八旗马厂奏明事例。画一办理。从之。
○戊午。遣官祭火神庙。
○己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还宫。
○吏部议覆、给事中朱若东条奏。一、新设府县。并所辖地方。从前会典未载。赴任官员领凭。只按省分。其距省远近。往往逾限致千参处。请将新设地方。立定限期。应如所奏。行文直省。将新设之各府、州、离京远近之处。详查到日再议。一、八九品以下等官。例由吏员铨选。现选至康熙四十三四年考取之人。计其充役至今。当已八九十岁。各省不闻验看驳查。非督抚优容。即必有顶冒。请行文各省详查。如选者实系本身年壮。方准给凭赴任。未经铨选者。调取来京。核其是否相符曾否衰迈。假冒者治罪。衰迈者给以顶带。臣等酌定。嗣后考职人员。应令该督抚接到部文。详加验看。如年力衰迈者。给以顶带注册。年力强壮堪以供职者。造其实在履历。送部查核。一、直隶州一缺。非贤能不能称职。定例于各部主事。及府属知州内拣选保题虽近日多有补授知府。然系特恩。未敢援以为例。请将直隶州知州品级。与府属知州稍示优异。应如所奏。嗣后直隶州知州。与同知一体较俸升用知府。不必与府属知州较俸。仍升同知。至品级仍可照旧。一、河工官员。无论升调。先经委署。果能称职。另请实授。每有经吏部给咨引见回任后。因工程紧要。将该员调署他缺。往返需时。本任转误。请嗣后已经调署平稳者。即题明实授。毋庸重复引见。应如所奏。由现任调署者。一年后果能胜任。即具题实授。倘不胜任。调回另委。从之。
○兵部议准、镇海将军萨尔哈岱疏称。江宁、杭州、二处驻防。各设左右两司。请领关防。具见成效。惟京口未经设立。应办事件。参差不一。请照江宁杭州之例。添设左右二司。凡八旗营伍事宜。皆令承办。并铸给关防。从之。
○庚申。上御太和殿。受缅甸国使臣朝贺。
○幸圆明园。
○户部议覆、御史欧阳正焕条奏漕运事宜。一、粮船抵通。向有定限。惟是催漕弁丁。借端巧索。有时任其淹留。亦有时不容暂泊。迨浪急船伤。催趱者无罪。请饬总漕严加察防。如催趱不善。以致折损。立予重惩等语。应如所奏。嗣后漕船入汛。总漕转饬官弁。不得意为缓急。藉端需索。倘有阳奉阴违。立即参究。一、领运千总。于帮丁最为亲切。果得廉明之员。必能遴选约束。今各帮千总。半属衰庸。宜加甄别等语。应如所请。令漕督饬行各属。于繁简卫千总内。严加甄别。如有年迈不堪供职者。即行查参。一、旗丁运米到通。例由仓场坐派。圆明园、沙子营、及新城、蓟易等处。较京通各仓稍远。守候需时。拨运抽帮。奸胥射利。请嗣后轮帮挨派。应如所奏。自后派运米石。毋得任意先后。并每年豫行报部查核。从之。